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每天一堂心理课

每天一堂心理课

  • 字数: 12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 萧寒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6158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生活中,人们常说,人心难测。学会心理分析,就能帮助我们轻松了解他人真实心理、意图,辨明人际关系、轻松驾驭人心的准确线索。
本书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并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了深度的剖析,内容涉及社交、职场、婚恋关系等多方面,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引导读者朋友们学会剥落他人的心理伪装,进而轻松掌握人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做人际博弈的大赢家。
目录
第1章 自我认知的心理分析:真正的我到底是怎样的001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002
你是否拥有自我认知的能力005
明知不对,为什么还是忍不住揭人隐私007
为什么我们说话时喜欢比比划划010
环境究竟对人有多大的影响012
你是否认同自己015
第2章 日常行为的心理分析:他为什么会这样做019
为什么有人总爱爆粗口020
经常说错话的人有着怎样的心理023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唠唠叨叨025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在喝醉时打电话027
为什么饭局上总有人喜欢请客030
为什么有人偏爱罐装食品033
第3章 反常行为的心理分析:一个人身体中到底藏了多少种人格037
恐怖片究竟有什么吸引人之处038
为什么有些人睡觉时喜欢开着灯041
电视剧一般的浪漫爱情,为什么却以分手告终044
吃东西会让人上瘾吗046
“鬼压床”究竟是什么050
为什么逆境之中的爱情更加炽热053
第4章 性格情绪的心理分析:看懂各种“奇奇怪怪”057
到底是什么放大了你的痛苦058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冲动061
杞人忧天者到底在“忧”什么064
牢骚满腹,如何感受幸福067
遇事果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070
“习得性无助”背后的心理原因073
第5章 躯体语言的心理分析:不会说谎的情绪表达方式077
躯体语言,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078
你是否善于运用自己的躯体语言与人交流081
如何正确解读他人的躯体语言084
“大仙”们洞悉人心的秘籍087
身体基本动作产生的内在原因090
不同姿势如何透露一个人的潜意识093
第6章 心理效应的心理分析:探索心灵反映背后的规律097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至关重要098
近因效应:尽快消除不良印象101
刺猬效应:与人交往时适当保持距离103
自己人效应:用相似的方式去表达107
焦点效应:让他成为“焦点”110
马太效应:不必苛求绝对的公平113
第7章 心理误区的心理分析:影响判断力的诸多因素117
经验和资历是财富,但也可能误导你118
被欲望填满的眼睛,如何看清前路121
不因他人之言而轻易动摇124
行动需要靠原则来指导126
确立正确的择友标准129
第8章 表情语言背后的含义133微表情透露你心中的潜台词134
不同眼神分别代表什么心理活动136
鼻子传达出的情绪信息139
连续眨眼时的心理活动142
嘴巴传达出的情绪信息145
第9章 不同手势背后的含义149
十指交叉有什么含义150
小小手势传达出的心理信息153
抓耳朵有什么含义156
用手遮嘴表达的情绪159
手指抚摸颈部的含义162
第10章 躯体动作背后的含义165
站姿暗含的内在情绪166
从坐姿看一个人的心理活动169
为什么有些人总会情不自禁地抖腿173
叉腰意味着什么176
绝望时的抱头动作是一种本能178
第11章 心理分析在职场中的运用181
找准时机,主动和上司沟通182
学会解读客户的身体语言185
这些小动作,可能会影响你的面试结果188
观察考官,准确地表达自我191
自如应对四类难相处的同事194
第12章 心理分析在交际行为中的运用199
日久见人心,也需要会心理分析200
不同的打招呼方式表现不同的个性203
不可不知的墨迹心理学206
名片中透露着对方的性格209
总喜欢坐在某个位置,意味着什么212
参考文献216
摘要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肖曼·巴纳姆是一位有名的魔术师,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表演:“我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里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会有人上当受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不能时刻反省自己、看清自己,也不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借助外界的一些信息来认识自己,所以,我们在认识自己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中,并习惯性地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刻在了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也只能遗憾地说,“认识自己”仍离我们有一段遥远的距离,究其根本,这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最真实的自己。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父亲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昨天我与杰克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需要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进去。杰克走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俩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了上去;下来的时候,杰克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钻出烟囱后,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杰克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竞连一点烟灰也没有。我看见杰克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差不多,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杰克看见我全身干干净净,就以为自己和我一样,只简单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所有的人都笑破了肚子,他们以为杰克是个疯子。” 最后,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我们之所以无法了解到真实的自我,大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诸如他人的言行等,在那些来自外界的信息的暗示下,我们就有可能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就像爱因斯坦的父亲,看着杰克浑身很脏,就以为自己身上也很脏。因此,要想真正地看清自己,我们需要避免陷入别人眼光的谜团中,让自己成为自己的镜子。 有一个割草的孩子打电话给陈太太:“您需不需要割草工?”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这个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说:“我的割草工也做了。”这个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已经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了。”孩子挂了电话,哥哥在旁边不解地问道:“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孩子带着得意的笑容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孩子通过打电话向雇主询问一些关于自己的信息,得以进一步认清自己。大多数人难以拥有天生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实际上,判断力是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而信息对于判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我们无法收集到一些关于自己的信息,就难以对自己作出明智的判断,以致最终不能看清自己。 当一个人的情绪低落、失意的时候,他就会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乃至他内心的安全感也会受到影响。这样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其心理的依赖性将大大增强,比较容易受他人言行的信息暗示。所以,当别人说出一段无关痛痒的话时,他们很容易“对号入座”。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倾向。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心理将妨碍我们对自己作出真实的判断。 心理小贴士 我们应该学会面对自己,不要因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认为有“缺陷”就试图通过自己的方法将缺陷掩盖起来,其实这是不明智的。试想,当你把自己的眼睛蒙上时,你就真的掩盖了自己的缺陷了吗?因此,无论是缺陷还是优点,我们都应该正确看待,面对自己是认识自己的必经之路。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