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危机自救 企业逆境生存之道

危机自救 企业逆境生存之道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陈春花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484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9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原本繁荣喧嚣的春节瞬间冻结。继而,中国企业面临了一场“生死大考”,每家企业、每位员工都被推上了战场:面对同样的危机,谁能活下去?在企业生命历程的种种危机下,又如何一次次扛过来?
作者基于其20多年的管理研究、两家超大型企业的操盘实践,以及数十家很好企业的陪伴历程,展现了企业如何通过快速应变的措施实现自救,又如何强化自身的“免疫系统”,以持续应对变化,获得长久的发展。本书分六个部分阐释:
极速认知调整
很好领导力
四个关键行动
保有现金流
底层逻辑
变革之路
事实上,每一个危机时代,都会涌现出一批成功的企业。它们在其优秀领导者的带领下,经过艰苦的努力,取得了同行无法企及的增长。不管经济是处在繁荣阶段,还是在衰退时期,保持增长都是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
每一家企业都有机会打赢这场战役,每一个人都可以选择成为风雨中的“逆行者”,基于意愿,始于行动,昂首迎接那个属于你们的春暖花开。
目录
引言按下暂停键的春节
第一章危机中寻求答案001
疫情危机爆发002
迎战另一场危机013
寻求答案020
第二章极速认知调整027
与危机共处030
坚定自我发展的信心035
进化应对而非预测判断040
四个自我调适的心态046
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052
第三章很好领导力057
真正的领导者060
担当与高效行动力064
经营意志力068
企业社会责任072
第四章四个关键行动081
效率制胜084
模式创新089
以“我”为主094
贴近顾客100
第五章保有现金流107
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110
业务价值“加减法”114
释放员工的能量118
第六章底层逻辑125
所有的成功都是人的成功128
结果基于意愿,始于行动131
要想保持领先,唯有更用心135
分享与共生是关键139
第七章变革之路147
数字化变革:拥有数字化能力149
发展模式变革:共生价值成长156
组织管理模式变革:领导优于管理162
工作模式变革:智能协同167
公众沟通与传播模式变革:私域流量的影响173
结语伟大的名字总有它的分量179
附录答记者问182
致谢197
摘要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武汉疫情步步趋严。我无法描述“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什么样的病毒,虽然我也用尽办法去理解,但是每一天看到的信息与资讯,都让我无时无刻不在疫情危机的冲击之下。 除夕(1月24日),第一批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他们当中有人说:“不是觉得自己高尚,只是觉得一线医护人员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这一次也不能离开。”有人说:“我是一个有25年工作经历和15年党龄的党员,如有需要,我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新冠肺炎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在建议公众“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同时,他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赶往防疫最前线。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千名医护人员请战,上海派出三批华山医院医疗队,四川派出135人组建第一批援助医疗队,江苏数十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 2月7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四批334名白衣战士组成超强阵容赴鄂,至此北京大学医学部总计427名医护人员与死神赛跑,不惧危险冲锋在前。早在1月30日早上8点,国家援鄂医疗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13名医护专家和1名感控专家就赶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隔离病房。这里有2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或疑似病患正等待着他们救治。医疗队员被防护服包裹得严严实实,谁也不认得谁。为方便工作交流,大家在防护服上写下名字,同时也写下“加油”“有我在,别怕”等鼓励、暖心的词语。名字给同事看,“加油”给患者看!援鄂医疗队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暴婧医生跟大家说:“不用写我的名字了,就写‘不怕’吧!我是谁不重要,就希望患者们看到了能不再害怕。”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身负的危险、压力和疲惫,我们都看在眼里。躲避危险、保护自己是人的本能,但是他们却选择坚守一线,向险而行。这是他们职业精神的呼唤,是医者仁心优选的诠释。让我们记录下他们的身影,向勇敢的“逆行者”致敬。 在武汉同济医院,这些天,医护人员在人手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每天超负荷工作,顶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争分夺秒与疾病赛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隔离病房收治了十多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他们的生活起居全部由医护人员照料。1月25日凌晨3点,武汉金银潭医院隔离病房医生值班室的呼叫灯忽然闪起来,值班的余亭医生立刻赶到病房。突发状况的是一位老人,余亭医生和护士进行了及时救治,之后一直守在老人的身边。当他们走出隔离病房时,已经是6点多了。就在余亭医生抢救患者的时候,他的妻子丁娜正在重症病房忙碌着。武汉金银潭医院从2019年12月29日开始收治病人,28天了,夫妻俩都守在各自的病房里,一个在4楼,一个在6楼,虽是楼上楼下,想见上一面却很难。在医护人员的耐心治疗和安抚下,这里的患者不再像刚进来时那样紧张无助,他们渐渐平静下来,对治疗也越来越有信心。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医护人员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不幸被感染,甚至付出了生命。武汉协和医院就收治了15名特殊的确诊患者,他们全部是在一线救治病人的过程中被感染的医护人员。他们的情况如何,牵动着全社会无数人的心。 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长唐莎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为了和时间赛跑,另一个战场,同样是在打硬仗。有网友整理出了一份“火神山建设不接近手册”,看着让人泪崩。“哪有什么‘基建狂魔’,只有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不用无谓的‘震惊、喝彩’,只要绝不放弃的咬牙坚持。屏息,忍痛。全村的龙把最硬的鳞给你,哪怕自己也是伤痕累累。”我想把这份文件完整转载如下,让我们回望这一切时,可以透过它去铭记。 P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