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汉兴亡四百年

大汉兴亡四百年

  • 字数: 33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李金海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345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邦项羽楚汉争霸、霍去病封狼居胥、班超投笔从戎……这些让人一听名字就热血沸腾的故事,不仅构成了一部精彩绝伦的大汉400年兴亡史,更是奠定了后世中国封建社会2000年来的疆域版图、统治思想、文化凝聚力!奠定了后世2000年的疆域版图卫青、霍去病驱逐匈奴,班超三十六骑平西域,将疆域向西推至西域地区;汉武帝征讨闵越、东越和南越,将疆域向南推至海南岛,后又剿灭卫满朝鲜,设四郡,将疆域向东北推至辽宁一带。自此,后世中原王朝的疆域雏形基本确定。奠定了后世2000年的封建统治思想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一度被边缘化的儒家捧上了官方学说的地位,儒家自此受到历代统治者推崇,成为后世2000年来封建王朝的官方统治思想。奠定了后世2000年的文化凝聚力汉朝通过建立统一的官吏选拔标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引导民众形成统一的风俗、文化、价值理念,从而真正消融了西周以来复杂的地域文化隔阂,让版图辽阔的中国拥有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这种文化凝聚力一直延续至今。翻开本书,看汉朝精彩绝伦的400年,如何影响后世2000年!
目录
第一章草莽英雄/1
天下大势/1
游侠梦灭/5
泗水亭长/12
婚姻谜团/15
第二章帝国裂变/21
逃亡生涯/21
长生成空/27
沙丘惊变/36
秦宫喋血/42
第三章秦失其鹿/47
将相无种/47
风云激荡/53
战国复活/58
两名叛徒/65
第四章列王纷争/73
道逢张良/73
项梁渡江/79
王的命运/86
李斯之死/91
第五章生死决战/98
权力重组/98
失而复得/105
何去何从/110
高阳酒徒/118
第六章权力游戏/125
刘邦入关/125
帝国末路/131
生死宴会/138
权力规则/147
第七章烽烟又起/154
原因为何/154
韩信拜将/161
美男来投/169
惨败彭城/177
第八章楚汉争雄/181
逃命要紧/181
横扫河北/188
何去何从/195
两种建议/202
第九章步履至尊/209
分杯肉羹/209
辩士之死/217
一念之间/225
决战垓下/231
第十章功臣宿命/239
皇帝也愁/239
侠者仁心/245
各有不同/251
智擒韩信/259
第十一章外患内忧/265
事出有因/265
大漠苍狼/272
白登迷雾/280
祸起萧墙/287
第十二章遗恨未央/297
钟室之祸/297
兄弟恩仇/306
兔死狗烹/313
游子归乡/322
鸿鹄悲歌/328
摘要
     第一章 草莽英雄 天下大势 公元前770年,在经历镐京之乱后,面对西戎环伺,京城颓败,周室被迫东迁洛邑。此后,王纲解纽,九州辐裂,天子权威一落千丈,诸侯渐生轻慢之心。 周室衰微,诸侯争雄,天下风云激荡,数百年间,先有齐桓公九合诸侯,后有晋楚争霸中原,而在周人故地,本为中原诸侯所不齿的秦人竞也于西部异军突起。 秦自孝公起,历代君臣奋发图强,内修甲兵,外凌诸侯,阴窥周室,天下归一犹如百川归海,成不可阻挡之势。 周德虽衰,然享国八百载,天下共主之名犹存,秦在与列国征战之际尚有顾虑,不愿贸然对周下手。故而,在天下尸骨垒山、血流成河之时,周室仍得以苟延残喘,犹如风暴眼中心的一缕星火,虽有随时熄灭之虞,然仍维持一豆微光不灭。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垂垂老矣的周天子(周赧王姬延具体年岁不可考,考虑到周人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在位已近六十年,肯定很高寿了)面对秦人的蚕食鲸吞,不甘心束手待毙,纠集诸侯联军出伊阙(今河南洛阳南部)伐秦,终以失败告终。周赧王忧愤而死,秦遂收九鼎,吞其土,共三十六邑,人口三万皆人秦。 