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反垄断法上的社会政策目标

反垄断法上的社会政策目标

  • 字数: 21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焦海涛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209156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反垄断法的实施面临多种利益冲突,包括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冲突。现代反垄断法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保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等社会政策目标。豁免制度是解决利益冲突的主要手段之一。反垄断法主要通过效率抗辩与附属理论两条路径来解决社会政策目标的豁免问题。效率抗辩主要适用于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率或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率的社会政策目标豁免;那些难以或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率的社会政策目标,可以借助附属理论寻求豁免。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分析框架,由此可概括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我国反垄断法中的垄断协议豁免制度,混淆了经济性利益与非经济性利益的区分,统一适用效率抗辩的分析思路,不利于社会政策目标的实现。相比之下,经营者集中豁免制度对此作了区分,但规定的社会公共利益豁免条件又过于宽松。
作者简介
焦海涛,1982年生,武汉大学法学学士(2003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2006年)、法学博士(2009年),现为安徽大学法学院教师,并在中国政法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理论与竞争法,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各1项。
目录
导论/001
一、问题与背景/001
(一)基本问题/001
(二)研究背景/002
二、目的与意义/004
(一)研究目的/004
(二)研究意义/005
三、现状与改进/006
(一)研究现状/006
(二)改进之处/010
四、内容与思路/012
(一)主要内容/012
(二)逻辑思路/015
五、创新与不足/015
(一)基本创新/015
(二)主要不足/016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