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股东积极主义的中国实践——来自股东大会投票的经验证据

股东积极主义的中国实践——来自股东大会投票的经验证据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宋顺林
  • 出版日期: 2016-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41687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股东积极主义的中国实践:来自股东大会投票的经验证据》手工搜集了2003-2010年三类公司议案股东参与和表决的详细数据,从股东投票行为和投票结果两方面,检验了中小股东能否通过行使投票权有效监督大股东。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小股东已经具备一定的监督动机和监督能力,能够通过投票一定程度上监督大股东。具体的,《股东积极主义的中国实践:来自股东大会投票的经验证据》有以下几点发现。
第一,在提供网络投票的情况下,中小股东有一定动机参加股东大会;中小股东的参与度受议案特征、投票制度、股权结构等因素影响,总体上表明我国中小股东的参与行为符合理性参与模型。
第二,议案特征(如再融资的发行价格)和公司特征(如公司治理水平)均能影响中小股东的表决决策,并且其影响方向与我们的理论预期相符,总体上表明中小股东能够根据公开信息作出议案好坏的合理判断,具有投票监督能力。
第三,股权分置改革中,由于受外部干预和内在压力的影响,中小股东中相对较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都更不可能反对管理层提案。
第四,从股东投票的结果来看,中小股东能够通过投票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具体地,中小股东投票可以通过发挥事前威慑作用提高公司议案的质量,通过否决有损公司价值的议案发挥事中审批作用,通过表决结果向公司管理层传递信号。
目录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研究问题的检验思路
1.3研究意义与创新
1.4本书结构与内容
第2章文献评述
2.1公司治理
2.2大股东的作用
2.3大股东掏空治理
2.4股东监督
2.5本章小节
第3章制度背景
3.1股东监督的制度环境
3.2股东监督的制度安排
3.3三类议案的制度背景介绍
3.4本章小结
第4章中小股东投票参与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引言
4.2理论分析
4.3研究设计
4.4实证结果
4.5本章小结
第5章中小股东投票表决结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引言
5.2理论分析
5.3研究设计
5.4实证结果
5.5本章小结
第6章股改中中小股东表决行为的实证研究
6.1引言
6.2理论分析
6.3研究设计
6.4实证结果
6.5本章小结
第7章中小股东投票监督作用的实证研究
7.1引言
7.2理论分析
7.3研究设计
7.4实证结果
7.5本章小结
第8章结论及启示
8.1主要研究结论
8.2研究启示和政策建议
8.3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