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字数: 5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 (德)布鲁诺·布勒克曼(Bruno Bleckmann)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266814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29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公元前431年,第一阿提卡海上同盟和伯罗奔尼撒联盟这两个实力相当的集团失去互信,势不两立。当时处于领导地位的雅典和斯巴达纠集其盟友为了争夺希腊内部霸主地位和东地中海的优选统治权,而发动了战争。这场遍布陆地和水上的战争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04年,虽然中间有一些短暂的军备休战,但因涉及国家众多,以至后世学界称之为“古代世界大战”。本书以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一部杰出的早期史学著作为写作基础,记录了这场跨越近2500年时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让我们见证了那场令人难以想象的希腊军事浩劫。
作者简介
  
目录
引言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历史意义:一个问题
作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历史学家的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及世界史进程
第一章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
“最真实”的原因:斯巴达惧怕雅典自希波战争以来的崛起
控诉和理由:雅典与科林斯的冲突
伯罗奔尼撒战争前夕的雅典内政:伯里克利是始作俑者吗?
第二章阿奇达穆斯战争(前431年—前421年)
战争的进程:公元前431年至前426年的动荡
战舰和重步兵战
心态变化与其残暴性:瘟疫以及克基拉的内战情形
伯拉西达和克里昂:阿奇达穆斯战争的终结
第三章《尼基阿斯和约》和西西里远征(前421年—前413年)
和平条款缺乏落实
尼基阿斯和亚西比德
公元前415年,海军舰队决定远征西西里
古利普斯到达前西西里的战况
灾难:公元前413年的叙拉古
第四章狄凯里亚战争(前413年—前404年)
联盟的背叛和寡头政变(前411年)
赫勒斯滂海峡的亚西比德和重新恢复的民主(前411年—前408年)
亚西比德的第二次流放和阿吉纽西战役(前407年—前406年)
阿戈斯波塔米战役(前405年)
投降和寡头政治的颠覆(前404年)
年表
参考文献
德中译名对照表
摘要
     第一章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 “最真实”的原因: 斯巴达惧怕雅典自希波战争以来的崛起 公元前432年,斯巴达先是在内部,然后又在斯巴达盟国的一次会议上,认定雅典破坏了公元前446年达成的和平协定。雅典人拒绝了斯巴达人发出的最后通牒,双方都已经做好了参战的准备(前431年),几乎没有任何一场远古战争的历史背景比伯罗奔尼撒战争更出名。修昔底德敏锐而有预见性地从因果关系网的不同层面阐明了导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因素,其中涵盖了从真实原因到双方提出的互相指责,以及战争爆发前直接开出的最终价码。根据他的说法,这一战争并没有明确归罪于哪一方。当然,斯巴达对最终打破公元前446年的和平协定负有责任,由于斯巴达接受了来自联盟(尤其是科林斯人)的召集,对雅典进行征讨,并且以站不住脚的法律依据认定雅典破坏了和平协定。正如修昔底德在关于雅典崛起以及雅典和斯巴达的关系说明中阐述的那样,斯巴达对雅典崛起的恐惧并非毫无根据。在希波战争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五十年时期”。里,由雅典领导的海洋联盟逐渐发展出一种全新的面貌,伴随着经济和组织架构的迅速发展,这些资源为雅典的非凡实力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权力保证。 触发这种恐惧的是雅典国家世界发生的根本性变革,这种改变得以实现,一是借助波斯人的进攻,二是因为雅典面对强敌必须进行协调作战。公元前481年的古希腊联盟中,公认的霸主是斯巴达,因为斯巴达人毫无疑问是希腊不错大的军事力量。自公元前6世纪中叶以来,斯巴达不仅控制了拉科尼亚和美塞尼亚两地,而且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大部分国家由于忌惮斯巴达战无不胜的重步兵方阵,都被迫加入了一个联盟体系,称之为“伯罗奔尼撒联盟”。中小国家认可斯巴达的统领和霸主地位,他们通过一系列双边协议来配合上层的外交需求(如“敌友条款”),同时在所有军事行动中(颁布军队令)派遣重步兵军队跟随统领作战。通过这种方法,斯巴达除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以外,还能将同盟军庞大的军队带入战场,借助伯罗奔尼撒联盟发挥其军事和政治作用。 在共同对抗波斯人的战争中,雅典成为希腊国家中第二强大的城邦。雅典从来就不是一个“穷乡僻壤”(赫尔曼·本特松),而是一个人口众多、蕴含丰富银矿的城邦,它拥有足够的资源,可以组建一支成本高昂的舰队。雅典凭借这支舰队赢得了萨拉米斯海战(前480年)的胜利,在波斯人撤退到亚洲之后,雅典开始进行反击,将小亚细亚海岸的伊奥尼亚城市从波斯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对于这个任务,斯巴达不仅毫无兴趣,而且不太适合。斯巴达曾经在普拉蒂亚决战中(前479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但正如前文所述,斯巴达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匮乏的资源不允许进行这样的海外战争。在斯巴达国王保萨尼亚斯的海外作战决策失败后,斯巴达不得不准许伊奥尼亚人接受雅典的长期保护。雅典于公元前478年/前477年成为爱琴海国家独立联盟的霸主,即所谓的“第一阿提卡海上同盟”(提洛同盟)的霸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雅典凭借其舰队将色雷斯海岸以及海峡地区从波斯驻军手中解放了出来。 希波战争中的盟友很快成了仇敌。斯巴达人在过去60年间一直致力于控制国家的政体以及伯罗奔尼撒前沿地区,显然最终会对雅典失去信任。反过来,雅典很久以前也有政治家主张对斯巴达持敌对态度。波斯人撤出后,在地米斯托克利的劝说下,战后被毁的雅典修筑了一道新的城墙,用来防御斯巴达长驱直入阿提卡。地米斯托克利甚至提出了更激进的建议,即接近放弃8公里以内的内陆城市,全民转移到新建成的比雷埃夫斯港。因为入侵的军队要想围困一个以水路见长的城市几乎是不可能的。后来,这个激进的解决方案在50年之后有了替代办法,通过连接城墙,即所谓的“长墙”,将城市与比雷埃夫斯和法勒隆港相连,从而构成海防系统。 P16-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