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知堂杂文 有所思

知堂杂文 有所思

  • 字数: 27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周作人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5156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的愿望。”周作人的杂文不同于鲁迅的峻峭凌厉,但是同样具有犀利的眼光和卓识的远见。相对于散文的温和冲淡,他的杂文中思考的力量和智慧的闪光更为突出。
我不是这一教派那一学派的门徒,没有一家之言可守,平常随意谈谈,对于百般人事偶或加以褒贬,只是凭着个人所有的一点浅近的常识,这也是从自然及人文科学的普通知识中得来,并不是怎么静坐冥想而悟得的。有些怀旧的青年曾评我的意见为过敏,我却自己惭愧,觉得有时很有点像“乡愿”。
目录
凡人的信仰
上海气
孔融的故事
小说的回忆
报纸的盛衰
古文与理学
道义之事功化
谈文章
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等
关于失恋
国语改造的意见
娼女礼赞
哑巴礼赞
麻醉礼赞
体罚
论八股文
论骂人
文字的魔力
谈策论
关于家训
谈错字
苦口甘口
梦想之一
文艺复兴之梦
女子与读书
谈翻译
阳九述略
谈金圣叹
关于焚书坑儒
读禁书
文章的放荡
情书写法
畏天悯人
说鬼
关于日本语
情理
责任
谈文
关于教子法
关于宽容
关于命运
杂文的路
文坛之外
自己所能做的
谈娱乐
女人骂街
谈卓文君
谈文字狱
谈关公
文人之娼妓观
沉默
伟大的捕风
天足
死法
上下身
教训之无用
我的复古的经验
与友人论怀乡书
元旦试笔
祖先崇拜
罗素与国粹
翻译与批评
批评的问题
卖药
小孩的委屈
感慨
优选国之妇女
北京的外国书价
重来
浪漫的生活
别名的解释
古书可读否的问题
铜圆的咬嚼
孙中山先生
偶感
半春
两个鬼
读古诗学文言
避讳改姓
凡人崇拜
读书的经验
女学一席话
辩解
宣传
关于绍兴师爷
喜剧的价值
摘要
     凡人的信仰 宗教的信仰,有如佛教基督教的那一类信仰,我是没有,所以这里所用信仰一语或者有点不妥帖,亦未可知。我是不相信鬼神的存在的,但是不喜欢无神论者这名称,因为在西洋通行,含有非圣无法的意味,容易被误解,而无鬼论者也有阮瞻在前,却终于被鬼说服,我们未必是他一派。我的意见大概可以说是属于神灭论的,据《梁书》所载其要旨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后又引申之云: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利之名非刀也,刀之名非利也,然而合利无刀,舍刀无利。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范子真生于齐梁之际,去今将千五百年,却能有如此干脆的唯物思想,的确很可佩服。其实王仲任生在范君四百年前,已经说过类似的话,如《论衡·论死第六十二》中云: 人之死犹火之灭也,火灭而耀不照,人死而知不惠,二者宜同一实,论者犹谓死者有知,惑也。人病且死,与火之且灭何以异。火灭光消而烛在,人死精亡而形存,谓人死有知,是谓火灭复有光也。 但是当时我先读《弘明集》,知道神灭论,比读《论衡》更早,而且萧老公身为皇帝,亲自出马,率令群臣加以辩难,更引起人的注意,后来讲到这问题,总想起范君的名论来。既不上引王仲任,也不近据唯物论,即为此故也。这样说来,假如信仰必以超自然为对象,那么我便不能说是有信仰,不过这里只用作意见来讲也似不妨,反正说的本是凡人,并非贤者,读者自当谅解,不至责备也。 上边顺便说明了我对于神鬼的意见,以为是无神亦无鬼,这种态度似乎很是硬性,其实却并不然。关于鬼,我只是个人不相信他有而已,对于别人一点都不发生什么关系。我在《鬼的生长》一文中曾说道: 我不信鬼,而喜欢知道鬼的事情,此是一大矛盾也。虽然,我不信人死为鬼,却相信鬼后有人,我不懂什么是二气之良能,但鬼为生人喜惧愿望之投影,则当不谬也。陶公千古旷达人,其《归园田居》云,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神释》云,应尽便须尽,无复更多虑,在《拟挽歌辞》中则云,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陶公于生死岂尚有迷恋,其如此说于文辞上固亦大有情致,但以生前的感觉推想死后况味,正亦人情之常,出于自然者也。常人更执着于生存,对于自己及所亲之翳然而灭,不能信亦不愿信其灭也,故种种设想,以为必继续存在,其存在之状况则因人民地方以至各自的好恶而稍稍殊异,无所作为而自然流露,我们听人说鬼实即等于听其谈心矣。 我的无鬼论因此对于家庭社会的习俗别无显著的影响,所要者不在仓促地改革,若能更深切地理解其意义,乃是更有益于人已的事。《神灭论》中其实也已说及,如云: 问曰,形神不二,既闻之矣,形谢神灭,理固宜然。敢问,经云,为之宗庙,以鬼给之,何谓也?答曰,圣人之教然也,所以弭孝子之心,而厉偷薄之意,神而明之,此之谓矣。 这一节话说得很好,据物理是神灭,顺人情又可以祭如在,这种明朗的不态度很有意思,是我所觉得最可佩服的中国思想之一节。从这样的态度立脚,上边只说的是人死观,但由此而引申到人生观也就很容易,因为根本的意思还是一个也。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