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仁者之爱

仁者之爱

  • 字数: 35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卞允斗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50481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红十字会成立百年来,秉承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宗旨,致力于弘扬红十字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市先后涌现出了许多尽人道之情、怀博爱之心、行奉献之实的“仁者”。而弘扬红十字精神、高举红十字旗帜、讲好红十字故事,是红十字人的历史责任。因此,本书选取发生在济南市群众身边的这些“仁者之爱”的故事结集而成,是一部充满了红十字“博爱”精神的故事集,对于激发广大红十字工作者和志愿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博爱至善、共创和谐,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
卞允斗,笔名北斗,1952年6月生,山东省济阳县人,中共党员,汉族,大学文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1974年高中毕业后,担任过民办教师、大队党支部书记、人民公社干部。1984年后,在镇、县、市直各级部门担任过主要领导,曾任济南市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政协常委。退休后,撰写多篇散文、时评、通讯,在多家报刊上发表,著有长篇小说《济水汉子》。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辞官还乡行仁爱
第一节 官至将军
第二节 应时从商
第三节 忧民之心
第四节 施粥济民
第五节 维护正义
第二章 不惧恶魔担道义
第一节 参与赈灾
第二节 继承父志
第三节 重整旗鼓
第四节 恤兵救民
第五节 捍卫道义
第三章 行医从政情未了
第一节 坐堂行医
第二节 秘密堡垒
第三节 医疗队长
第四节 委以重任
第五节 体恤民情
第四章 国际救护人道情
第一节 奔赴战场
第二节 报名参战
第三节 救死扶伤
第四节 优待战俘
第五节 第二故乡
第五章 牵线台胞了心愿
第一节 台海破冰
第二节 烈士“复活
第三节 回归故里
第四节 隔海相望
第五节 遗产归属
第六章 爱心润泽孤残女
第一节 幸运弃婴
第二节 爱心助残
第三节 大爱如泉
第四节 爱助就业
第五节 幸福港湾
第七章 白衣天使爱与情
第一节 上岗前夕
第二节 走进麻风
第三节 触景生情
第四节 人道关爱
第五节 荣誉效应
第八章 大爱无私慈母心
第一节 青春年华
第二节 呵护花朵
第三节 奉献爱心
第四节 人格魅力
第五节 真情关爱
第九章 爱心甘泉润无声
第一节 爱做公益
第二节 献血状元
第三节 爱如泉涌
第四节 资助学子
第五节 不图名利
第十章 福寿陵园追思亲
第一节 特定追思
第二节 特出贡献
第三节 特意思念
第四节 特别亲情
第五节 特殊一员
第十一章 奉献人生情满怀
第一节 沧桑足迹
第二节 余香芬芳
第三节 善良母亲
第四节 传承美德
第五节 人生丰碑
第十二章 百岁老兵人生路
第一节 先锋战士
第二节 期盼统一
第三节 了却心愿
第四节 反战义士
第五节 鬼子大夫
第十三章 共同谱写奉献歌
第一节 呵护少年
第二节 跑步献血
第三节 心生善举
第四节 奉献自我
第五节 志愿之星
第十四章 生命奇迹再造者
第一节 捐献手记
第二节 亲如姐弟
第三节 二度献髓
第四节 血脉相连
第五节 跨国献爱
第十五章 情系灾区献爱心
第一节 赈济印尼
第二节 加都救灾
第三节 情系汶川
第四节 特殊使命
第五节 使命必成
第十六章 危难时刻搭把手
第一节 雨中救命
第二节 救护培训
第三节 特别大奖
第四节 奖牌背后
第五节 异地救护
第十七章 人道救援出奇兵
第一节 应急救援
第二节 深山寻人
第三节 驰援灾区
第四节 劝阻险泳
第五节 水上救援
第十八章 自强不息抗癌人
第一节 病魔来袭
第二节 强体锻炼
第三节 志愿服务
第四节 舞动人生
第五节 抗癌达人
第十九章 一片爱心护夕阳
第一节 春暖夕阳
第二节 情系老人
第三节 贴心院长
第四节 公益养老
第五节 热情扶老
第二十章 博爱村里别样情
第一节 博爱乐园
第二节 陈年往事
第三节 应时而动
第四节 春风化雨
第五节 新兴村风
