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崇高使命 白衣战士武汉、湖北防疫抗疫纪实

崇高使命 白衣战士武汉、湖北防疫抗疫纪实

  • 字数: 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华出版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6650721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317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新华社记者集体采写,忠实记录了防疫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务工作者们逆行冲锋在危险的最前方,以血肉之躯为国家安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安全的“隔离墙”。新华社记者们通过一篇篇对白衣天使的现场报道和图片,记录下一个个平凡的英雄,一个个动人的瞬间。这些记录,充分展现了医务工作者们敬业奉献的医者仁心以及崇高的职业精神。这样的精神将鼓励着我们每一个人,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为最终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目录
火线上的中流砥柱
——献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1
一、出征,再出征
——紧急驰援,与武汉、湖北并肩战“疫”
点亮希望 驱魔救人
——全国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的故事14
除夕夜,他们这样出征
——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出征武汉疫区见闻21
目的地:武汉!
——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奔赴疫情防控救治一线特写25
他们在关心和期待中前行
——辽宁、山东、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驰援湖北救治医疗队启程28
“疫情来了,我们相约逆行”
——宁夏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31
一个“老将”的出征34
出征令,赶在女儿出生的这一天36
图集 出征38
“等疫情过了,我再做好看新娘”
——青海第二批10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记46
元宵夜,264名白衣战士的“集结”出征49
上海两支医疗队350名队员奔赴武汉52
来不及告别
——辽宁1000人医疗队一天集结奔赴湖北53
战“疫”一盘棋 浙江省再派8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55
“以生命守护生命”
——山西300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出征侧记58
中国医科大学5批245人前赴后继驰援湖北60
白求恩精神,不只是一枚LOGO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援鄂纪实64
全国中医药系统派出2220人支援湖北 中医药救治参与率高69
兄弟省份对口驰援,亿万颗心同频共振70
图集 再出征72
二、一线直击
——守望相助,无论生死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新华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系列述评之一82
他们,战斗在疫情最前线
——全国医务工作者的关键抉择88
战武汉
——解放军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直击93
“坚持下去就是春暖花开”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102
战红区!
——发生在武汉抗疫隔离病房内的故事108
“春天总会到来,我们不负韶华”
——北京地坛医院隔离病房探访120
全力,与“疫”魔竞跑
——来自江苏医护人员的战“疫”实录123
你的平安,就是他们坚守的意义
——江西20余万医护人员战“疫”记126
远程医疗中心里的生命接力129
……
摘要
     一 出征,再出征——紧急驰援,与武汉、湖北并肩战“疫”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 1月24日晚,解放军从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的3支医疗队共450人乘坐军机出发抵达武汉全力支援。上海、广东、浙江、河南、陕西……各省医疗队紧急驰援。 截至2月13日,军队已派出3批次医疗力量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共达4000多名医护人员,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多个医疗单位。 截至2月14日,各地共派出了217支医疗队,25633名医疗队员支援湖北,不包括军队派出的医疗队和队员。此外,还调集了三个移动的P3实验室,在武汉市有181支医疗队,20374名医疗队员,在其他城市有36支医疗队,5259名医疗队员。 点亮希望驱魔救人 ——全国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的故事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敌人是看不见的疫魔。 这是一支挺身而出的队伍,病房就是他们的战场。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 以集结号为令,一批批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赶赴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源源不断持续增援,在荆楚大地为患者点亮一盏盏希望的灯,谱写着一曲以生命赴使命的壮丽战歌。 出征 “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我必须去!”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护士佘沙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 一封封请战书,就是一颗颗滚烫的心。 24岁的佘沙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那时,她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但亲身感受到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面对湖北暴发的疫情,她毫不犹豫三次请战,2月2日终于如愿,加人四川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前往武汉战“疫”。 “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现在是报恩的时候了!”佘沙说。 佘沙是成千上万“逆行者”中的普通一兵。前方疫情很重,感染风险很大,但身上肩负着全国人民的期盼,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他们义无反顾笃定前行。 大年初一,湖南株洲市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姜飞军,与株洲市另外74名医务人员一起紧急驰援黄冈。 同事们发现,姜飞军左脚走起路来有些跛。原来,他左脚骨折还没有好,担心报名通不过,就一狠心把脚上的石膏拆了。 对44岁的姜飞军来说,“抗疫”并不陌生。2003年,“非典”汹涌而至,他就主动申请,如同“钉子”一样在病房里坚守了三个月。 一颗颗滚烫的心,就是战场上一颗颗明亮的星。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华夏大地的时候,我自愿申请来到疫区,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力量。我将竭尽所能,把所学回报给人民,打赢这场战役!” 这是30岁的郭洪亮1月27日在武汉写下的入党申请书。 郭洪亮是辽宁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名护士,也是小组中最年轻的一个。 “这是我们的责任。”郭洪亮谈起初衷很平淡,“我在重症监护室干了8年,有经验;我年轻,没结婚,负担小,我应该去。” 在最艰苦的地方、最前线的地方、最困难的地方、最容易受感染的地方进行战斗——钟南山院士的一番评价,令人动容。他们不愧是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战斗 1月30日,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 “深夜12点开始值班,提前一小时到岗,消毒、穿戴防护服。一直挺着没上厕所、没喝水,等到想看时间,竟已经过去了7个多小时……” “刚收的患者病情很重,呼吸衰竭合并了严重的休克,血压血氧都很差;我给他做肺复张,进行持续补液抗休克治疗,还给呼吸机换了两大罐氧气,终于在下班前患者排出尿了,好了一些……” 寥寥数语,却是生死时速。这是辽宁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侯思远讲述的一个值班片段。每一分、每一秒,医护人员在人们看不见的战场上,与病魔搏斗,拼尽全力抢回同胞的生命。 1月31日,武汉市武钢二医院的“红区”病房。 天津市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科护士张涛,负责责任区内10名感染患者。凌晨3时10分,张涛发现35床患者氧气压力接近低限,立即更换氧气罐,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虽然我动作很轻,但患者还是醒了,看着我穿着笨拙的防护服换着氧气罐,轻声说‘谢谢!我感觉好些啦!’’’张涛说,“这一刻,我高兴极了,忙累全都忘了。” 有战争就会有伤亡,有牺牲。 在与疫病的早期交锋中,14名医务人员以自身的感染佐证了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的判断;在与疫情的阻击战中,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徐辉猝然病逝,湖南衡山县28岁药师宋英杰因过度劳累再也没有醒来,李文亮医生去世前还想着回到战斗岗位…… 用生命赴使命,用生命守护生命——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白衣天使们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 P13-1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