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柏杨说史 少年读《资治通鉴》 战国与秦

柏杨说史 少年读《资治通鉴》 战国与秦

  • 字数: 21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司马光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15791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7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以史为鉴,送给孩子的人生智慧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涵盖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历史,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有益于治理国家,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思辨的治学精神,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树立辩证史观
柏杨对历史事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司马光的观点针锋相对,同时收录了司马迁、班固、陈寿、孙盛论、赵翼、梁启超等历朝历代史学家的点评,为孩子再现名家论坛。
添加文学、哲学、史学常识,有效提升文史成绩,跑赢大语文时代
中国古代三大选官制度、货币史、文学史(四书五经、乐府诗、五言诗、两汉赋、建安风骨等)、法律体系、赋税史、行政制度变迁史覆盖升学考点,补充文学、哲学、史学常识,有效提升文史成绩。
28节动画视频课,帮助孩子秒懂知识点
随书附赠28节动画视频课,扫二维码在线观看,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点燃孩子的读史兴趣。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一部从东周战国时代三家分晋起,到五代十国止,一部达1362年的中国中古时代编年史。本书以《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为底本,为青少年选编了这套丛书,全书共分为十册:战国与秦、西汉风云、东汉中兴、三国鼎立、西晋一统、东晋偏安、南北朝、隋传二世、大唐盛世、五代十国。
这是一套贴近史实的文史读物,让孩子能够从正史读起。了解各个时期的施政纲要、时代进步、重点史实、治国良策,融合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全面地为孩子展现历史全貌。
《资治通鉴》内容浩瀚,编者从有益于孩子的角度,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严格删选内容,是一套针对9岁以上学生的史学读本。全书语言生动,文字流畅简约,通俗易懂,有极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除此之外,还收入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贾谊的《治安策》、曹的《自明本志令》等多篇名篇。
作者简介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柏杨(1920-2008)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系,先后在多家报社、学校工作。他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动者,是思想家、社会观察家和文化评论者。他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十年通鉴,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中国人史纲》《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丑陋的中国人》等。
目录
《柏杨说史:少年读<资治通鉴>:战国与秦》无目录
摘要
     周天子封三家当国君 长期以来,晋国在魏、赵、韩三大家族的控制之下,国君不过是徒有虚名,晋国只在形式上看起来仍然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封国。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姬(ji)午下令提升晋国的三大家族族长——三位国务官(大夫):魏斯当魏国国君、赵籍当赵国国君、韩虔(qian)当韩国国君。晋国被这三个封国瓜分后只剩下一小片国土。 天子最重要的责任莫过于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关键就是严守等级(分),等级中最重要的关键就是匡正名分(名)。什么是“礼教”?礼教就是纲纪。什么是“等级”?等级就是君臣官民,上下有别。什么是“名分”?名分就是官阶大小,身价高低。所以,赵、魏、韩三大家族的族长被封为封国国君,并不是赵、魏、韩三大家族破坏礼教,而是周天子本人破坏礼教。 柏杨曰 司马光关心的是官僚群和大地主的利益,远超过关心人民的利益。这种刻板守旧式的讲礼教、定名分的正名主义在当时不过是为了对抗动乱的一种手段。 赵、魏、韩三大家族瓜分晋国,是一项可能促使平民觉醒的巨响,拆穿了礼教和等级、名分不可改变的神话。因为礼教、等级、名分全部来自于权力。当平民觉醒,他们了解到礼教只是保护既得利益者的铁丝网,威严的等级、高贵的名分自己也可以争取到时,士大夫才有了真正的危机。司马光发现平民借着三家分晋这件事的启示,可能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禁又气又惧,于是在《司马光日》中,要求皇帝重建统治者和既得利益者永恒的权威。智家覆灭与赵家兴起 最初,控制晋国政府的不只是赵、魏、韩三大家族,而是四大家族——另一个是智姓家族。开始的时候,智姓家族族长智申指定儿子智瑶当他的继承人。族人智果提出异议,说:“智瑶不如你的另外一位庶子智宵。智瑶有五项过人的优点,只有一项缺点。五项优点是:一表人才,精于骑射,通晓各项技能,文章流利,坚决果断。一项缺点是:胸襟狭窄、刻薄寡恩。他拥有这五种才干却毫无容人之量,谁能跟他和平相处?如果要智瑶做你的继承人,智姓家族一定会灭亡。”智申不理会这项警告,智果便向政府登记,自己另立族谱,改姓“辅”。 赵姓家族族长赵鞅(yang)有两个儿子,长子赵伯鲁,幼子赵无恤。赵鞅要决定继承人时,不知道哪个儿子更好,于是他在两块竹简上分别刻下一段普通的训诫的话,交给他的两个儿子研读收藏,吩咐说:“要切记在心。”三年之后,赵鞅再问他们。赵伯鲁张口结舌,忘了个精光,而且连竹简也弄掉了。赵无恤却倒背如流,问他要竹简,他立刻从袖子里掏了出来(古人宽衣大袖)。于是,老爹赵鞅对赵无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定他当继承人。 赵鞅任命尹铎(duo)镇守赵姓家族的根据地——晋阳,尹铎问:“你是叫我去搜括财富,还是叫我使晋阳成为你可靠的退路?”赵鞅说:“当然要使晋阳成为我可靠的退路。”尹铎到职之后便立刻减轻赋税、整修战备。赵鞅对赵无恤说:“晋国一旦发生灾难和变故,记住,不要认为尹铎年轻,不要认为晋阳距离都城太远,你一定要去投奔他。”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