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国人物在台湾

民国人物在台湾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作者: 张林,丁雯静
  • 出版日期: 2017-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626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讲述了国民党高层人物在败退台湾以后的人生际遇。作者以纪实手法,详细地描述了阎锡山、陈诚、白崇禧、何应钦、胡宗南、吴稚晖、于右任、孙科、陈立夫、严家淦十位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深有影响人物的命运沉浮,尤其是他们跟随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的境遇。在台湾,有"袖珍版蒋介石"之称的陈诚,与蒋氏父子的关系日益复杂微妙;在大陆权极一时的"CC派"陈立夫却远走美国,成了"养鸡专业户";过去杀敌无数的白崇禧,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命一直在别人的点头和摇头之间,只消扳机轻轻一扣…
目录
阎锡山半生为王
少年得意
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
“在三只鸡蛋上跳舞”
太原战役,险些抓住
阳明山上
陈诚伴君如伴虎
发端黄埔
作战能力一般的“上将”
蒋介石的诤臣
联姻高官之女
经营台湾
副手难当
白崇禧晚景凄凉小诸葛
离奇死亡
桂系部队领军人物
要向历史交待
遭遇弹劾
投身宗教却遭暗杀
饱受孤立的白家
退思园
何应钦明哲保身
受降将军背负骂名
“没有我蒋中正,哪有他何应钦”
备受冷落的台湾生活
家的思念
胡宗南最后撤退的大将
被老蒋重用的浙江同乡
攻占延安的“功臣”
“反共救国军”总指挥
杭州姑娘叶霞翟
为“反共”不惜与日本战犯合作
低调清贫
吴稚晖天道自然
老狗、小丑、还是思想家?
砖砸县太爷跳河偏不死
“名骂”舌如簧,“清共”急先锋
办教育,成了“新鲜活死人”
出卖陈延年
最后的日子
于右任神州再造更何年
苦窑里长大
从激进诗人到革命报人
落魄的“监察院长”
两次弹劾
诗书比金贵
乡愁
孙科孙中山之后
名门之后,平常之人
反蒋拥蒋,摇摆多变
风流倜傥,多情误事
流亡多年无奈回归
陈立夫世纪人生
蒋三叔的厚待
在抗战中兴办教育
福大命大
命运逆转
养鸡专业户
恩爱夫妻
近乡情怯
严家淦被人遗忘的“总统”
洒脱的过渡者
富家公子哥
踏上仕途
亲历二二八
台湾“财政厅长”
“新台币之父”
当上接班人
最后的日子
摘要
    事后,日方将岩松义雄与阎锡山握手的照片洗印100多张,用第一军的飞机运到重庆上空散发,以离间蒋介石与阎锡山的关系,但似乎未收到任何效果。
     岩松中将因“对伯工作”毫无起色,上司追究责任,被调任离开,由其后任吉本中将和参谋长花谷正继续对阎锡山诱降。
     这时候,一位前日军高级参谋人员来到了山西,他的身份是山西产业株式会社社长。吉本中将大喜,直接将策反阎锡山的重任交给了此人。
     此人名叫河本大作。河本瘦削而整洁,西装革履,礼数周到。从外表看,根本看不出他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有一肚子的英雄梦想。他是1928年“炸死张作霖事件的首谋”,也是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九一八事变的策划人。河本大作初小毕业的时候,正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那一年,胜利的捷报不断传来,河本大作立志成为民族英雄,在军界以狂热激进闻名。炸死张作霖后,河本大作受到处分,离开了军界,再次来到中国后,主要从事经济掠夺和特务活动。
     接受诱降阎锡山的任务后,他写了封致敬信,买了两篓苹果托人给阎送去。一个月后,送信人带着阎的复信和一匹丝绸回赠,阎表示“希望将来能互相合作”。
     河本大作果然有些手段,他征得阎锡山和日本第一军的同意后,成立了“三委员会”。既政治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日军和阎锡山各派大员参加,三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太原东华门19号第一军司令部公馆。
     三委员会的任务大致如下:
     一、为加强对中共的政策,日军占领区的15名主要县长由阎锡山指定,经三委员会任命。
     二、阎军向日军占领城市派遣特务,由日军安排到各工厂、矿山,以摧毁共产党的地下组织。
     三、双方共同防止中共军队进入防区。
     四、日军无偿向阎军提供弹药和山炮,日军向共军进攻时,须听取阎锡山派来的县长的意见。
     五、双方共同担负对中共地区的经济封锁。
     1944年5月,为了让阎锡山当上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河本专程回国面见东条英机。不巧的是,东条英机出访缅甸,他没能如愿。
     河本想见东条,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他探知阎锡山不想以第一军司令官为谈判对手,希望日本方面能提高规格,让阎锡山直接与日军驻中国总司令烟俊六交涉,让阎锡山得到掌握华北军事政治的实权,从而拖阎下水。他还承诺,如果阎锡山答应下来,将来他一旦回到太原,日、阎双方可以共同管理太原附近各厂矿,并将阎锡山原来投入各厂矿的资本所有权交还,作为阎方的股本;日方在占领太原后新增加的资本归日方所有,双立实行“经济合作”,共同组织“董事会”管理。
     看得出来,日军在“对伯工作”上是用心用力的。然而,此时,“二战”的形势已经对日本不利,阎锡山这根老油条,岂能看不出门道?
     到了1945年6月,日军第五次与阎锡山会面时,双方关系已经颠倒,阎建议日方先向中国“讲和”,自愿居间联系,向蒋介石说情可保存日军实力。
     1945年8月初,日、阎双方在汾阳村的司马村举行了第六次会谈,协商交接太原的措施与步骤。日军命令所部,一切武器、物资和设施交国民党军,不许交给八路军。“如果将武器交给八路军,将依法惩处。八路军若强行收缴,可以武力抵抗。”
     驻山西的日军第一军得知八路军试图进人太原,立刻命令所属部队进入阵地,阻止八路军接收太原。参谋岩田清一说:“日军的意图是必须阻止八路军接收太原,要命阎锡山速来太原,接收第一军所属部队和警备地区。”
     P24-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