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道德情操论
字数: 267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英)亚当·斯密
出版日期: 2020-03-01
商品条码: 978751806749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40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出版过六次。主要阐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质、道德评价的性质以及他的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亚当·斯密把人本性中的同情的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他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卷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论合宜感002
第一章论同情002
第二章论相互同情的快乐007
第三章从看他人的情感和我们的情感是否一致,来判断这些情感是否得当011
第四章续前章014
第五章论可亲又可敬的美德019
第二篇论不同情感的合宜程度023
第一章论源于肉体需求的各种情感024
第二章论源于某种特殊倾向或思维习惯的情感028
第三章论不友好的情感032
第四章论友好的情感037
第五章论自私的情感040
第三篇论幸运和不幸对判断人们行为合宜性的影响;以及何以有时容易被认同,有时则不易044
第一章我们对悲伤的同情比对快乐的同情更为强烈,但仍然无法与当事人自己的感受相提并论044
第二章论野心的起源,兼论贫富差距050
……
摘要
第一篇 论合宜感 第一章 论同情 一个人无论在别人看来有多么自私,其天性中显然还存在某些本能,会激励他去关注他人的命运,并对他人的幸福感同身受,他会因目睹别人的快乐而快乐,尽管除此之外他一无所得。这种情感就是怜悯或同情心。当我们目睹或者设身处地想象他人的不幸遭遇之时,就会产生这种情感。我们经常会因他人的悲痛而伤感,这种情况显而易见,无须例证。这种情感,与人性中其他与生俱来的原始情感接近相同,绝非善良仁慈之人所独有,只不过他们对这种情感的感受可能比常人更为敏感罢了。即便是罪大恶极的流氓恶棍,甚至是视法律为无物的冥顽不化者,也并非毫无同情之心的冷血动物。 由于对于他人的感受缺乏亲身体验,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所以我们只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进行想象,从而体会他们的感受。即便是我们的亲兄弟遭到酷刑折磨,只要我们自己处于安逸状态,我们就永远无法真正感受他遭受了怎样的痛苦。感官绝不会也绝不可能超越我们自身的感受和体会,只有凭借想象,我们才能感受兄弟的遭遇。我们的感官能力也仅限于通过想象来告诉我们一旦我们身临其境可能会产生什么感受。而这也只是我们自己的感官告知我们的印象,并非是我们的想象力能复制我们兄弟的感受。通过设想,我们设身处地地体会兄弟所遭受的类似折磨,就仿佛我们进入他的身体,并在某种程度上与他合二为一,从而对他的感受形成一些体会,虽然我们体会到的程度有所不及,但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差不多的。因此,一旦我们通过如此这般的想象将他的痛苦加在我们自己身上,一旦我们将他的痛苦转化为自身的痛苦,他的痛苦就终于开始影响我们了。于是乎,一旦想到他的感受,我们就会战栗发抖。因为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痛苦和忧伤之中,都会激发靠前的悲伤,所以只要我们设想一下自己身处相同的境地,就会产生相同的情感,其程度的轻重接近取决于我们的想象力是敏感的还是呆滞的。 我们之所以能够对他人的痛苦产生类似的感受,是因为我们能够将自己与当事人换位思考。我们通过设想,要么感同身受,要么受到他的体会的影响。如果以上说法本身还不足以说明这一点的话,则可以通过大量显而易见的观察来加以证明。在目睹某人的大腿或手臂即将受到打击的时候,我们的大腿或者手臂也会自然而然地抽搐或往回缩;一旦这一击真的落下来,我们也会或多或少感觉到疼痛,就像被打之人那样感到疼痛。再如,看着摇摇晃晃的绳索上的舞者不停地扭动着身体以求平衡时,观众也会身不由己随着舞者摆动,感觉自己似乎正身处与舞者相同的境况,不得不做出同样的动作。神经敏感和体质赢弱者会抱怨说,一旦看到街头乞丐暴露的脓疮和溃疡,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往往会感到瘙痒或不适。他们对那些可怜之人的痛苦加以想象,从而产生了恐惧之情,其自身的特定部位就会产生比其他任何部位更为强烈的反应。那是因为这种恐惧源于他们这样的设想:万一自己就是眼前所见的可怜之人,万一自己身上这一特定部位实际上也以同样的方式遭受痛苦呢。这种想象的力量足以令其赢弱的身体产生他们所抱怨的那种瘙痒感或不适感。同样的道理,即便身体极为强健之人,也常常注意到这种现象:看到别人眼睛红肿酸涩,自己的眼睛也常常会有酸涩感。即使是体质不错健之人的眼睛,与体质最弱者身上其他器官相比,也脆弱得多。 唤起我们同情的,并非仅仅是那些会引起痛苦或悲伤的境遇。无论当事人对任何对象产生何种情感,每个有心的旁观者只要一想到当事人的处境,胸中都会涌现类似的情感。悲剧故事或浪漫传奇中我们喜爱的英雄人物一旦脱离困境,我们就会感到欣喜若狂;同样,在他们感受悲伤之时,我们也会感到伤感。我们既会对他们的幸福感同身受,也会真挚地对他们的不幸深感同情。对于那些在英雄们深陷困境之时没有抛弃他们的忠实朋友,我们会和英雄们一样抱有感激之情;对于那些伤害、遗弃或欺骗他们的背信弃义的叛徒,我们也会像英雄们那样由衷地表示憎恨。旁观者无论心中受到何种情感的影响,他总是可以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从而在内心产生他想象中与受难者的情绪一致的感觉。 “冷悯”和“体恤”这两个词语,常常用来形容我们对他人的悲伤表示出的同情。“同情”,虽然其原意可能与前两个词相同,但现在也可以用来表达我们对任何一种情感所产生的相同感情,这也没什么不当之处。 在某些场合,只要察觉到别人的某种情绪,我们可能就会产生同情的感觉。情感,有些时候似乎可以在瞬间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甚至在还没有搞清楚当事人为什么那么激动的情况下,其他人都会受到感染。比如说,一个人的表情或者举止中一旦表现出强烈的悲伤或喜悦,立马会影响旁观者的心情,令其心中产生一定程度的类似的悲伤或喜悦。一张笑脸会令所有见到它的人赏心悦目,而愁苦的面容带给他人的只有压抑的心情。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