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初中生应知的传统文化常识

初中生应知的传统文化常识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滕延秋 等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11173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1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目前,我们已经出版了供学生备考用的《一本书备考中华传统文化》和系统介绍传统文化的“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丛书,前者定制备考使用,后者所涉内容较宽泛,部分知识偏难,并且未区分学段。《初中生应知的传统文化常识》着眼于初中学段“应知”的基本“常识”,“不应知”的不入,不是“常识”的不入。初中学段究竟讲哪些常识、讲到什么程度接近符合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要求。本书既可供学生平时积累传统文化常识之用,也可为中高考备考打下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与市场上同类书相比,我们的优势:1.品牌优势2.更细分的学段3.“问题”的拟定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收入初中语文、思品、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文科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的所有类别,并适当拓展。避开教材中已讲知识点,回答教材中没有提供答案的思考题,并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适当拓展和深化,切实体现本学段“应知”和“常识”。4.“回答”准确,讲解生动。
目录
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真的有一百家吗?
儒家眼中什么样的人算"君子"?什么样的人算"小人"?
"四书""五经"是指哪"四书"?哪"五经"?
为什么《论语》总是提到"仁"这个字?
孔子的政治主张为什么总是得不到采用?
为什么我们现在常用"杏坛"来指代讲学的地方?
孔子的两个弟子向他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孔子却有不同的回答?
孟子为什么被称为"亚圣"?
在强调君权的社会中,孟子为什么主张"民贵君轻"?
秦始皇焚书坑儒,焚的什么书?坑的什么儒?
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楚王想攻打宋国,为什么墨子赶了十天十夜的路来劝阻他?
庄子认为"无用方为大用",意思是让大家什么也别干吗?
鬼谷子为什么被称为"千古奇人"?
被誉为"兵学圣典"的是中国古代哪部军事著作?
礼仪文化
中华民族为什么又被称为华夏民族?
为什么祭祀对于国家来说那么重要?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