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

  • 字数: 23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荣跃明,郑崇选,饶先来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610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领域所取得的制度体系、所形成的运作机制、所体现的价值追求、所创造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逻辑、所贡献的人类文明成果等方面,系统总结和提炼了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
目录
导论
一、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二、当代中国文化是对五四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社会主义优选文化引领当代中国文化繁荣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第一章 文化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
一、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1949—1966)
(一)文化管理体制建构的背景、基础和条件
(二)文化管理体制的初创
(三)群众文化体制创建与戏曲改革
二、“”(1966—1976)
(一)文化管理体制的解体
(二)样板戏与群众文艺
(三)思想文化的禁锢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7—2012)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管理体制的全面恢复
(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体制改革
(四)互联网时代文化管理制度的演进
四、新时代(2013—)
(一)文化制度建设以人民为中心
(二)构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四梁八柱”
(三)文化走出去:努力探索和制度构建
(四)现代文化治理能力建设
第二章 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一、党管意识形态
(一)“党管意识形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党管意识形态”制度的当代内涵
(三)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和社会多元文化主体
二、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一)计划经济时代文化事业体制的特点和效率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三)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形成
(四)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与演进路径
(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文化的双重属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差序格局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障
(一)党对文化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与改革创新
(三)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开放环境中抵御“西化”分化
第三章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
一、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
(一)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
(二)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积极性
(三)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
二、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对传统文化观的科学诠释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基本路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践行
(一)主流文化的边缘化危机
(二)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三)文化自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第四章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一)科学认识文化建设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建构
(四)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理论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与文化重建
(一)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重构
(二)媒介转型中的文化形态变迁
(三)中国文化的城市化转型
(四)从意识形态宣传向文化传播的逐步转型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全球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的挑战
(二)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愿景
(三)民族复兴中国梦
结语
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西方中心主义的时代困境
三、全球治理中的中华文明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展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