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知堂谈吃 人生一饱
字数: 239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 周作人
出版日期: 2020-03-01
商品条码: 978752051553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以“谈吃”为主题,精选了有名散文家周作人关于美食的文章。周作人的散文温和冲淡,意蕴悠长,故而受到民国以来多位文学名家的推崇,钱理群称其散文有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情”。本书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南北的点心》《天下第一的豆腐》等代表文章。
目录
故乡的野菜
南北的点心
再谈南北的点心
谈油炸鬼
再谈油炸鬼
炒栗子
吃蟹(一)
吃蟹(二)
藕的吃法
暖锅
猪头肉
吃青椒
卖糖
羊肝饼
三顿饭
瓜子
窝窝头的历史
过年的酒
茶汤
菱角
苋菜梗
天下第一的豆腐
儿歌中的吃食
甘蔗荸荠
吃菜
戊戌日记三则
江南杂记七则
记爱窝窝
记盐豆
带皮羊肉
烧鹅
药酒
杨梅
谈食鳖
芡与莲
松花粉
糊鱼
素火腿
臭豆腐
吃豆腐
吃鱼
吃肉
红番薯
萝卜与白薯
山里红
咬菜根
外国来的菜蔬
点心与饭
糖与盐
馄饨担
吃烧鹅
腌鱼腊肉
盐茶
八珍之一
小酒店里
关于水乌他
水果与仙丹
杨梅与笋
瓠子汤
进京香糕
果子糖
罗汉豆
香酥饼
香瓜
馒头
藕与莲花
谈梅子
湿蜜饯
味之素
猪肉
鱼腊
鸡蛋
盐与糖
真说凉菜
“总理衙门”
锅块
萨其马
汤料
马先生汤
古代的酒
牛肉锅
隐元豆
豆沙
煎茶
烤越鸡
花线鸡
关于荸荠
再谈甘蔗
鸡鸭与鹅
吃白果
吃狗肉
可吃的花
吃鹅肉
菜蔬
茶水
饭菜
蒸煮
六谷糊
山楂与红果
糯米食
中国菜的分食
鲞冻肉
腌菜
绍兴的糕干
绍兴酒
关于糯米
桃子
与鲍耀明书(节抄)
路上的吃食
闲话毛笋
略谈乳腐
果子与茶食
北京的茶食
养鹅
冷开水
吃酒的本领
结缘豆
谈宴会
谈劝酒
《一岁货声》
《一岁货声》之余
故乡的回顾
落花生(一)
落花生(二)
绍兴酒的将来
瓜子鸡
南京绍兴饭馆
家常菜
学做点心
一壶酒
适口充肠
落花生的来路
合食与分食
酒
吃茶(一)
吃茶(二)
吃茶(三)
灶头
厨房的大事件
吃饭与吃面包
忌日酒
茶饭
酒店余谈
酒楼
与孙旭升书
花牌楼
上饭厅
日本的米饭
陆奥地方的粗点心
附录:
中华腌菜谱
母亲的味道
日本人谈中国酒肴
肴核
鱼脍
普茶料理
摘要
故乡的野菜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形,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 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做供,但不做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做一攒,名日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日“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