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天暗下来,你就是光

天暗下来,你就是光

  • 字数: 35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681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描绘了历史上32个具有坚定信仰的伟大人物的故事,他们倾慕于壮烈的、受难的、崇高的生活,为自己所向往的崇高理想而活着。他们是信仰的坚定执行者,同时也有一颗热爱世界的心,对普通的生命有着优选的悲悯。本书可以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通过对书中故事的阅读,人们可以照出自己的缺失,提升心灵的层次。
目录
玄奘 从山到海,由佛至心的朝圣者
希波克拉底 医学闪光之处便是人性闪光之处
苏格拉底 西方的孔子
但丁 尘世的引路人
荷马 用七弦琴吟唱世界的诗人之王
切·格瓦拉 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导师
贝多芬 被命运玩坏,却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巨子
米开朗琪罗 把灵魂赠予上帝,将肉体留给尘土
列夫·托尔斯泰 柔软是人性中好看好的部分
文森特·凡·高 不疯魔不成活
贞德 在权力的游戏中守护信仰的法兰西圣女
修女 终身侍奉贫穷,毕生为爱而行
哥白尼 改变人类对宇宙认知的孤独勇士
爱因斯坦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南丁格尔 不忘初心的白衣天使,义无反顾的提灯女神
马丁·路德 拯救信仰的使徒
卡夫卡 独特又迷人的“异类”灵性作家
伦勃朗 命运多舛的纸上魔法师
陀思妥耶夫斯基 对人性拥有洞察力的文学大师
武训 专享被写入正史的奇丐
尼采 最孤独的心,最热烈的爱
安东尼·高迪 享受过程不问结果的惊世建筑鬼才
法布尔 昆虫史诗的忠实撰写者
甘地 向死而生的圣雄
阿尔伯特·史怀哲 20世纪人类良知的代言人
居里夫人 在科学领域拥有无上荣光的伟大女性
斯蒂芬·霍金 果壳里的宇宙之王
罗曼·罗兰 唯其向往崇高,才痛感丑恶渺小
亨利·梭罗 同代人眼里的异端,后世心中的伟大隐者
诺贝尔 秉承和平主义的“之父”
安徒生 亿万人童年的筑梦人
老子 古老东方哲学的思想源头
摘要
    玄奘 从山到海,由佛至心的朝圣者
     玄奘,一个被神化千年的僧人,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与真理的距离,用瘦弱的身体抵抗重重险阻,用“宁向西天一步死,绝不东归半步生”的坚定信念考验意志。他的脚步踏破了天地的界限,他的信念穿越了文化的鸿沟和历史的沧桑,也挣脱了私欲对生命的束缚。
     这个从13岁就皈依佛门的少年,“不满足于为众生带来只能维系一世生命的清水;也不满足于济人伦心灵于混沌寡薄的迷信之酒;他要志求为饥渴的生命浇灌解放和幸福的甘露”。于是,他踏上了历劫行愿、殉道的壮伟道路。传说中的九九八十一难,与玄奘的现实经历相比也显得过于单薄。他孤征八百里沙海大漠,一日即不知要临遇百千次生死。一个外表柔弱的僧人沿着隐现的故人白骨,在大漠焦渴的土地上默默前行……
     他不单单是像马可?波罗那样的伟大旅行家,也不单单是像圣?托马斯那样的高贵神学家;他一生的跋涉、修学、行持、弘法从未背离神圣的信仰,他满腔浩气热血,矢志一生,投身万死之地,实践菩萨为众生行愿的宏誓。他是人类历史上不可迫视的璀璨星宿,更是人类生命精神路向的至上导师。任何一个时代,人们从玄奘法师的一生中始终会看到神性与人性的和谐、完美、温润的光泽,那是与宇宙相辉映的永恒的生命之光。
     仰望圣灵,不能不感叹现代人的生命的靡败和脆弱。在今天这个信仰乏力的时代,不要忘记玄奘,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忘记玄奘就是一种耻辱”。请记住,在那片荒芜的大漠,曾有一个孤独的、心怀众生的英雄以每一秒的生死为功课,在生与死之间穿行,为人类开辟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
