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炊烟,是盛开的花朵
字数: 168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赵克红
出版日期: 2020-01-01
商品条码: 978751365685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炊烟,是盛开的花朵/“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散文自选集》是赵克红继他的散文集《心韵如歌》《倾听桃花》《梦在远方》后的又一本散文力作。赵克红的散文,平淡中蕴含着绚烂之灵性,朴素中包藏着妙想奇思,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都是炙热的人文情怀,散发着挥之不去的情趣味和韵味。
作者简介
赵克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协副主席、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洛阳市作协主席,高级政工师,洛阳市优秀专家。曾出版诗集、小说集、散文集等11部,其中散文集《心韵如歌》获第八届中国铁路文学奖,散文《洛阳风韵》获中国散文学会等举办的“诚邀全国作家写洛阳老城”征文大赛一等奖,诗歌《弹奏阳光》获《诗刊社》春天送你一首诗二等奖,诗歌《国歌》获河南省文联、省作协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二等奖,报告文学《情系大动脉》获中国铁路征文一等奖,散文《回望故乡》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目录
第一辑 怀念月光
怀念月光
故乡的回望
朴素的南瓜
炊烟,是盛开的花朵
向上的花朵
枣魂
关于露天电影的记忆
清白之味
第二辑 高原读云
桃花源里悟人生
情迷茅荆坝
阴山的召唤
西塘,让心停泊的地方
静谧的根河湿地
壮哉,黄果树瀑布
醉人的丽江
梦幻九寨沟
走进黄龙
钱塘江观潮
雨意的周庄
高原读云
庐山散记
被智者光芒照亮的山
第三辑 仰望星空
呼唤正能量
用感恩的心触摸幸福
宽容是一种境界
舍得的智慧
人生因梦想而精彩
痴于静寂
心静如水
女儿与燕子
仰望星空
倾听悲怆
柔和的力量
品味孤独
人生之旅
生命如歌
幸福之源
山径
第四辑 诗人与酒
龙井问茶
回眸汉魏故城
滕王阁饮古
仰读龙门石窟
琅琊山,一座被赋予生命的山
洛河,承载了多少民族的记忆
谁非过客,花是主人
一缕酒香醉千年
眉山读苏
诗意白园
温暖记忆
诗人与酒
第五辑 春天写意
牡丹的魅力
心中的葵花
品茶与养壶
春天写意
真实而梦幻的月亮
铃兰
后记
摘要
怀念月光 每逢中秋月圆时,我就会思念起儿时的月光。尽管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儿时的月亮总是伴着神话和传说,伴着欢声与笑语,在心中明亮着。 那时,许多儿时的游戏都是在月光下进行的,我对月亮自然也就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记忆和感动。在月光下游戏,在月光下玩耍,在月光下尽情地追逐,在月光下丢手帕、扔沙包、斗鸡、捉迷藏,那可真是忘我了。不知谁神秘兮兮地说上一句:“我看见月亮上的嫦娥了!”大伙便齐刷刷地踮起脚尖仰头仔细看,都说看到了,看到了,没看到的也说看到了,谁也不愿意因为一句没看见遭受大家的奚落。在我们儿时的心中,嫦娥便真的坐牢了广寒宫。 当满月挂上高高的树梢,我血管里的血液就像听到某种神秘的召唤一般,哗哗地涌动起来。中秋节前,母亲便开始忙碌,为过节准备东西,我印象最深的是蒸枣糕、枣花之类的面点。另外,那时的月饼品种也很单一,多少年从未改变过。那月饼手掌般大小,里边的馅多是冰糖、红绿丝、花生米、核桃仁之类。包装更是简单,用一张黄草纸,一根细细的纸绳,将四块月饼摞在一起包好,便可走亲访友了。 母亲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中秋节晚上,她将月饼切成四瓣,再用盘子装上大枣、糖果等好吃的东西,让我们赏月时吃。我们吃过晚饭,便和母亲坐在院子里等着看月亮。记得有一年天黑得晚,我望眼欲穿,夜幕还是迟迟不肯落下,不免有些着急,因为我还要和小伙伴们玩游戏呢,但如果当时出去,便得不到月饼和糖果了,因此只好耐着性子等。终于,当我看到黑黑的透蓝的夜幕下,月亮透过云层向我们走来时,便激动得一下跳着拍起手来,大家纷纷抬起头看着天空中的月亮。母亲这才把月饼分给我们,我拿起月饼便跑出去和小伙伴们在月光下玩游戏去了。 小时候,母亲曾给我讲过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我和许多孩子一样,对这些传说深信不疑。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乐此不疲地捣药;传说月亮上有棵桂花树,任凭吴刚伐了又伐却永远不会倒下,等等。每当母亲讲到这些时,我总是一边专注地听着,一边不停地点头。 中秋节有据可考始于唐朝,有文献记载则始于宋朝。那时,中秋节的盛况非今日可比。我曾不止一次地思索过,满月之所以能成就一个节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相对于变幻的尘世,月亮是超越时空的绝对性存在。古人和今人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普天之下人们头顶上悬挂着的也是同一个月亮,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吟诵着的还是同一个月亮。人们通过对月亮的祭拜,与远在他乡的亲友去沟通。农耕社会没有高效的交通工具,更没有电话、手机、互联网这些优选的通信工具,分别和永别常常只有一字之隔。在家书抵万金的悠长岁月,月亮的功能被世俗社会放大为信念,又在满月的浑圆外形之中巧妙地嵌入团圆的寓意,最终把这信念放大为一种流传千年的精神信仰。 月光一泻千里,轻盈纯美,它沉默无语,宛若天使,给人们带来许多美好的记忆。走在城市之巅的月,不动声色,犹如一曲婉约的宋词,在寥寥的星辰和片片厚厚薄薄的云彩的环抱中,一路优雅前行。它走过光明的坦途,也曾穿过幽深的云层;它展示过自己的韵色,也掩饰过自己的光芒;它不疾不徐,不喜不愠;它路过窗台,也越过花丛;它如I司一个正在沉思的少女,踩着小碎步,徘徊在我面前,不远不近的距离。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更多的人对此总是熟视无睹、漫不经心,面对大自然丰厚的馈赠,他们却无动于衷。窃以为,这个世界现代化气息越浓,人们便越是孤独,越是忧愁,越是缺失浪漫。如今,物质生活与过去相比愈加丰富了,花样繁多的月饼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反而与月亮越来越疏远了,即使月亮就挂在高楼上,也懒得披件衣服下楼或是打开窗户去欣赏,人们枯燥的欲望和退化的味蕾早已忘记光的那份惦念的柔情。与朋友们谈及这一现象,大家的感觉竟如出一辙般认同…… 圣洁高尚的月亮,在人们的眼里越来越淡漠,越来越受冷落。城市的灯火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昼,城市的霓虹比满月的光芒还要汹涌许多倍,以至于出现光污染这样的新名词。也许我们可以创造太阳,可以让夜晚更加明亮,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失去月亮。 如今,许多城市的中秋节已成为商场和新闻媒体热衷的节日。一个标准的月亮节,却与月亮没有太多关联,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悲哀。人们被鳞次栉比的高楼遮挡了视线,赏月似乎已稀缺成一种奢侈的体验。殊不知,人们在错过了欣赏月亮的同时,也失却了多少快乐,多少美好啊!当我们像候鸟匆匆飞过的时候,也许我们会自认为飞在了时间的前面,但是仔细想想,在较为流动的时间里,逝去的又恰恰是我们自己……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