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柏杨说史 少年读《资治通鉴》 三国鼎立

柏杨说史 少年读《资治通鉴》 三国鼎立

  • 字数: 17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宋)司马光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15792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以史为鉴,送给孩子的人生智慧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涵盖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历史,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有益于治理国家,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思辨的治学精神,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树立辩证史观
柏杨对历史事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司马光的观点针锋相对,同时收录了司马迁、班固、陈寿、孙盛论、赵翼、梁启超等历朝历代史学家的点评,为孩子再现名家论坛。
添加文学、哲学、史学常识,有效提升文史成绩,跑赢大语文时代
中国古代三大选官制度、货币史、文学史(四书五经、乐府诗、五言诗、两汉赋、建安风骨等)、法律体系、赋税史、行政制度变迁史覆盖升学考点,补充文学、哲学、史学常识,有效提升文史成绩。
28节动画视频课,帮助孩子秒懂知识点
随书附赠28节动画视频课,扫二维码在线观看,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点燃孩子的读史兴趣。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一部从东周战国时代三家分晋起,到五代十国止,一部达1362年的中国中古时代编年史。本书以《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为底本,为青少年选编了这套丛书,全书共分为十册:战国与秦、西汉风云、东汉中兴、三国鼎立、西晋一统、东晋偏安、南北朝、隋传二世、大唐盛世、五代十国。
这是一套贴近史实的文史读物,让孩子能够从正史读起。了解各个时期的施政纲要、时代进步、重点史实、治国良策,融合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全面地为孩子展现历史全貌。
《资治通鉴》内容浩瀚,编者从有益于孩子的角度,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严格删选内容,是一套针对9岁以上学生的史学读本。全书语言生动,文字流畅简约,通俗易懂,有极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除此之外,还收入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贾谊的《治安策》、曹操的《自明本志令》等多篇名篇。
作者简介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柏杨(1920-2008)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系,先后在多家报社、学校工作。他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动者,是思想家、社会观察家和文化评论者。他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十年通鉴,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中国人史纲》《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丑陋的中国人》等。
目录
《柏杨说史:少年读<资治通鉴>:三国鼎立》无目录
摘要
     奉天子以令不臣 公元196年,兖(yan)州全权州长曹操驻军在许县,准备迎接东汉皇帝刘协,部属们反对,但苟或(yu)说:“从前,姬重耳把周天子姬郑迎还京师,所有封国的国君从此尊奉姬重耳当霸主。高祖(西汉刘邦)为义帝芈心发丧,改穿白色的孝服,天下人从此归心。自从天子蒙尘(‘蒙尘’是专用于‘君王落难’的特定术语,形容君王流落荒野,蒙受尘埃),将军第一个兴起义兵,但因崤山以东地区不断发生叛乱,将军忙于平定,不能远行。现在,圣驾回都,但东京(雒阳)已一片荒凉,假如将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迎奉主上,安定人心,正确地掌握大势,再用大公无私的态度令天下悦服,将是平定天下的优选策略。将军辅佐天子,招徕英才,推广恩德,虽然四面八方有很多叛徒,但是他们能有什么作为?如果不及时决定,一旦其他英雄豪杰有了迎奉主上的念头,我们那时即令再用尽心机也来不及了。” 曹操的参议官(议郎)董昭知道车骑将军杨奉的兵力不错,且人际关系简单,便用曹操的名义写信给杨奉,说:“我和将军互相倾慕,互相推心置腹。将军于万难之中救出圣驾,保护主上返回旧京,你辅佐主上的功勋盖世无双!现在各地军阀扰乱国土,使四海不能平静,君王的安全最为重要,一切都要仰仗辅佐大臣。贤明的英雄必须结成一条阵线才能为皇家扫除前途上的障碍,这项伟大的勋业,仅靠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心脏跟四肢互相依赖,缺少一样身体便不齐全。将军在中央做主,我可以在外作为将军的后援。我有粮秣,将军有兵马,我们互通有无,正好可以相辅相成。我愿与你生死与共,祸福同享。”杨奉接到信后,大为高兴,告诉其他将领说:“兖州兵团(曹操的大军)驻屯在许县附近,他们有兵有粮,中央政府应该倚靠他们。”于是,他推荐(表)曹操当镇东将军,让曹操继承老爹曹嵩(song)费亭侯的爵位。 曹操亲率大军抵达首都洛阳。曹操请董昭并肩而坐,向他请教说:“我已经到京师了,下一步应怎么办?”董昭说:“将军兴起义兵,削平暴乱,现在入朝拜见天子,辅佐皇家,这是五霸的功业(春秋时期五霸:齐国姜小白、晋国姬重耳、秦国赢任好、楚王国芈侣、吴王国吴光),但居留在京师的各路人马,来路复杂,意见不一,未必服从你的领导。你如果也留在中央,在情势上恐怕难以收服人心。专享的办法就是迁都,请皇上移驾到许县。但是皇帝长久地流落在外,他刚刚回到故京,远近的臣民都引颈相望,只祈求国家能够迅速安定。这个时候如果再次迁都,违背天下人心。可是,要想成就非常的功业,必须有突破性的建树,请将军考虑,选择优选的利益。” 曹操说:“我原来的计划就是这样,只是杨奉驻军在梁县,听说他的麾下全是精兵,会不会从中阻挠我们?”董昭说:“杨奉因为没有人支持他,形势孤单,所以他诚心诚意地跟将军结交。镇东将军的官号、费亭侯的封爵,全都是杨奉的提议。我们应该马上派出使臣,厚厚地答谢他,并告诉他京师缺乏粮食,我们打算请皇帝暂时前往鲁阳,鲁阳跟许县很近(两地航空距离百余千米),可以方便从许县向鲁阳运输粮草。杨奉这个人有勇无谋,一定不会起疑(曹操如果直接说把刘协迎入许县,大臣们担心曹操篡权,一定不肯)。在使臣来往期间,迁都的大计已定,他还怎么阻挠?”曹操说:“对极了!”曹操立即派人晋见杨奉。 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刘协乘势迁都许县。 农历八月己巳日(农历八月甲午朔,没有己巳),刘协亲自来到曹操的军营,提拔曹操当全国优选统帅,封武平侯[曹操原封费亭侯,仅是大力度优惠级的侯爵(亭侯)。如今晋升为县侯,是优选侯爵],开始在许县建立皇家祭庙及天地神祗祭坛。 历史人物链接 荀彧,字文若,年少时便享有才名。董卓之乱时,他弃官归乡里。后来,他到了冀州,投靠袁绍。公元191年,他归附曹操,是曹操的重要谋臣。每次制订军事和国政大策,曹操都与荀或磋商。荀或帮助曹操擒吕布、定徐州,并于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来,他因反对曹操晋爵国公,受到了曹操的猜忌,被迫饮药自杀。 董昭,字公仁,是曹魏的开国元勋。董昭曾任袁绍帐下的参军,立下了很多战功。后来袁绍听信谗言,致使董昭投靠曹操,成了曹操的谋士。董昭建议曹操将汉献帝刘协迎接到许县。他历任魏郡太守、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等职,深受曹操的器重。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