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在纸页间穿行
字数: 25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作者: 林宋瑜
出版日期: 2020-01-01
商品条码: 978753609050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85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6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为有名编辑家林宋瑜的文学评论和编辑札记结集,分为“文本观察”“他乡母语与文化记忆”,以及“作家访谈、编辑手记及其他”三辑。林白、陈染、海男、虹影、艾伟等作家已在当代文学产生重要影响,本书作者近距离观察及回忆作家与作品,为当代文学留下第一手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与林白、陈染、海男、虹影等著名作家有着多年情谊,因而文章理论知识丰富扎实之余,亦不同于一般学院评论家的角度和见解。
借助此书,编辑后辈以及一般读者可比对磨砺自身眼力,获取自由穿行纸页间的力量。
作者简介
林宋瑜,籍贯广东汕头,现居广州。长期在各大文学报刊发表散文、小说及文学评论,部分入选不同类型文学选集或转载。已出版散文随笔集《与世间万物共温柔》《伊人面壁》《女子修养学堂》、地理散文《脚步的痕迹——潮汕记忆》、长篇生态文化散文《蓝思想》、长篇小说《暗影地带》(获第2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理论专著《文学妇女:角色与声音》等。
目录
第一辑文本观察
流浪的情感——赏析陈染小说集《嘴唇里的阳光》2
春天,众生狂欢——《万物花开》点评本后记11
带着词语飞翔——关于海男近期小说叙事风格的转型15
危机四伏的世界——陈家桥作品解读23
作家能够在现实中看到什么——长篇小说《长势喜人》阅读印象31
一个充满巫傩异象的小说王国——读田瑛小说集《大太阳》37
婉约之美——饶芃子散文论43
文本的语言构成与语境62
个人舞步的动人与疲软——探析“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写作者69
不仅仅聆听——关于冼星海、关于音乐76
挂羊头卖狗肉的写作82
假作真时真亦假87
混搭?抑或混乱?——中产阶级格调在中国90
击碎幻象之后的守望——阅读文化先锋书系“刀锋文丛”105
纪德的灵魂——读《纪德文集》散文卷110
女人像头发一样纷乱——关于《声声断断》《不可言说》的片言只语114
风雅·附会风雅·山寨风雅——《假装的艺术》及其他118
第二辑他乡母语与文化记忆
特别的声音——对海外大陆女作家的文本透析122
今天的爱丽丝寻找什么?——澳大利亚华人女作家小说评析138
偏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K》151
你将向谁靠拢?——处于双重边缘的华文女作家154
有意味的个案:不同视角的赛金花170
放逐与回归——聂华苓小说作品呈现的文化悖论179
永恒的定义——《远见》《二胡》《纸婚》中的情爱主题193
文学教人以同情——重提白先勇的意义206
火与泪:生命在漂泊中——读流星子的诗210
莲愿——郑奋强绘画作品欣赏216
第三辑编辑笔记及其他
林白的翅膀——林白创作印象222
尖锐中的柔软,黑暗里的微光——关于《大势》及其他230
让世界为中国女性所感动——当代华人女作家在西方234
写在《一个人的战争》发表20周年之际——《一个人的战争》首发编辑手记240
命运是件很神奇的事——《越野赛跑》首发编辑手记243
关于虹影和她的《康乃馨俱乐部》——《康乃馨俱乐部》首发编辑手记247
活着为了讲述——《耳光响亮》首发编辑手记254
历史的花腔,花腔的历史——《花腔》首发编辑手记259
化蛹为蝶的女性——海男《坦言》首发编辑手记265
下海·听风——《合同婚姻》首发编辑手记270
非母语写作与原乡记忆——百道网关于《大巴扎》的书面访谈275
给我、给我一双慧眼吧279
永恒的青鸟——写在2009年全民阅读日282
守望那一缕微光(节选)——对话林贤治285
蝶变
——重访“新三巫”296
一、陈染访谈:破开?抑或和解?298
二、林白访谈:从《一个人的战争》到《妇女闲聊录》309
三、海男访谈:为女性而写,而非女性主义317
创作与思考
——著作人访谈324
一、陈思和访谈:我们的声音324
