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柏杨说史 少年读《资治通鉴》 五代十国

柏杨说史 少年读《资治通鉴》 五代十国

  • 字数: 14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宋)司马光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15792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忠于原著,为孩子提供有阅读价值的历史读物 ◆思辨的治学精神,培养孩子独立的思考能力 ◆以史为鉴,送给孩子的人生智慧 ◆插图生动、丰富,专家校正,贴合史实,给孩子一套严谨的历史读物 ◆文学、哲学、国学常识融会贯通,有效提升文史成绩 ◆28节动画视频课,帮助孩子秒懂知识点
内容简介
“柏杨说史:少年读《资治通鉴》之南北朝”是以《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作为改编蓝本,附带相关历史人物链接、“柏杨曰”、动画历史课,为青少年学习唐朝历史的优秀读物。
作者简介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柏杨(1920-2008)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系,先后在多家报社、学校工作。他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动者,是思想家、社会观察家和文化评论者。他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十年通鉴,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中国人史纲》《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丑陋的中国人》等。
目录
《柏杨说史 少年读《资治通鉴》 五代十国》无目录
摘要
     朱全忠换皇帝 最初,李晔(唐王朝二十四任昭宗)流亡华州时,朱全忠屡次上疏,请求李晔迁都洛阳,李晔虽然没有答应,但朱全忠却已经下令命人修建宫殿了。 公元904年,正月二十一日,李晔登上延喜楼,朱全忠派人呈递奏章,称:凤翔和靖难的军队逐渐逼近京畿,请立刻迁都洛阳。 正月二十二日,迁都行动开始。军队强行裹挟京师的居民上路,命他们放弃家宅,分秒不准停留,路上充满了号叫哭喊的声音,众人一致诟骂说:“朱全忠颠覆帝国,让我们流离失所到这个地步!”人民扶老携幼,前后相继地走在路上,持续了一个多月。 正月二十六日,李晔从长安出发。朱全忠命人摧毁长安所有的宫殿和政府建筑以及民间的房舍,再把拆除下来的材料投到渭河及黄河中,利用水流使它们漂浮而下,长安从此成为一片废墟(长安从此一蹶不振,前后一千零三十八年,历时最久的古都永远地退出了政治舞台)。朱全忠在黄河南北征调了数万名青年及工匠,命他们修筑东都洛阳皇家宫殿。 正月二十八日,李晔抵达华州,人民夹道欢迎,高呼万岁。李晔流下眼泪,说:“不要再叫万岁了,我再也不能当你们的君王!”说完,他泪如雨下,眼泪沾满了衣襟,他身边的侍从不能抬头,与他一同悲伤。 农历二月初十,李晔抵达陕州,因东都(洛阳)的宫殿还没有修建完成,暂时留下等候。 农历二月十一日,朱全忠到陕州朝见李晔,李晔请朱全忠到卧室跟何皇后见面,何皇后哭泣说:“自今天起,我们夫妇的性命就交给你了!” 李晔曾亲笔写信给杨行密(淮南司令官),任命杨行密当东方军团总指战官(东面行营都统)、优选立法长(中书令·使相),封吴王,命他讨伐朱全忠。现在,李晔又派人携带他的亲笔信,向王建(西川司令官)求救。王建命人率军东下迎接皇帝,但走到半路遭遇阻截,大军便撤退了。自此,王建开始用皇帝的名义,以墨笔书写诏书,任命官员、封赏爵位,对外宣称:“等圣驾回京之后再上疏报备。” 农历三月二十二日,李晔再秘密派出使臣,携带着写在白绢(生丝粗绸)上的诏书,向王建、杨行密、李克用等人做最后一次求救,命他们勤王,诏书上说:“我一到洛阳就会被断绝与外界的联系,诏书便都会出自朱全忠之手,我再也不能传递我的旨意了。” 夏季,农历四月十六日,朱全忠上疏说:洛阳宫殿已经修建完成,请皇帝早日出发。朱全忠的奏章一个接连一个。李晔派宫女传话给朱全忠,说何皇后刚刚分娩,道路颠簸,请等到农历十月再启程。朱全忠怀疑李晔是在故意拖延日期,以此等待援救,大怒,命人马上到陕州,打发李晔上路! 李晔终于到了首都洛阳,在崇勋殿设宴,宴请朱全忠及文武百官。宴请结束后,李晔请朱全忠到寝宫饮酒,朱全忠疑心酒中有毒,便声称自己已经喝醉了,拒绝进去。 李晔自从离开长安,每天都忧虑大祸临头,他跟何皇后终日饮酒,相对啜泣。朱全忠派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哭一笑。 这时,李克用、王建、杨行密等人在公文往来中都强调要救皇帝,朱全忠怕发生变故,便加速行动,打算先换一位年幼的皇帝,将来容易推翻。 农历八月十一日,李晔正在寝宫饮得酣醉,被杀声惊醒,他穿着睡衣从被窝里跳起来,绕着柱子逃命,被一刀砍死(李晔本年三十八岁)。 欧阳修曰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未必都是愚蠢昏庸之辈,也未必就是凶暴苛虐之徒。祸乱是经过多少年的累积而成的,等大势已去,即使有智慧、有勇气,也束手无策。李晔有复兴的心胸壮志,可是,外患已成气候,内部又没有贤能辅佐,使人感慨。 农历八月十二日,辉王李祚(zuo)被封为皇太子,改名李祝(chu)。朱全忠又假传何皇后的命令,命太子李祝在老爹(李晔)的灵柩前登基称帝,皇宫之中一片恐怖的气氛,没有人敢哭出声音。 农历八月十五日,李柷坐上宝座(二十五任哀帝),本年十三岁。 农历十月初七,李祝下诏,命朱全忠再当宣武、护国、宣义、天平四战区司令官。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