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藏乡村五十年社会变迁:朗塞岭村和柳村的回访研究

西藏乡村五十年社会变迁:朗塞岭村和柳村的回访研究

  • 字数: 37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257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藏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子课题“西藏乡村50年社会变迁——对拉孜县柳乡、扎朗县囊色林乡的回访调查”的最终成果。根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囊色林谿卡和柳谿卡的调查材料和本课题回访计划,本书最终由如下研究内容构成:第一,朗塞岭村和柳村概况。主要是在研究分析《藏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回访调查及档案材料,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朗塞岭村和柳村的村庄概况进行描述,力图展现其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变革的轨迹,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为其后各章的论述提供背景资料和支撑。第二,朗塞岭村和柳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内容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等等。其中,重点对生产力各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对当地人在用水方面的制度安排、纠纷调解及现代化背景下西藏农村的用水问题的变化进行探讨,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及其运转方式和特点进行研究,等等。第三,朗塞岭村和柳村社会发展状况。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情况。同时,专门对两村的婚姻家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包括婚姻方式的变迁、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变化,等等。全书(含附录)约24万字。经过努力,我们希望能在几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调查内容更加全面、系统。不仅反映人口家庭、社会组织、生产活动、产业结构、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还有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民族政策的实施、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等等。二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问题,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三是通过对朗塞岭村和柳村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梳理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和模式,为了解和研究西藏其他乡村社会变革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方素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民族史及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发展研究。主要著作为《近代壮族社会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1840-1949)》(第一作者)、《中国近现代民族史》(合作主编)、《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卷》(主编)等,合作主编的文集主要有《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建构》、《族际认知——文献中的他者》、Disasters, Culture, Politics: Chinese-Bulgarian Anthropolog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Critical Situations(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09)、Disasters and Cultural Stereotypes(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12)等,并在《民族研究》、《中国藏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50多篇论文。
目录
导言
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一节朗塞冷村
第二节柳村
第三节居民问卷数据分析
第二章生产方式及其变迁
第一节西藏传统生产工具的种类与变迁
第二节朗塞冷村生产力状况
第三节柳村生产力状况
第四节思考和建议
第三章农业用水制度和祈雨仪式
第一节农业用水制度
第二节祈求水资源供给
——传统社会的宗教祈雨仪式
第三节增加水资源供给
——当代农田水利建设
第四节分析和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