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利川肉连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

利川肉连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

  • 字数: 17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倪东业,朱欢,刘守红
  • 出版日期: 2019-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582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一方面可为从事肉连响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大量详细、全面以及权威的资料和信息,以推动肉连响科研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学术专著的出版实现肉连响的静态传承,以达到对肉连响原始文字资料的整理、挖掘以及保护。此外通过本研究成果的出版为其他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范式。
内容简介
《利川肉连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从起源、问题、发展等三个层次对肉连响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以及基于历史发展而产生的流变进行理论和学术层面的认知和总结,尤其对时下肉连响的传承模式和社会价值进行重点梳理,同时对肉连响的优点和缺点进行阐述,最后对肉连响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在内容上,除绪论外,《利川肉连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共分为六个相互关联的章节,其中图片由刘守红提供。第一章(倪东业撰写)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理论基础以及各地区的传承和保护现状进行梳理,为《利川肉连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第二章(朱欢撰写)主要对肉连响百年的发展历程、产生和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础、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进行梳理总结,使读者能够清晰、全面地了解肉连响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倪东业撰写)主要对百年中肉连响的传承性与流变性进行认知,使读者了解肉连响当下的特征。第四章(倪东业、朱欢撰写)主要对当下肉连响的“1+6+”现代传承模式进行介绍,以便为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参考,这也是《利川肉连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核心的部分。第五章(朱欢撰写)主要对肉连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第六章(朱欢撰写)主要是肉连响对同类非遗项目传承的启示和借鉴。
《利川肉连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是国内一本在真正意义上对肉连响进行学术研究的著作,对从事非遗项目传承的工作者将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和阅读价值。
作者简介
倪东业,三级教授,江苏扬中人,1966年1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0年获体育运动训练学硕士学位。湖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书记、湖北民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会员、湖北省大学生体育运动协会理事、湖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
目录
绪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与社会文化概况
第一章不同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非物质文化概述
第二节不同地区(省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存在的困境和问题
第四节不同理论、背景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探讨
第五节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借鉴
第六节湖北省恩施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工作
第二章肉连响百年发展历程
第一节肉连响的百年发展历程
第二节肉连响产生和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础
第三节肉连响百年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第三章肉连响的多维属性和特征
第一节肉连响的一般属性和特征
第二节肉连响百年来的传承与流变
第三节推动肉连响流变的因素
第四节肉连响百年传承与流变、变迁突显的社会意义
第四章肉连响的现代传承模式
第一节重量传承人刘守红概况
第二节肉连响的“16”现代传承模式
第三节肉连响现代传承的“金字塔”模型
第五章肉连响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第一节肉连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肉连响未来发展的展望
第六章肉连响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启示和借鉴
本书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