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天地圣手 那些书画史上的江南影像

天地圣手 那些书画史上的江南影像

  • 字数: 20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杨振华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5168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选择中国书画目前16位名家,刻画他们与江南大地亲密交融时的传奇影像,从独特的视角品味他们非凡的艺术人生和崇高的人格品行,尤其注重勾画其艺术个性,再现其面对人生磨难时淡然率真的艺术形象。这16名艺术大师是:王羲之、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苏东坡、赵孟頫、黄公望、吴镇、陈洪绶、徐渭、金农、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沈尹默、沙孟海。
目录
王羲之 走出乌衣巷
虞世南 把身影留在时光里
褚遂良 率真的线条大师
颜真卿 湖州的奇迹
苏东坡 飞鸿踏雪泥
赵孟頫 余不溪上扁舟好
黄公望 行云流水一大痴
吴镇 秋天里的一根竹子
徐渭 笔底明珠无处卖
陈洪绶 乞与人间作画工
金农 寂寥抱冬心
吴昌硕 梅知己
黄宾虹 一生何变
潘天寿 天惊地怪见落笔
沈尹默 功深化境人书老
沙孟海 一个文人的英雄本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王羲之一踏上这片土地,就为之迷恋了,萌生了终老会稽的心愿。他说:“山阴道上走,如在镜中游。”……醇美的山水如同美酒,让艺术家陶醉,内心充满了无官一身轻的愉悦。 王羲之 走出乌衣巷 1 东晋永和七年(351),王羲之终于等来了一次难得的艺术之旅。 那年,以中军将军殷浩为统帅的北伐得天之助,取得了短暂的胜利。盘踞北方的后赵部将相互争斗,四分五裂,甚至一些部将归附东晋,晋军一度控制了洛阳、许昌一带。 作为艺术家的王羲之,书法造诣早就名满朝野,但他知道书法的发祥地在北方,大师们可藏之名山的碑刻在北方,那里长期被胡虏所据,一直无法前往朝拜,现在机会就在眼前,怎能放弃?时任护军将军的王羲之审时度势,抢抓这一转瞬即逝的历史机遇,迈出了壮游北方的步伐。 护军将军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国家中级以上将领的考察选拔,到前方考察军事理所当然。王羲之的北方之旅,既是军务之需,也为观赏北方书法名碑,可谓公私两便。 渡江之后,王羲之进入好友安西将军谢尚的领地,只是谢尚正征战中原各地,未能会面;他径直北上下邳去会另一好友北中郎将荀羡,荀羡也领兵在外,失之交臂。他决定去琅琊(今山东临沂一带),再登泰山。琅琊是王家的祖居地,也是王羲之的出生地,自从五岁那年南迁,他第一次返归故里。当他站在先人的坟茔前,一定感慨良多,一定有恍如梦中之感,一定慰藉了他的思乡之情。在泰岳之上,他站在李斯碑前,那颗高傲的艺术之心受到了震撼。秦朝那位可称书法鼻祖的李斯,其小篆法度谨严,圆浑平和,又笔笔似有千钧之力,可谓刚柔相济。他感悟到了书法原来可以如此高古,可以散发一种自内而外的力量,接近超越技法之上。他在那里还欣赏到了汉朝曹喜的篆书,悬针垂露,自成风格。只是今天我们看不到曹喜的遗迹了,但可以肯定,王羲之从曹喜的书法中同样体味到自然豪迈的气度。在随后的旅行中,这种只有北方土地才会孕育的雄浑之气和筋骨之力,对他内心的冲击与日俱增。 在许昌,王羲之见识了三国时钟繇和梁鹄的作品。王羲之是钟繇书法的忠实追随者,早年师从卫夫人,学的正是钟繇笔法,但这次,他看到钟繇七十岁高龄时所作的楷书《荐季直表》,依然心有所感,那种翻转外拓的隼尾波,那种不时流露的篆书、隶书笔法,一扫“插花舞女”的妍态,自然空灵,又十分古雅。这是一个书者的至高境界,敢于开拓属于自己的书风,又不失根本,善于融汇众长,吸纳古今,站到前人宽厚的肩膀上,把眼光放得更远。梁鹄高远淳古、气势宏大的隶书,同样让他记忆深刻,只是不知他看到的是什么碑。在故都洛阳,王羲之拜读了蔡邕的《石经》隶书碑刻,让他叹服的是碑文“骨气洞达”“力在字中”“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分明感到一种力量的内在飞动。 北游归来后,王羲之在从兄弟王洽那里还读到了有名的((华岳碑》原帖,那是草圣张旭的兄弟张昶为西岳华山庙所作的隶书碑文,他无缘上华山观碑,如今有缘见到原帖,真是喜出望外,为其强筋健骨的线条和昂扬顿挫的笔墨深深折服。 在某种意义上,王羲之的北游既行了“万里”路,又读了“万卷”碑帖,视野为之开阔,书法可以如江南之秀丽,抑或有北方之浑厚,可以是世间万物的化身,是美与力的和谐。他感悟自然,感悟生活,感悟前人的笔法,一种创造的冲动呼之欲出。他的楷书,“变古形”,渐渐脱去了钟繇书法中隶书的意味,摆脱了魏晋以来真书的“古质”之风,笔画更富有蕴藉变化,结体趋向匀称俊俏,字里行间弥散着潇洒飘逸之气度,从而确立了“钟繇创体,逸少立法”的地位;而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婉转流畅,又不失秦篆汉隶的骨感,有骨有肉,骨肉相连,柔美中蕴含着力量,力量中气韵灵动,向着尽善尽美的境地进发。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