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滇缅路——血肉筑成抗战路

滇缅路——血肉筑成抗战路

  • 字数: 4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2221864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滇缅公路是抗战的动脉血管,日军的大轰炸,是为了炸断滇缅公路、封锁滇缅公路。而滇西各族人民为了修筑滇缅公路付出了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滇缅路——血肉筑成抗战路》所收录的文章,以当事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叙述,反映出滇缅公路修建的大体过程,从而彰显在民族存亡之际,云南人民上下齐心共同抗击侵略者的坚毅精神。
目录
总序/陈俊光
前言/王琨楼
第一章 十万火急
抗战前期国统区的南方外贸运输线/张晓辉
抗日战争开始时云南公路概况/浦光宗
切断援蒋路线与对缅关系/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
联系对外交通及战后建设/缪云台
张绳规与滇缅公路路线的确定/高黎
第二章 万众一心
我参加滇缅公路修建工程的经过/徐以枋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萧乾
打通滇缅路/谭伯英
滇缅路昆明至下关段的修建/李春泽
芒畹公路始末/方正春
滇缅公路歌并引/王锡光
王锡光与他的《滇缅公路歌》/高黎
参加抢筑滇缅公路下关至云龙坡脚段的回顾/马直卿讲述 常泽鸿整理
滇缅公路保山段的修筑/李希尧
滇缅公路龙畹段历史概述/马向东
回忆修筑芒市路段/周波 月相佐口述 谢岩 姜兴治整理
滇缅公路保龙段修、毁侧记/李灿章
潞江土司署修筑滇缅公路龙陵段点滴/李济洲
昌宁人民参加复修滇缅公路纪实/段国理口述李映泉整理
抢修滇缅公路终点段/多立周
修筑滇缅公路见闻/段荣昌
回忆滇缅公路修建过程/莫喊
滇缅路上的龙陵人/董元昆
龙陵儿童参加修筑滇缅公路/王仲杰
修筑滇缅公路漾濞段亲历者、知情人回忆录/梅菊
滇缅路上施甸人
第三章 南桥机工
中缅运输总局的前世今生
赤子功勋树丰碑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的英雄事迹/崔酉年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始末/冯君锐
滇缅公路开放后的见闻/李幕郓
抗战时期的西南运输处和南侨机工/董沛
战斗在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唐仿寅
南侨机工群英谱/范南虹梁昆
第四章 中印公路
史迪威公路/谢福泽
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巡礼/吕德润
腾冲与中印公路/张天亘
中美合修保密公路纪实/沈来仪
中印国际公路交通线/谢自佳
中印油管/胡文义
第五章 档案资料
云南省政府关于赶修滇缅公路西段的训令(云南省政府训令秘二路总字第五一八号)
云南省政府关于转发交通部滇缅公路赶工办法的训令(云南省政府训令秘二路缅字第1511号)
云南省政府关于限期完成芒市至缅甸交界段公路的训令(云南省政府训令秘二路缅字第688号)
云南省公路铺路工程施工细则(云南全省公路总局滇缅路总工程处)
滇缅公路验收赶工规定办法
总工程处段纬关于惠通桥西岸至潞西交界段各县所修路段的呈文
顺宁县县长快邮代电
顺宁县政府公函(理工字第四三三九号)
漾云段工程分处关于蒙化县修筑完竣土路工程及桥梁涵洞的呈文
经济部工矿调整处材料库致汪泰经笺稿(1940年1月)
财政部致经济部工矿调整处代电(1940年3月7日)
滇缅运输情形报告(驻仰光材料库主任汪泰经致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呈)
经济部与工矿调整处有关英国关闭滇缅公路的电函(共八件)
关于日军轰炸滇缅公路的电函(共六件)
关于滇缅公路运输的管理规定(共八件)
盛今杰、柯俊等致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呈(二件)
编后
摘要
     抗战前期国统区的南方外贸运输线 张晓辉 战争对于物资、人力、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后勤支援对战争结局有着重大影响,而交通运输又在后勤支援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战争急需的物资,尤其是飞机、舰艇、坦克以及各种重武器均需要进口。正是看到中国的致命弱点,日军把切断中国的国际通道当作战略重点之一,妄图通过经济封锁迫使中国政府屈服。本文对抗战前期国统区(即国民党统治区)的南方外贸运输线做了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滇缅公路对全国抗日战争的意义是很有帮助的。 抗战前期,国统区的对外贸易主要以香港为进出口货物的转运枢纽,是中国与西方保持经贸联系的最重要据点。 由于香港在中外贸易和交通运输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国民政府在港所设外贸、运输企业及民间商运机构十分活跃,使香港成为进出口货物的主渠道。联结香港与内地的物资运输路线迂回穿插,蛛网密布,灵活发展。既有快捷的现代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也有传统运输工具木船、畜力车、独轮车及人力挑夫,从地面的铁路、公路、内河、海洋乃至天空,呈现立体运行状态。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盟国援助,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坚持持久抗战,发挥了生死攸关的作用。 本文从对外贸易转运枢纽——香港的角度,将运输路线划为中路、东路、西路及海上、空中四大部分进行阐述,并予以评析。 一、中路对外贸易运输路线 所谓中路,是指抗战伊始至广州沦陷前,由于日本南侵的渐进性,华南尚未直接卷入战火之中,以广州、香港为枢纽,广九、粤汉两路为运输主干,形成举世瞩目的“香港通道”,此乃抗战初期我国对外贸易的主渠道。 抗战爆发后,我国外贸中心逐渐向华南转移,运输路线顿改旧观。尤其当粤汉、广九两路接轨后,长江中游及西部各省之客货出入,大部趋向省港,俨然有以粤汉铁路代替江航,以香港取上海而代之的趋势。 粤汉、广九两条铁路于1937年8月23日正式接轨通车,同月27日,首列来自汉口的列车到达九龙。10月,粤汉、广九铁路英华两段货物联运合约正式生效,成为一条最陕捷方便的国际交通运输线,大量的军需、民用物资经此源源不断地输往中国内地。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筹划军备及后方生产机器等,向英美等国订购抗战必需物资,主要利用港澳内运。由于任务极重,高度重视穗港公路运输与内地联系的作用,于1937年10月1日成立了西南运输处,担负繁重的国际运输任务。次年初,香港至广州的公路顺利开通并投入使用,与广九铁路并驾齐驱,成为抗战初期中国最重要的公路补给线之一。 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存放在广州及上海需转内陆的货物甚多,由于日机空袭的加剧和粤汉铁路运力的有限,于是决定将其中一部分非急需的货物,用水陆三段联运(由水路运至曲江,转铁路运至衡阳,再转水路运往长沙)的办法转运。有关货物联运事项由招商局广州分局负责进行。凡由广州或其他各埠经由广州运往汉口的货物,由该局派船运至韶关,转装粤汉路货车运至衡阳,再转该局船只运到汉口,自1938年6月4日起开始正式实行,暂不装运中站之货。但不久即改变联运办法,允许在中途车站装载货物。因粤北河流水浅,水陆联运于6月25日曾暂停。历经周折,至同年10月下旬,第一批水陆三段联运货物终于运至长沙,并由此再转往宜昌等地。 P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