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科举传奇
字数: 2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周文洁
出版日期: 2020-01-01
商品条码: 978754409071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1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2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科举制度作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机制,历经一千三百余年。本书讲述的就是历朝历代科举制度下士子因科举考试而发生的故事。按照隋、唐、宋、辽、金、元、明、清朝代的顺序,内容涵盖科举的产生到结束、科举对读书人的影响及作用、各个时期封建统治者对待科举的态度、科举人才选拔的过程等方面。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用轻松诙谐的口吻,为读者描绘出士子的百态人生。
目录
上编:风华初露——隋唐宋元科举那些事儿
开天辟地头一遭——第一个进士和状元
大唐科举中的创意自荐——唐代行卷趣闻
“宝剑锋从磨砺出”——武举英雄榜
难搞的师生关系——唐代的座主与门生
人生得意须尽欢——新进土的风流韵事
“书中自有颜如玉”——唐代科举与婚姻
大诗人的终身遗憾一诗仙、诗圣、诗鬼无缘科举
诗酒笑江湖——失意举子的纵情人生
“不平则鸣”——落第举子的逆袭
进士天注定——宋代科举异象
科举致富之路——由科举兴起的周边产业
无厘头定状元——状元是怎样诞生的
老少状元——科举年龄趣谈
“一生襟抱未曾开”——南宋权臣与才子的纠葛
粗犷的“民族风”科举——辽金元科举趣闻
下编:日落长河——明清科举那些事儿
科举中的地域歧视——明初南北榜之争
“拼爹”的进土——明代权臣对科举的干预
科场变刑场——顺治丁酉科场案
失而复得的状元——王氏兄弟的科场奇遇
致命的文字——科场文字狱杂览
优伶中举人——咸丰戊午科场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多样的科场舞弊手段
“嬉笑怒骂皆文章”——狂士赶考记
状元出使记——洪钧使外趣闻
状元下海——实业家张謇的故事
草莽政权中的另类科举——炭状元和女状元
落难公子中举记——文学作品中的状元爱情
鬼神参与的科举盛会——科场中的灵异事件
科举的末路——从废八股到废科举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对士子的影响
摘要
开天辟地头一遭——第一个进士和状元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历史十分悠久。它萌芽于隋朝,确立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历代的完善与发展,日臻完备。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兴学校,历时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科举制度在130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贯穿着中华文明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被外国人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西方近代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根据我国古代科举制度设立的。可以说,不了解科举制度,就不能透彻了解隋唐以来的社会发展状况,也就不能深刻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一个天才的创造 说到科举制度的发明,不能不说它是古往今来的一大创举。可能有些人很不以为然,不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么,现在干什么事不需要考试呢?入学、求职,只要我们想更上一层楼,哪个人不需要考试?这么普通的事情哪里算是什么创举!其实不然,要知道,早在我国西周奴隶社会时期,社会等级森严,想要做官全靠血缘,如果你的祖辈是贵族,那你一出生也一定是贵族,那就祝你好运了;但若你的祖辈是奴隶,那你就命苦了,你也只能一辈子做奴隶,永远不会翻身的。即使你有天大的才华,远远胜过那些贵族,那也无济于事,只能怪你命不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注定一辈子被欺压,毫无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机会。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隋唐,在这漫长的将近2000年里,人们一直过着这种壮志难酬的憋屈生活。其间经历了汉朝的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它们是一种推荐制度,由朝廷高官在全国各地物色人才,最后推荐给皇帝,由皇帝拍板决定,直接授予官职).这两种制度很不正规,暗箱操作的机会很大,很多有才能的人都被埋没了,不能一展抱负。魏晋有句俗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就是说,上流社会与平民社会之间丝毫不交流,互相隔阂。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刻,科举制应运而生了。而同时代,西方还处在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等级鸿沟比我国西周时还要巨大,而他们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文官考试制度直到1870年才得以确立,比我国整整晚了1000多年,如此说来,科举制度难道不是一项创举吗? 西晋有名文学家左思就是寒门精英的代表。左思,字太冲,家世寒微,父亲是小吏出身。他写的《三都赋》是古代有名文学名篇,一经出版,马上成为洛阳各大书店的畅销书,一时间出现“洛阳纸贵”的盛况,洛阳各大官邸的纸全部用来抄写左思的大作。但是左思本人却并没有随着他大作的畅销而闻名遐迩,反而因为他寒微的家世和丑陋的相貌,被上流社会所鄙视。曾经有一次,他出门效仿同时代第一美男潘安坐着油壁香车在洛阳逛街,满以为会因自己的诗作而被人们追捧,没想到,东施效颦的行为没有引来欢呼,反而却遭到了袭击,有臭鸡蛋、烂菜叶,甚至还有大石块,把他的车砸得稀巴烂,他只得狼狈地逃回了家里,闭门不出。他的这次遭遇不单是因为他的相貌,其实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家世。潘安是名门望族,长得又帅,所以会受到人们的追捧;而左思只是一介平民,且还长得相貌丑陋,当然不会受重视。左思虽然才高,但因为寒微的家世而郁郁不得志,如果他生在隋唐以后的科举时代,或许就会有另一段光明的人生。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杨坚已经当皇帝七年了,这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在这样一个开国盛世里,文帝却遇到了有史以来优选的瓶颈——人才匮乏,他突然发现找不到合适的治国辅政的人,满朝官员不是开国贵族,就是官宦子弟。文帝的家族是北周的贵族,家世优越,但是他曾经也是从基层慢慢坐上高位的,而且他手下也有很多寒门精英,若不是这些寒门精英的鼎力相助,他也不会结束乱世,建立大一统王朝,所以他深知贫寒学子的苦恼,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经过杨坚数月的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以公开考试取代暗箱推荐。于是文帝下令全国各地的官员在本地物色人才,专门找那些德才兼备的全才,每年向中央推荐三个人去参加全国公开考试,就像现在的干部推荐考试一样,合格者马上录用。开皇十八年(598),又下圣旨,强调了先前的命令,让各级官员再次推荐品学兼优的士子去参加全国公开考试,全程公开透明,绝不徇私。到了隋炀帝大业二年(606),正式创办进士科,以后定期举行,成为一项制度,这就是科举制创立的开始。隋王朝虽然短命,却开创了一个科举的时代。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