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仁者的微笑 《论语》解密

仁者的微笑 《论语》解密

  • 字数: 8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作者: 蔡志忠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8048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说到《论语》你想起来的是什么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还是“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论语》到底是怎样一本书,
才能传承两千年而经久不衰?
《论语》当中追求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孔子一生的思想,一以贯之就是“忠恕”二字。因此我们要真正了解孔子所说的“忠恕”到底是什么意思,否则只能引经据典,一知半解地知道孝、悌、忠、义、信、仁、礼,强求自己尽可能做到温、良、恭、俭、让,而没弄懂《论语》的真谛。
整部《论语》,“忠”一共出现十八次。而“恕” 却用得少,除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之外, “恕”只出现过一次,然而这个“恕”字却是整部论语重要的核心……
目录
序 得意忘言才能看出精髓
① 《论语》解密
②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③ 孔子的伟大成就
④ 孔子的教育理念
跋 文化思想是民族的根本
摘要
    1 《论语》解密
     《论语》可以说是中国被阅读朗诵次数最多、最有名、最重要的一本书了。《论语》是由孔门弟子和弟子的弟子,将孔子一生的言行整理出来而成的一本书。
     《论语》全书共20章512篇,15900字。这一万多个文字,两千多年来不晓得曾被唱颂过几千亿次。然而整部《论语》和孔子思想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孔子说:“子贡啊,你以为我是学得多,才记得住的吗?”
     子贡说:“对啊!难道不是吗?”
     孔子说:“不是,我是一以贯之的。”
     有一天,孔子在学堂对曾子说:“曾参啊!我平日所讲的道理,可以一以贯之啊!”
     曾子说:“是啊!”
     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曾子说:“老师的思想一以贯之,无非‘忠恕’两字而已。”
     孔子一生的思想,一以贯之就是“忠恕”二字。因此我们要真正了解孔子所说的“忠恕”到底是什么意思,否则只能引经据典,一知半解地知道孝、悌、忠、义、信、仁、礼,强求自己尽可能做到温、良、恭、俭、让,而没弄懂《论语》的真谛。
     整部《论语》,“忠”一共出现十八次。而“恕”却用得最少,除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之外,“恕”只出现过一次,然而这个“恕”字却是整部论语最重要的核心。
     子贡问孔子说:“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
     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字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家语》也有一段相同的讲法:
     仲孙何忌问颜回说:“仁者说一个字,对仁德有好处,请问是哪个字?”
     颜回说:“说―个字对仁德有好处,没有比得上‘恕’字的了。懂得什么不该做,便懂得什么是该做的了。”
     由于孔子为“恕”做了批注,于是大家都认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则被狭义解释为: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尽忠报国,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其实这些刚好违反了“忠”的意思,中则内也。忠即是中之心,忠是内在忠于做好分内的责任。
     孔子所说的“忠”也不只是这个意思,“恕”也不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么狭隘。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一生的发展,孔子要求学生从小便要有志,通过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中间分子。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为言。不学礼,无以为立。”
     一个学习有成的有志之士,对于如何克己复礼为仁的自我要求,实行得非常严谨。 综观整部《论语》,都是孔子教导我们为人处世之道,孔子教导学生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基本法则,以达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次第过程分内外两方面:一面是对内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修身、齐家;另一面是对外如何与别人相处,乃至治国、平天下。
     忠、恕表现的情况和孝、义很像:
     忠是对内,做自己要做到止于至善。
     恕是对外,跟别人的互动相处之道。
     孝是对内,对父母师长应尽的本分。
     义是对外,跟别人相处应有的守则。
     什么是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各司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不超过自己的角色范围。”
     大家都知道,一个大臣想干掉君主,自立为王,就是不忠。不忠就是: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其实这只是忠的反面说词。
     忠就是:在其位谋其政。
     忠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人的一生,从作为人子、人弟开始,随着成长逐渐演变为人兄、人夫、人妻、人父、人母、人臣、人君,不同角色变化不已。每个人在任何阶段,应恰如其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其位谋其政,确实做好自己所担任的职责,就是忠。
     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那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就乱了。
     P8-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