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忠骨丹心 记郝为民先生

忠骨丹心 记郝为民先生

  • 字数: 23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55298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1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记叙了郝为民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讲述他如何从一个贫苦的蒙古族少年,在党的教育和关怀下幸福生活、茁壮成长、历尽坎坷、矢志不渝、爱党爱国、痴心不改、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成长为通信专家和通信运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中国通信事业做出很好贡献的故事。 本书适合通信行业从业者及对通信行业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是全面了解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信行业发展的通俗读物。
目录
第一章 新中国少年/001
二哥拉玛扎布003
保卫新中国007
第二章 小军校生/013
红色基因015
灶光里的优等生019
露天大教室022
火热的生活025
再见吧同志029
第三章 投身邮电/033
俄文对话手册035
建设集宁-二连浩特国际通信干线042
圆大学梦045
第四章 芳华时代/051
陈俊亮的点赞053
又红又专的学生会主席057
情牵工农060
国庆之夜的梦想067
唯知跃进,唯知雄飞070
第五章 板荡人生/073
乌兰察布的爱情075
重返二连浩特081
诀别091
信仰的力量094
一封家书096
涅重生099
第六章 困厄中奋进/103
科学攻关105
忙碌的副厂长111
巨澜中勇进116
第七章 跨洋求索/123
GTE的中国访客125
意大利之行132
博观厚积134
走上斯坦福讲坛140
心系祖国142
第八章 蔚蓝的事业/145
北京赴任147
在大发展的洪流中150
第一条海底大通道156
跨越太平洋163
为奥运鼓与呼170
为国诤言175
第九章 东方升起一颗新星/179
老骥新程181
做卫星通信大国186
两个创建性决定192
在风险中决策196
直上云霄200
第十章 星光灿烂/205
笃行者207
拳拳报国情215
得英才而育之221
东方新纪录229
第十一章 忠恕人生/241
善以待人243
两袖清风246
为国工作六十年252
第十二章 远去的背影/263
父亲的爱265
难忘恩师268
郝为民年谱/272
后记/280
摘要
     二哥拉玛扎布 说起郝家,当时在郭尔罗斯后旗是很有地位的一族,这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十八世孙布本巴,顺治五年(1648年)被封以郭尔罗斯后旗札萨克镇国公爵位。布本巴虽为贵族,但对嫂子很刻薄,给她分拨的养身地,量少而质薄;分给的奴仆老弱不堪,最后竟将嫂子赶出旗王府。嫂子独自生活,日子艰难,整日愁眉苦脸。一个初秋之晚,忽闻远处呱嗒板声音,她看见一位身材颀长的老者,老者与她攀谈了起来。老者问道:“家有几口人?”嫂子伤心落泪,哽咽着将详情倾诉给先生。老者为之流下了眼泪,提出愿认女子为义女。她万分高兴,当即摆下酒席,给义父行礼并一再挽留,义父住了半个多月,临行前在一块黄缎布上写了封信,嘱咐她有为难之事,带信去京城找官府就行了。 义父原来是康熙皇帝,他南巡苏州、曲阜后,转而北上来到郭尔罗斯后旗北境布本巴寡嫂所居之屯。康熙走后三年,义女生活越加艰难,想起义父临走时的交代,就揣上书信,套上马车,带着仆人去了京城……康熙将她接进宫来,给她安排了下榻之所。她在皇宫住了11年,之后求见父皇要回故地生活。康熙准她回吉林那日汗娘家住地,封她为那日汗公主。公主死后葬于附近的大岗子上,即肇源县头台镇南的瓦房屯。康熙得知公主噩耗,颁下圣旨,命扶余和郭尔罗斯后旗安葬好公主,修建公主陵墓,建公主陵庙。封领地中的何、郝、单姓为公主世传守陵人。郝为民的祖上就是那日汗公主的守陵人。 小舍愣生逢乱世,许多事情还不懂,却有深深的恐惧感。一天夜里,他听到县城方向传来像鞭炮的声音,母亲告诉他这不是鞭炮声是枪声,不知道哪里又在打仗。许多年后,舍愣的叔伯二哥拉玛扎布告诉他,那是东北抗日联军联合抗日义勇军攻打郭尔罗斯后旗的战斗。战斗发生在1940年11月8日,20名战士组成突击队,占领了制高点,后一举攻克县城,9日清晨,郭尔罗斯后旗满城都是人,喜气洋洋、欢庆胜利。之后,一首《肇源战役歌》在三肇地区广为传唱。 东洲源,烽火燃, 热血男儿齐向前。 松江大草原, 冰天雪地间。 英雄豪气壮, 日寇心胆寒。 战马嘶,军号鸣, 抗日联军大进攻。 打垮汉奸队, 消灭鬼子兵。 拿下肇源城, 万民齐欢腾。 舍愣在贫寒、动乱、兵燹四起的环境中慢慢长大。舍愣原来有三个姐姐,都夭折了。他有两个叔伯哥哥,大哥叫拉克沁必力,二哥叫拉玛扎布。拉玛扎布长舍楞几岁,舍楞从小喜欢二哥,二哥也喜欢他。拉玛扎布经常带着他下河捞鱼,上树掏鸟蛋,场院捕麻雀。舍愣很自豪,有二哥的呵护,村里的小孩不敢欺负他,他还跟二哥习武。舍愣见二哥穿着蒙古袍,骑着一匹小青马,来来往往很威风,就央求二哥教他骑马,二哥起初不答应,可架不住舍愣的纠缠,就偷偷地把他带到村外草甸上练骑马。舍愣个子小,上不去马,二哥就把他抱上马背。不到十岁的小舍楞好几次被小青马甩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弄得鼻青脸肿,但他不怕,终于驯服了小青马,开始驰骋在郭尔罗斯后旗的大草原上。有一天,二哥悄悄地对他说:“我送你一样好东西啊。”舍愣面露惊喜:“啥好东西?”二哥从小青马背上取来了一个麻布包,打开是一支木制小马枪,枪身涂着黑色,还有一个背带。舍愣背在身上,跨上小青马,二哥连连夸赞舍愣好神气!像个小战士。舍愣爱上了骑马,尤其是挎上枪骑马。 抗战胜利前夕,二哥拉玛扎布告别了瓦房村的父老乡亲向西走了,小舍愣心里非常难过,跟着大人们送二哥,二哥走远了,他攀上村口的一棵大榆树,目不转睛地看着二哥渐渐走远,人影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枯黄田野的尽头。他牢牢地记住了二哥临走前跟他说的话:“用功读书,做个有用的人。” 拉玛扎布参加了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第一师,划归中共西满军区领导和指挥,后改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一师;1948年1月,改称内蒙古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一师,列入东北野战军序列。拉玛扎布先在东蒙军政干校当队长,1947年选派到齐齐哈尔东北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骑兵一师,历任作战参谋、侦察参谋,1948年3月,任骑兵一师二团三连连长。他埋头苦干,作风扎实,团结同志,爱护战士,不到3个月,就把三连带成模范连队。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