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有观"手艺人"——绘说传统职业一百种
字数: 13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小燕,魏会超,王朔
出版日期: 2019-06-01
商品条码: 9787564368944
版次: 1
开本: B5
页数: 13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四川省2015年度社科普及规划项目成果。基于当前传统职业正在逐渐消失的现实,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文献检索等方式,搜集了大量的传统职业基本素材,从每一种传统职业的产生、特点、发展、衰落以及演进方面对诸如修表工、剃头匠、劁猪匠、笼屉匠、补锅匠、织布匠等曾经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100种传统职业进行分析整理,用生动有趣、形象逼真的手绘图予以还原展示,以图文相映的形式进行编排,通俗易懂,适宜于广大人民群众阅读,特别是对中小学生、职业院校学生拓展视野,了解民风民俗,知晓传统职业的演进有较大意义
目录
一寻呼员
二电报员
三公用电话叫电话
四话务员
五公交车售票员
六流动照相师
七排字工
八修表工
九修钢笔
十刻章
十一手工毛笔
十二抄纸匠
十三瓷胎竹编
十四笼屉匠
十五篾匠
十六编笊篱
十七掌箩匠
十八编斗笠
十九棕绷匠
二十磨刀师傅
二十一铁匠
二十二修鞋匠
二十三挖藕人
二十四送奶工
二十五捏泥人
二十六油炸馓子
二十七吹糖人
二十八流动卖冰棍儿
二十九钉马掌
三十竹筷制作
三十一蒲编工艺
三十二钉秤
三十三砖雕工艺
三十四打烧饼
三十五农村流水席总管
三十六纳鞋底
三十七乳母
三十八箍桶
三十九黄包车夫
四十倒马桶
四十一剃头匠
四十二赤脚医生
四十三绞脸
四十四蓑衣匠
四十五幺师
四十六杠夫
四十七窝脖
四十八做鸡毛掸子
四十九做旗袍
五十掏耳朵
五十一劁猪匠
五十二修自行车
五十三露天电影
五十四爆米花
五十五糖胶客
五十六车木
五十七掏粪工
五十八杀猪匠
五十九小人书摊
六十车把式
六十一掏井人
六十二卖估衣
六十三说书人
六十四拾粪翁
六十五放排工
六十六打灶人
六十七老虎灶
六十八砚雕
六十九私塾先生
七十戏班子
七十一棺材匠
七十二写春联
七十三摆棋摊
七十四更夫
七十五锔瓷
七十六磨匠
七十七织布匠
七十八杂货郎
七十九接生婆
八十打土坯
八十一刨笤帚
八十二修脚匠
八十三石匠
八十四皮影匠
八十五采药人
八十六浇烛
八十七补锅
八十八卖凉开水
八十九缝穷
九十翻瓦匠
九十一守墓人
九十二弹棉花
九十三装裱师
九十四剪花样
九十五打蜂窝煤
九十六租碟店
九十七麦客
九十八裱糊匠
九十九烧炭翁
一百纺线匠
摘要
一 寻呼员 BP机,别名寻呼机,是指无线寻呼系统中的被叫用户接收机,曾经是身份尊贵的象征。主叫用户要寻找某一个被叫用户时,工作人员将其输入计算机终端,经过编码,最后由基站无线电发射机发送出去。从事这一职业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寻呼员。198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无线寻呼业务。20世纪90年代中期,寻呼机迅速普及到社会各界。寻呼员是支撑寻呼业不可缺少的人。 对寻呼员的要求很严格,要求其有良好的语言基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缩句、改病旬。寻呼员要学习百家姓,熟悉城市的大街小巷,练习发声技巧,接受服务礼仪培训,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等。 手机在生活中的普及,大大冲击了寻呼业,寻呼市场日渐萎缩。寻呼业在2001年迎来了拐点。2006年2月,全国的寻呼用户只剩下1 044户。寻呼员有的转变成了今天的客户服务员;有的进入医院、酒店的寻呼系统继续干老本行;有的则按照国家规定获得补偿、遣散费后,散入各行各业。 “先生您好,您呼的是……”这个曾经回荡在城市上空的寻呼员的声音,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一排十多个柜台,春节前繁忙的时候,柜台里十多个工作人员接过写着简短问候、消息的纸条,拿给电传机前的打字员。打字员把字一个个敲进电传机。楼上的发报员滴滴答答地,将亲人回家、过年问候的消息传递给远方。——这是曾经的电报大楼电报窗口前的一幕。 电报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一种最早用电的方式来传送信息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是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中国电报业的兴起是在19世纪70年代。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铺设了一条上海至香港的电报线,标志中国电报事业的开始。1881年年底,中国第一条长途公众电报电路“津沪电报线”全线开放使用,这也是中国人自己铺设的首条电报线,由此也奠定了上海在中国通信目前的重要地位。 随着有线电话和移动电话及无线寻呼等业务用户的不断增长,电信业务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很多20世纪70年代或者更早出生的人,都收到过电报。那时候,家里有急事、逢年过节等,都会发个电报。如今,电传机、发报机大多尘封在历史中,“有急事,发电报”的情形只能成为人们的记忆了。。 电话是现代人们生活当中较为普遍的物品。在社会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时候,电话属于奢侈品,它不像现在一样,可以走进干家万户,以前城市中的一个小区可能也只会有一部电话,被称为“传呼公用电话”,成为市民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通道。 电话亭一般设在弄堂口过街楼下,透过一扇小窗就能拿到放在搁板上的电话,狭小的亭子(约3平方米)里一般坐着两位服务员,他们大多由退休的叔叔阿姨担任。居民要跟某人通话,就先打电话到对方所在地的传呼电话亭,由电话亭服务员记下来电号码或简单内容后,上门通知被叫户:一种是请传呼人转达某件事情,不须回电;一种是告诉回电号码,转告请对方回电。叫一次3分钱,打电话每三分钟4分钱。传呼人每天接听各种各样人的、不同方言的电话,还要把事情听明白,传达清楚,也不容易。 一部小小的电话浓缩记录了时代的变迁。随着私家电话的普及和移动通信的兴起,传呼公用电话亭和公用电话叫话的职业早已走进了历史,留存在了百姓的记忆中。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