自秦襄公立国起,秦人历经六百年,先后三十余代国君,终于取代了周室,向着成为天下新的主宰,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灭周之时,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其中韩、魏两国早已奄奄一息;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四十万壮丁被坑杀,已是一蹶不振;燕国偏安一隅,国力衰弱,不足为道;齐国濒临大海,有鱼盐之利,国家富庶,却一门心思关起门过日子,根本无心争霸中原。唯独楚国,天下九州其占过半,尚有与秦一争高低之资本。 就在周氏覆亡这一年的冬月二十四日(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在楚国沛县丰邑丰阳里一户刘姓人家家中,一名男婴呱呱坠地,排行为季,故取名为刘季。 先秦时,年长的男子和妇人通常被称作公、媪,由于这对夫妇没有留下名字,只能姑且称他们为刘太公、刘媪。 刘太公夫妇此前已育有二子,可惜长子刘伯已早逝,幸好次子刘仲(名喜)忠厚老实,孝顺听话,夫妇二人颇为欣慰。按理说,家中添丁,是件大喜事,但刘太公却高兴不起来:家中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如今又添加一张嘴,就愈加显得窘迫了。 当时,天下征战不休。生下女儿,犹能嫁给街坊邻居,相互有个照应;生下儿子,说不定还未成年就被强行拉去做壮丁,最后死在战场上,连个埋骨之地在哪儿都不得而知。 因此,刘季的降生,并没有给刘家带来多少欢乐,相反,刘太公眉头皱得一日紧过一日,显得更加阴沉起来。 随着儿子们一天天长大,刘太公喜忧参半。喜的是刘仲吃苦耐劳,是个做庄稼活的好把式。结婚后,小夫妻俩勤俭持家,将一大家子人的生活操持得井井有条,一看就是会过日子的人,乡邻们提起刘家老二都是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这让刘太公脸上也增色不少。而忧的是,一母同胞的刘季跟刘仲有着天壤之别,整天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让他下地干活,比逼他上刀山还难。农忙季节,正是跟老天争夺口粮之时,他却脚底抹油,根本不见人影,整日跟一帮狐朋狗友厮混在一起,吃肉喝酒,到处赊账,接近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 关于儿子的风言风语,一字不漏地传到刘太公耳中。老头子除了生闷气之外,对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一点招都没有。 刘季生来一副大脑门高额头,自娘胎出生以来,左腿上就密密麻麻长满了黑痣点,细数足有七十二颗。其实这就是皮肤深色素沉淀罢了,也没啥稀奇的。这种事,一般人藏着掖着还来不及,他倒好,到处吹嘘,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天生异相,丝毫不害臊。 其实做父亲的,哪个不望子成龙,盼着儿子有出息?刘太公觉得,既然刘季不喜欢做庄稼汉,就让他去读书,如今天下纷争,列国国君无不争抢人才,读书人总比一辈子戳牛屁股强,孔夫子不是说“学而优则仕”吗?读书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碗饭吃。 在刘季出生的那天,丰阳里有家卢姓人家也生了儿子,取名卢绾。一日之内,两家人在同一日生娃,乡邻们觉得非常喜庆,特意前来两家贺喜,两家人也觉得是一种缘分,相互走动得很勤。刘季和卢绾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密切,胜似手足。 刘太公提议让两家孩子一起去读书学习,卢家人也恰有此意,当即一拍即合,一起送刘季和卢绾去上学了。 然而,刘季的心思不在读书上,根本静不下心来,耐不得寂寞,坐不住冷板凳。 读书生涯开始没多久,刘季又恢复了老样子,整日和狗屠樊哙、不良青年周勃、王陵等人胡闹,后来又和一名姓曹的寡妇鬼混到一起,还生下一名私生子,取名刘肥。 刘太公对这个不思进取的儿子失望了,索性懒得管他,任他由着性子瞎折腾。 其实,刘太公作为父亲,对儿子并不了解:他眼中不求上进、形同流氓无赖的刘季,却有着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