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叹息桥

叹息桥

  • 字数: 49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美)理查德·拉索(Richard Russo)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2806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2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小说是主人公“我”卢易斯?林奇的回忆录,以美国小镇托马斯顿为背景,通过林奇、马库尼、伯格和贝弗利等家庭中父母的生活琐事和日常工作,以及各家子女的成长经历、精神历程和家境变化,展现了真实的美国生活以及小镇六十年的变迁。作品还通过“我”与鲍比的友谊,莎拉与鲍比的情爱,父母们的情感历程,说明了爱、包容和家给人以力量,让世界和生命得以延续。
目录
伯曼大院
全是蠕虫
有固定路线的人
当胸一击
艾吉小店
分界街
讣告
爱情
表面价值
越线
鬼魂艾吉
回家
梦见了鱼
叹息桥
各色人等
劳工节
冬天的鸟
大教堂
激情曲线
爱情
蓝色的门

终点
摘要
    伯曼大院
     先说事实吧。
     我叫卢易斯?查尔斯?林奇,六十岁。在这六十年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我是同一个可爱女人的虽然不那么刺激但忠实的丈夫。我还是我们儿子欧文的慈爱父亲,但欧文本人现在已经长大,结了婚。他们夫妇没有孩子,而且,唉,这种情况可能会这样持续下去了。我结婚不久时,本来还可能有个女儿,但妻子怀孕到第四个月,出了一次车祸,流产了。那是老早以前的事了,但莎拉依然想着那个孩子,我也一样。
     关于我的生活,或许最不寻常之处,就是我始终住在纽约上州的同一个小镇,现今这年头儿,此类事情已经闻所未闻。妻子的父母在她幼年时迁到这里,所以她对此前托马斯顿的事情记忆不多。她的情况与我大致相同。有些人听说我们的生活空间如此狭小,简直无法掩饰为我们感到的那份儿懊丧,仿佛因为地理上的局限,经历只怕不可能丰富,也不可能令人满意。当我向他们保证其实两者都存在的时候,他们的笑容表明,我们是天生的自欺欺人,只想用这种方式弥补我们没体验过的东西。我提醒这些人,直到前不久,人类绝大部分还都受到接近同样方式的,生活还可能囿于其他许多因素:匮乏、疾病、无知、孤独和没有信仰等等。不过,我的妻子若是嫁给别的什么人,会旅行得更多,这倒可能是事实。我不想成为漂泊者,确实如此,如我刚才所说,一个不刺激但忠贞不移的伴侣。她听过我关于待在一个地方的所有论点,哲学的和其他的;在她脑子里,这一切不过是我天生的气质使然,是对惰性的自我辩解而已。也许她是对的。尽管如此,我并没觉得莎拉对我们的婚姻不满意。她爱我和我们的儿子,而且我觉得,她也爱我们的生活。不久前,她曾向我肯定过这一点,那时她有可能死去,我担心得要命,问她是否后悔我们共同建造的简单生活。
     我们的节奏从来没有很快过,最近更慢了下来,但我希望这样想:我们没有周游世界,真正的原因,在于托马斯顿本身就很丰富多彩,而且需要人付出很多。除了从我父母那里继承的街头小店外,我们现在还拥有并经营另外两家便利店。我儿子挖苦地称它们为“林奇帝国”。虽然店铺的经营没到应付不了的程度,但它们却耗时费力。每一个都像宠物一样拒绝管教,但你不管它,它又恨你。除了为它们费神外,我还在许多,事实上是太多的委员会任职,结果闹得我晚年得了个绰号,叫“市长先生”,这是人们赞美我的公民意识,但我也清楚,话里不免带有嘲讽。莎拉认为,人们利用了我的好脾气,因为我愿意倾听别人讲话,即便他们明显已经没话可讲。她担心我晚上常常回家很晚,然后情绪不佳,这当然是因为,市里可分的蛋糕年年缩小,而我们社区的需要却在持续增加。关于如何支出愈来愈少的资产,每年的争论变得愈来愈没教养,愈来愈不尊重人。妻子认为,现在该由年轻人来肩负他们的一份责任了,更别提出勤作假的事情。原则上,我衷心同意她的看法,但实际情况是,我刚从一个委员会辞职,就经不起劝说,又去参加了另一个。而且莎拉不是该说这种话的人,因为直到最近生病之前,她自己也在众多董事会和发展委员会服务。
     尽管如此,过不了很久,我们成年生活的既定节奏还是要被打乱,原因是,虽说我愿意待在家里,我们,我和妻子,很快就要出门旅行了。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为这一巨变做准备,在精神上适应失去我宝贵的日常生活――我称其为我的巡回路线,它几乎每天把我带到小镇的每个角落。我觉得,对一个生活方式如此固定的人来说,一个月的时间太少了,但我对一切计划都表示同意。我去拍了护照像,在邮局填了申请表,把所有必需的文件寄给国务院,所有这些都是在妻子和儿子警惕的目光下进行的,他们似乎认定,我一辈子厌恶旅行,真有可能去破坏我们的计划。欧文尤其坚持对我这个父亲的苛刻看法,仿佛在他母亲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我我还会拒绝她什么。“对他留神点儿,妈,”他劝她,眯缝着眼睛,用我希望是假装的怀疑看着我,“你知道他是怎么回事。”
     意大利。我们要去意大利。罗马,然后是佛罗伦萨,最后是威尼斯。(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