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林白水 执笔欲扫天下浊

林白水 执笔欲扫天下浊

  • 字数: 23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林慰君,王植伦 等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5117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林白水:执笔欲扫天下浊/百年中国记忆·报人系列》的作者林慰君是林白水的爱女,是一位爱国的美籍华人作家,近年来,曾多次往来于两个大陆,致力于林白水的纪念和研究活动。她所写的这部《我的父亲林白水》,是在60年代所写的那部《林白水传》(曾在台湾公开出版)的基础上增益补充而成的,其中有不少亲见亲闻的第一手材料,为其他林白水的传记所不及。作为附录收入该书的黄翼云、张次溪、史树青等人怀念和纪念林白水的文章,也保存了不少有关林白水的事迹。
《林白水:执笔欲扫天下浊/百年中国记忆·报人系列》的出版,为林白水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材料,将有助于林白水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工作者也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辑 短暂一生:砥砺前行英勇就义
我的父亲林白水
林白水返乡
林白水先生被捕目击记
目睹林白水就义
杀害林白水
林白水缘何招来杀身大祸
林白水血巾与遗嘱
第二辑 办学办报:两地办学弃官办报
林白水创办福州蒙学堂
林白水卖文字力、报
林白水与辛亥革命
林白水弃官办报原因分析
第三辑 新闻理念:“说人话说真话”
林白水:“记者应该说人话”
林白水与白话文
简评林白水与《中国白话报》
试论林白水的“知识分子”角色
试论林白水的新闻思想
林白水新闻观的两大思想基石
从林白水看民初报人的职业化转向
第四辑 缅怀先驱:自水精神长存
林白水纪念馆筹建记
纪念林白水伯父
闽县林白水先生传略
记林白水
中国报业先驱林白水
报界先驱林白水
白水精神长存
林白水和他的女儿林慰君
附录 林白水爱砚二三事
秋碧照春红
——介绍林白水烈士的几件遗物
林白水故居
往事长柑忆,伤心未忍言
——忆与林慰君女士谈林白水
由林白水先烈谈到林慰君夫妇
林慰君事略
摘要
     我的父亲林白水 林慰君 一、少小聪颖手足情深 先父出生于1874年1月17日,即阴历癸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原名獬,字少泉。后改名万里。一生有笔名20余个,计有“宣樊”“宣樊子”“退室学者”“白话道人”“白水”等。其中以白水最为人知。先父平生不用清室年号,所以写他的生平,我也不用清朝年号。 我的祖先虽曾做官,但因为做的是清官,所以没有给子孙留下什么钱。先祖父名钧,字剑泉。他中过举,但性情贪逸好闲,不到不得已时不去做事。幸亏先祖母黄夫人是一位极能干的贤妻良母。她不但学问好,而且工刺绣,善理家。先父小时,因为家贫,不能上私塾,读书接近由祖母亲自教导。 先父有一个妹妹,名宗素,比他小两岁。兄妹两人的手足之情极深。祖父对子女很严,孩子犯一点小错,就遭责打。祖母每次看见儿女受罚,都止不住流泪。但她是出自诗书门第的大家闺秀,认为三从四德是她的本分,不敢管丈夫,也从来不和他争吵。家中没有钱,她常以自己的双手做刺绣赚钱,来贴补家用。 父亲小时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而且理解力极强。许多亲友长辈都说他是神童。他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友爱,也是尽人皆知的。平常,祖母如把一些好吃的东西分给他们兄妹二人,他总是把自己那份也让给妹妹吃。有时祖母阻止他,他最少也要分一半给妹妹。 宗素姑在世时,曾告诉过我两件她小时的事,都可以证明先父从小就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一件事是:有一次,祖母带着他们兄妹二人到他们的姨母家去玩。那时先父大约是八九岁,宗素姑大约五六岁。当大人们在屋子里谈话时,他们同姨母家的小孩子们都在院子里玩。这时几个男孩在一起,两个女孩在一起,两群孩子相隔颇远。 宗素姑和一个与她同岁的表妹本来玩得很好,后来因为抢一个球,不小心,把表妹碰倒了,摔得头破血流,大哭起来。先父看见表妹摔倒,赶紧过来扶她。这时屋中也有一个女用人出来,她立刻把那个受伤的表妹抱起来,但那小孩指着宗素姑一面哭一面嚷:“她推我!她推我!”这时先父是和宗素姑站在一起,因此这用人便告诉她的主人,是先父和宗素姑两人把小孩推倒的。说完后,她把小孩抱到另外一间屋子去敷药,其余的孩子们,包括宗素姑,也都跟着她们进去了。 这时祖母把先父留下,问他为什么推那小表妹。先父知道如果说是宗素姑把她碰倒的,不管是推是碰,她都要受罚,因此承认是他自己把她碰倒的。祖母因为感觉对不起妹妹,只得当着妹妹和妹夫的面把先父打了一顿。先父为妹妹受责,宗素姑当时还不知道。 另一件事是:一天晚上,先祖父出去赴宴,先父和宗素姑两人偷偷地在祖父的书桌上写字画画(因为祖父的书桌,平常不许孩子用)。谁知宗素姑不小心,把祖父的一个花瓶碰掉地上,摔碎了。宗素姑当然很怕,吓得哭起来,先父安慰她说:“不要紧,我有办法可以让父亲不责罚你。”那时她只有七八岁,以为哥哥有本事,可以不让父亲责罚她,于是就安心地睡觉去了,临睡前,先父告诉她,连祖母面前都不要提起这件事。 先父等到半夜,祖父回来后,他立刻跪在祖父面前,对祖父说,他把花瓶摔碎了,请祖父责罚他。当然又遭了一次重罚。第二天宗素姑知道了此事,本来要去向祖父为先父伸冤,承认是她的过错,但先父说:“我已经挨过打了,你何必也自己去找挨打?你挨了打,对我也没有好处,何必两个人都受罚呢?”在他坚决阻止之下,于是宗素姑没有把实情说出来,但她永远忘不了先父对她的这些爱护。 先父在14岁时,就已经把十三经差不多都读完了。作诗填词都常常得到闽中名士们的赞扬。祖母认为他应当有一位良师教导,才不辜负这天赋的才能,于是就把他送到她娘家去读书。因为黄家有私塾老师。 先父来到舅家后,和他的表兄黄翼云、表弟黄展云一起,在有名文士高啸桐先生教导之下,学识更是突飞猛进,蒸蒸日上。 黄家的亲友很多,那些亲友的孩子们常常提起他们的家塾老师是冬烘老朽,似乎学问并不怎么高深。因此先父时常感觉私塾制度不太好。因为第一,没有钱的人家的子弟,无法读书,第二,即使有钱,上得起私塾,但老师如果不好,学生们就吃亏了。 先父虽然不喜欢私塾制度,但对黄家这位老师却非常尊敬。每天下课以后,他的表兄弟黄翼云和黄展云都回到自己的屋中去温习功课,先父总是留在书斋,一面写字,一面和先生谈话。有时先生的朋友来访,先父总是给客人倒茶点烟,一面侍奉他们,一面注意听他们谈话。 从这些谈话中,先父知道了中国的近邻日本,已经有学校,许多没有钱的人,都可以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又听说日本还有报纸,全国的人,都可以从报上知道世界上和全国的大事。他心里非常喜欢学校和报纸,希望中国也能有这两种组织。 自从先父到舅家去读书,三四年来,祖母便把全副精神用来教育女儿宗素。她不但读了不少书,而且也学会了刺绣。平常除侍奉父母外,也帮着母亲做针黹,换来现金,贴补家用。先父偶尔回家看祖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