续篇:莱芜融入事业兴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辞官还乡行仁爱 翻开尘封的济南老相册,一座纪念碑的照片引人瞩目,质地虽然发黄,但照片上面“何公春江纪念碑”几个字却格外显眼。纪念碑有高高的底座,四周花岗石围栏,长方形的石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这座纪念碑曾经建在济南商埠区中山公园内,现在虽已被“风化”而不复存在了,它却留下了较为的记忆。 据史料记载,纪念碑上面镌刻着国民政府的褒奖令,以及由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撰稿,清末翰林院编修、民国北京政府国会参议院议员庄陔兰敬书的“何公传略”。 多少年来,人们对为何建立纪念碑的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说法是韩复榘用了“烘云托月”的办法,名义上是对何春江救灾的表扬,实则是为宣扬自己的“救灾政绩”。且不管说法如何,笔者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何春江的确不凡。退出军政界后,何春江曾任山东灾民救济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济南分会第8任会长。诸多资料显示,何春江不忘根本,心有大爱,赈灾安民,口碑良好。那么,何春江有何建树呢? 第一节官至将军 山东省平阴县位于泰山西麓、黄河(古济水)之滨,隋代大业二年(606年)置县。平阴之名始见于《左传》,有说因地处古东原之阴,东原砥平,又居古济水之阴,故名平阴。 1861年,何春江(又名何宗莲,号澄溪)出生于平阴县城南门的一个农民家庭。一个人两个名字,里面定有说道。此人初始官居将军之时,以“何宗莲”之名活跃于军旅和官场。弃官返乡后,便连同鼎鼎大名一并弃置,以“何春江”的名号在社会上行走。 何宗莲少年时代饱受生活之苦,早年家贫,父母及兄长早亡,是在嫂子的拉扯下长大成人的。他在家境寒酸中度日,好歹还有10余亩薄田维持生计,耕种得来的那点粮食,勉强支撑一家人过日子。 据何家人相传,何宗莲深受先辈家风家教影响,属于奇伟英异之人,自少年读书起就胸有大志。何宗莲在成长过程中,目睹了乡邻中家境贫困者的心酸,爱怜之心油然而生,但苦于无条件伸援手,只能望而兴叹。 何宗莲自幼勤奋,养成了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性格。他意识到,一隅黄土地难以施展抱负,要改变命运需要踏寻新路。在他刚刚进入成年的节点上,一则投军念想涌上心头,“走,到长清当兵去”。长清居东,与平阴接壤,两个县都因古济水而得名。古济水自东平湖以下又称作大清河,南有齐长城,北有大清河之地为长清。自古以来,长清为兵家必争之地,故清军在此屯兵驻守。 何宗莲为谋求新的生计,便放下了手中的锄镰锨□(特殊字体),走出养育他的那片黄土地,毅然决然地来到长清县投入清军,在吴长庆部充当新兵,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因忠诚老实且不怕艰苦,他为千总所赏识,不久即提升为什长,成了领导10个人的小头头。从此以后,他更加勤奋,并严守军纪,渐为同僚及上司喜欢,不久被提升为把总,相应的,名声也不断“放大”了。 在吴长庆部驻扎烟台、威海、龙口等地时,把总即可率部赴各海口要地驻防。袁世凯当时任营务处总办,在到各地察看口岸时,发现只有何宗莲手下的士兵能守军纪,没有出现纵兵扰民的事情,且无大事故,因此对他很是赏识。袁世凯回到大营后,向提督吴长庆推荐,何宗莲得升为千总。不久,何宗莲随吴长庆赴朝鲜镇压兵变,得到了实战的历练。兵变平息后,各军回原地驻防,袁世凯率3000人仍留在朝鲜,何宗莲亦在其中,从此他成为袁世凯的心腹。 1885年,何宗莲入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学习。毕业后,加入定武军充当军校。当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多用北洋武备学堂的毕业生,何宗莲即被任用为左翼步兵第一营管带、北洋常备军左翼第一营营长。当时军官薪俸优厚,管带月薪折合银元270多块。何宗莲特别注意节约,将每月薪俸的绝大部分都寄回家,购置土地。在当时,平阴县山地多,每亩售价仅二三两银子。何宗莲当了两年管带,就使他家田地成方连片达上百顷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何宗莲奉左宝贵之命,驻守奉天海城牛庄,曾率部数百人与日寇大战于摩天岭、两夹山。他善于用兵,且英勇善战,屡挫日寇强敌,打败了来犯之敌。 1902年,袁世凯奏准清廷,以原武卫右军为基础,按西洋之法编练北洋常备军。何宗莲初任左翼第一营管带,后连连升官,被提拔到北洋陆军第六镇第十二协协统、第一镇第二协协统等职。到了1907年,他担任了北洋陆军第一镇统制官,授甘肃河川镇总兵。1911年4月,加授副都统衔。 辛亥革命后,何宗莲任中央陆军第一师师长兼察哈尔副都统。1912年10月,他以副都统署理都统职,被授予陆军中将,累加陆军上将衔。袁世凯篡夺大总统职位后,一心要复辟,妄图登上皇帝宝座。为此美梦,他需要大量经费,除了卖国求荣获得大批贷款外,还采取扣减军费的办法,结果引起了许多军队哗变。 察哈尔是个边陲贫困之地,因兵饷不足,察哈尔新兵也发生了兵变。1915年8月,何宗莲因镇压兵变不力,被免察哈尔都统之职调回北京,为将军府上将军,月薪银元400块。袁世凯还暗中赠给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