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喜你为疾,药石无医

喜你为疾,药石无医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作者: 宁待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5756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二十谋生亦谋爱的才子佳人,二十段锣鼓喧天的倾城往事,三百封百读不厌的不老情书,为你展示一个风花雪月的民国。
这里有看不腻的情感戏,苦情的、痴情的、绝情的、长情的,扬眉或低眉都是岁月都化不开的浓情。这里有不老的情书,表白的、思念的、追忆的、抱怨的、认错的、挽留的,一字一句都是雀跃着的灵魂。这黑白底色的民国,因他们的你侬我侬而有了绚烂色彩,也因为他们的痴心柔情而熠熠生辉。读他们的故事,领悟自己的爱情。
目录
沈从文·张兆和
任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徐志摩·林徽因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陆小曼·徐志摩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朱生豪·宋清如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庐隐·李唯建
宁负流年不负卿
杨绛·钱钟书
你清风白露守我百岁无忧,我凤冠霞帔许你此生不渝
鲁迅·许广平
容颜老去还是爱你如初,繁华落尽依然不离不弃
萧红·萧军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石评梅·高君宇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胡适·曹诚英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郁达夫·王映霞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朱湘·刘霓君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朱自清·陈竹隐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闻一多·高孝贞
我愿陪你颠沛流离
林徽因·梁思成
我以深情赴你的约,且以斑驳岁月邀你共度良辰
冰心·吴文藻
倾心相遇,安暖相陪
许地山·周俟松
我用心慕你,如鹿慕溪水
白薇·杨骚
喜你人多,怪我懦弱
张幼仪·徐志摩
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汪曾祺·施松卿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摘要
    1929年的上海,有点乱,也有点浪漫。一个湘西的清贫才子,一个江南的大家闺秀,在命运的安排下,在一所江南学府里,卷入了一场“一生不得安宁”的师生恋。
     皮肤稍黑,清丽脱俗的张兆和被同学称为“黑牡丹”。叶圣陶曾赞誉说,“九如巷中张家的四个女儿,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张兆和有许多的追求者,于是她把那些追求者编成了“青蛙1号”“青蛙2号”“青蛙3号”……
     一天张兆和收到一封信,开头便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张兆和把他编为“青蛙13号”。
     这封信来自她的老师――沈从文,此后他延绵不绝地表达着心中的倾慕,但张兆和一封也没回。
     不堪其扰的张兆和最后被迫拿着一大摞沈从文写给她的情书,出现在校长胡适的办公室,让胡适转交给沈从文。
     胡先生很郑重地告诉她:“我知道沈从文很顽固地爱你!”
     张兆和脱口说道:“我顽固地不爱他!”
     看到了张兆和的坚决态度,胡适劝说沈从文说:“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不过这样的劝说根本不起作用。沈从文依然将一颗热忱的心都融化成一封封的情书寄给张兆和。赴青岛任教之后,情书便从上海写到了青岛。
     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甚至以做张兆和的奴隶为己任。他说:“多数人愿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我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
     在日记中,张兆和写下了这样的话:“看了他这信,不管他的热情是真挚的,还是用文字装点的,我总像是我自己做错了一件什么事因而陷他人于不幸中的难过。但他这不顾一切的爱,却深深地感动了我。”
     “在我离开这世界以前,在我心灵有一天知觉的时候,我总会记着,记着这世上有一个人,他为了我把生活的均衡失去,他为了我,舍弃了安定的生活,而去在伤心中刻苦自己。”
     直到1932年,事情有了转机。那年的暑假,沈从文坐上了去苏州张家的火车。这之后,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四年的时光“顽固爱着”的沈从文终于打动了“顽固不爱”的张兆和。
     沈从文请二姐允和去征询张父的意见,并对兆和说:“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等到沈从文回到青岛后不久,他就收到了张允和的电报,只一字“允”。
     四年的情书,虽然只换来一个字,却已足够。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京成婚。在新婚的甜蜜时光里,沈从文的创作力得到了极大进发,《边城》就写在这段时间,小说中那“黑而俏丽”的翠翠,原型便是张兆和。
     婚后的二人更甜蜜了,书信往来中,多的是肉麻情话。
     “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块冰?为了这风,我很发愁,就因为我自己这时坐在温暖的屋子里,有了风,还把心吹得冰冷。我不知道二哥(注:张兆和对沈从文的爱称。)是怎么支持的。”
     “三三(注: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称),乖一点,放心,我一切好!我一个人在船上,看什么总想到你。”
     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二人是充满分歧的。在《飘零书简》里,“三三”逐渐走下了神坛,其实她也根本无意做个“女神”,她不过是个寻常女子,拖着两个孩子,独立面对窘迫的生活,她忍不住出言抱怨丈夫。她不明白沈从文为什么“打肿脸充胖子,不是绅士冒充绅士”,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倾家荡产地收藏古董瓷器。
     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痴情。1969年的一天,沈从文站在乱糟糟的房间里,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中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说:“这是她(注:张兆和此时已下放湖北咸宁)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接着就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哭得像个小孩子一样又伤心,又快乐。
     无论何时,张兆和都是他眼中好看的风景。
     沈从文去世之后,张兆和开始整理他的信件和一些文字,编成《从文家书》。她在《后记》中写道:“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接近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P2-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