     玄奘之路
     公元7世纪之初,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盗匪横行、尸横遍野。在亚洲的东部,一个叫“唐”的王朝刚刚崛起,边疆未定,饥荒遍地。一位勇敢的僧人从丝绸之路的起点――东方的长安城出发,独自踏上西行取经的冒险旅程,开始了一段少有的乱世孤旅……
     玄奘,俗名陈?,公元602年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据史料记载,陈家是汉末太丘令陈定之后,玄奘的高祖是北魏清河太守陈谌;他的曾祖父陈钦,曾是北魏时期的上党太守、征东将军;他的祖父陈康因为学业优秀出仕北齐,官至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和礼部侍郎,在当时是非常有名望的官员。而就在陈康这一代,陈家从祖籍许昌迁徙到偃师缑氏县,陈?就出生在这里。陈?兄弟四人,他排行第四,自幼聪慧超群。据说在8岁的时候,他听父亲讲《孝经》,讲到“曾子避席”的地方,他突然整襟而起,父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曾子闻师命避席,某今奉慈训,岂宜安坐?”
     陈?13岁那年,朝廷要在洛阳选度27个和尚,当时候选的有好几百人。由于陈神年纪太小,没有报名参加,只是站在一旁观看。奉旨前来选拔的大臣突然发现陈神眉清目秀,器宇轩昂,谈吐不俗,深为嘉许,于是就许陈神破格剃度出家,法名取作玄奘。这位大臣说:“出家的人独有风骨最难得。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佛门有名的人物,可惜我同诸公都不及亲自看见了。”
     到了唐贞观元年,玄奘在长安大觉寺学法,前辈僧人都对玄奘特别赞赏,称他是佛门的“千里驹”,此时的他已经成为全长安城闻名的人物。但玄奘并不满足,他遍谒众师,将各家学说与经典对照,结果发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发誓一定要去西方佛祖所在的地方寻求这些疑惑的解答。
     玄奘下定决心之后,就开始做各方面的准备。他先是学习西域各国语言和天竺梵文,再征求志同道合的僧友。唐太宗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他正式向朝廷提出赴印度取经的申请,但未获批准。因为当时国家政权刚刚建立,疆域还没扩大多少,为防止突厥的侵犯,朝廷下诏禁止任何百姓走出国境线。另外,在那个时候,佛教尚未被刚刚当政的唐朝统治者重视,玄奘的请求自然也就被驳回了。原本想与他同去取经的僧侣也纷纷告退,只有玄奘决定独自上路。
     第二年秋天,河南、关中、陇右等地大片地区闹饥荒,朝廷准许僧道俗众可到丰收地区去就食。他借着这个机会混杂在逃难的灾民中间,悄悄地离开了长安,开始了孤身求法的西行历程。这一年,他28岁。
     经过数日的奔波,玄奘到了兰州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应当地人的邀请,在此讲了一个多月的佛经。在那里参加听讲的西域各国商人,对他十分钦佩。这些商人回国后,把玄奘西行求法的事,在西域各国都传开了。
     当时唐朝的西北一带边境,常常遭受西突厥的袭扰,所以朝廷封锁了边境,不准人们私自出国。玄奘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秘密跋涉,到达了瓜州。而缉捕他的公文也到了瓜州,并张贴在城门上,上面写着:“有僧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幸好瓜州州使李昌信佛,帮助玄奘逃离了瓜州。后来,玄奘又遇到一个叫石盘陀的胡人,为他带了一段路。出于对官府和险恶旅程的恐瞑,石盘陀最终还是逃走了。此时,只留下玄奘一个人,孑然一身,进入茫茫无际的大沙漠,开始了他的漫漫征程。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