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凤山楼:聚落考古学视角中的粤东古村落

凤山楼:聚落考古学视角中的粤东古村落

  • 字数: 236000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56967
  • 版次: 1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聚落考古学的方法为视角,对建筑进行类型学梳理,建立村落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的框架,通过对物质层面静止的建筑、场域,以及精神层面动态的仪式、习俗等进行考察,做出详细的历时性演变和共时性分析,探讨人地关系、祠堂墓葬、家族文化传统等对凤山楼村聚落形态演变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简介
吴敏,女,1976年5月生,安徽枞阳人,现任职于珠海市博物馆。曾就读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师从许永杰教授学习聚落考古学。历史学硕士、副研究馆员、人力资源经济师。致力于聚落考古、珠海地方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发表《珠海斗门汉坑村牌坊考》《乘十九大东风建设好唐家湾重量历史文化名镇》等多篇论文。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教科文卫外侨宗委员会委员。
目录
考古学研究古村落的成功尝试(代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山海之间潮与客
第一节 生态环境
第二节 人文环境
第三章 凤山楼探源
第一节 村名考略
第二节 迁徙路线
第三节 表谱世系
第四章 围楼筑屋居凤山
第一节 民居及分布
第二节 祠堂及分布
第三节 庙宇及分布
第四节 其他建筑及分布
第五章 凤山楼村形态演变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凤山楼村形态演变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凤山楼村形态演变
第六章 人地关系与聚落形态
第一节 选址营建
第二节 水利交通
第三节 生计方式
第四节 房屋建筑
第七章 祠堂墓葬与聚落形态
第一节 祠堂与民居
第二节 祠堂与墓葬
第八章 家族文化传统与聚落形态
第一节 婚姻家庭
第二节 文化习俗
第三节 教育教化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