二、赵毅衡访谈:远游者回眸327
三、蔡翔访谈:理想主义者的现实关怀329
四、潘军访谈:从先锋作家到新科导演332
他,乘愿而来——《寻找世界心灵地图》的出版缘起335
一个恋物者的时光碎片——读澄子的《瓷壶里的夏日》338
隐秘的花园——关于《世界的渊源——女人性器官的真相与神话》一书341
暗中自有清香在——《化蛹为蝶——中国现代戏剧先驱陈大悲传》编辑札记345
遐想欧姬芙——《花·骨头·泥砖屋——走近欧姬芙》编辑札记349
唤起你“色彩觉醒”——推介《女性个人色彩诊断》352
荷德归来话版贸356
另一种视角看版权贸易——世界有名文学经纪人托笔·伊迪访问花城出版社363
当全球化已经成为现实,我们何为?——来自英国图书出版界的启示370
后记384
摘要
流浪的情感——解析陈染小说集《嘴唇里的阳光》 在当代中国文坛,文体探索与叙述语言的大胆犯规使一批年轻气盛的“先锋派”作家获得纯文学范围内的青睐。女性作家作为群体力量似乎失去了若干年前的气势,她们分解为不同路数的个体,孤独而不甘寂寞地努力着,挖掘着自己的创作园地。有的标新立异,有的囿于个人情感,有的遵循传统规则。这其中有一个顽强而清晰的身影闪动,她走她自己的路子,真挚而富有探险精神。这条路通向一个神秘而复杂的世界——人类的情爱世界。她以一个知识女性的敏悟、善思及艺术天赋,通过小说艺术地展示了爱的各种痛苦、热情、需要、暧昧不清等存在,以及存在现象背后错综矛盾的、常态或病态的心理及情感内涵。这位作家叫陈染。 一本《嘴唇里的阳光》摊在案头,窗外有雨潇潇,与孤冷而沉郁的叙述话语相呼相应,这是很落寞的语境。我读那既不逃避也不顾忌的内心独白,读到的是一双凝注内在心灵的悲郁而不肯绝望的眼睛。 爱作为艺术作品的重要题材,获得永恒的意义,因为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伴随着爱的拥有与丧失的不断交替,人类在不断的挫折中成长,心灵在不断的逃避孤寂中成熟起来。爱,有多方面的情结,与生命本身的意义息息相关。在《嘴唇里的阳光》中,令人强烈感受到的,是作家在这条路途中孤独而执着的精神之旅,她在探索并展现这个驳杂世界的同时,镶嵌了许许多多内心理想的碎片。 一、俄狄浦斯情结与美少年那喀索斯 母亲给我们最早的爱——和它的伙伴,恨——的启迪。 ——朱迪丝·维尔斯特《必要的丧失》P63 母亲,一位在中年与老年年龄边缘的女人,一位离异的单身知识女性。这是陈染小说中反复塑造的重要形象之一。这个形象是富有意味的。我想说,不必用弗洛伊德学说来阐释她,作者其实很懂俄狄浦斯情结,她将这种学说艺术化,她通过写作与自我的内心冲突搏斗。 《与往事干杯》无疑是很具自叙性的作品。强烈的主观介入,连贯的情节,流动其中的情感以及作者惯用的内心独自无一不显示作者的心路历程。并且,“母亲”与“我”作为小说不可摆脱的形象,以后仍然扭曲、变形、分分合合,若隐若现于她的小说世界中。 “她孤独寂寞,优雅淑静,她拥有良好的教育和修养,她会弹琴作画还会写书,她把知识传递给我,也把性别传递给我。”这是已届中年的母亲,与“父亲”离异与“我”相依为命,同时还经历着她的同时代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命运。几度沉浮,但半生岁月的沧桑并没有接近夺走她的风姿。她勇敢地拒绝往事,拒绝衰老,以真情和激情拥抱生活。“我”不仅仅延续着她的生命历程,也沉甸甸地分担她复杂的精神与情感。这个形象交织着作者的爱与恨,作者擅长心理分析的笔法并不能把她放置在精神分析医生的位置上,她的思路本身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无处告别》中专章叙写“黛二小姐与母亲”,作者对于女性特殊心理的精细透视,给人以一种尖锐的触感,以至心理上的震撼。“每当她和母亲闹翻了互相怨恨的时候,黛二小姐总觉得母亲会隔着门窗从窗帘的边边沿沿的缝隙处察看她。这时,她便感到一双女人的由爱转变为恨的眼睛在她的房间里扫来扫去。黛二不敢去看房门,她怕和那双疑虑的全心全意爱她的目光相遇。”类似的语言在作品中流动。无奈、迷惘,充满矛盾。我想,陈染塑造的母亲,不仅仅是文学意义上的母亲,她可能有更多情感上、精神上甚至文化上的负重。甚至是这位母亲,给予她创作上许多灵感的启发。在《空心人诞生》,在《站在无人的风口》,我们看到两位单身女性相伴相随,不可割舍,甚至渗进同性恋倾向的因素……我们看到一位铅华褪尽的老女人为往事为曾经热情焚烧的爱人的悼忆。这种对他者的内心体察和把握的适度不仅仅是作者的想象,不是一种臆造。形象本身蕴涵的感情深度泄露了作者源于生活经验的内心郁结。 ……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