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创投家笔记(1999-2019)

创投家笔记(1999-2019)

  • 字数: 303000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56974
  • 版次: 1
  • 页数: 44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创投家笔记(1999-2019)》收集了中国创业投资开拓者之一阚治东18年的创投笔记,内容涵盖创投起步、创投发展、投资领域、投资战略、投资原则、投资同仁、失败经历、创投感悟等,描述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期创投界的精彩故事,再现了一位资深创投人的真实经历和深刻洞察。
目录
001 序章 我的创投人生
我的创投笔记
003 第一部分 创投人生、事业再出发
005 一我是如何“被创投”的
012 二我的第一次私募
018 三谢绝30%业绩奖励
023 四初探全国布局
030 五我只投“差一步企业”?
036 六早年那场走了调的争论
044 七国内少有创业投资行业协会
052 八达者兼善天下
060 九潍柴—深创投联姻记
068 十我们的第一步
076 十一新能源项目“觅食记”
083 十二从“团跑跑”跑回互联网
094 十三海外“择偶”记
101 十四“一将功成万骨枯”
109 十五创投中的“另类失败”
116 十六PE也要“上山下乡”
123 十七“二战”华锐
135 十八共享经济何去何从
143 十九在路上,困境中再出发
157 第二部分 感悟创投、丰满人生
159 一为什么PE遭人恨
166 二行业自律需“以伐远扬”
172 三政府引导基金的“尴尬门”
178 四跟着国家产业政策走
183 五创业板在冷暖交替中发展
191 六创投人眼中的股市和楼市
198 七新能源的“伪”危机
204 八想想那个冬天
212 九PE基金,谁主沉浮
219 十鄂尔多斯不是传说
227 十一PE业也要学着“猫冬”
232 十二PE投资,知易行难
238 十三2013年,末日传说和晨曦希望
246 十四那些年,一起奋斗过的兄弟
254 十五忆“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成思危先生
258 十六“伙伴”尉文渊
266 十七行千里路,读一本书
271 十八评《飞上天的猪》
276 十九华为、中兴事件与创投人的使命
283 二十科创板快闪登场
291 二十一从“老证券”到“老创投”
301 第三部分 他山之石:创投海外行
303 一走进美国VC(一)
313 二走近美国VC(二)
320 三创业投资在中国台湾
338 四PE不妨也“出出海”
347 五“哈韩”风与PE业的“哈中”风
354 六创业国度以色列
361 七农田里的世界农博会
370 八美国的大牧场
379 九创投跨境合作的机遇
388 十伟大与脆弱:风险投资在中国
401 后记 我的二次挫折和四次转折
409 附录 媒体访谈(节选)
443 致谢
摘要
     2010年,我的第一本自传《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当时就有想法继续写我从事创业投资的经历与故事。但怎么写、以什么形式写,始终困惑着也纠结着我,行进中的创投人生有时难以客观和准确地定义,所以写写停停。有一段时间甚至索性放下,但终于还是坚持了下来,于是有了第二本自传《风雪十年——我的北大荒知青往事》,并于2017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今年,正好是我从事创业投资的第二十个年头,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油然而生的迫切感促使我重启我的写作计划,谈谈我从事创业投资的往事。于是,有了这本书的出版。 ·转战创投 转战创投算是一种偶然吧。1999年,我进入创投行业,在国内它属于刚刚起步的金融投资行业。于我,更是全新的业务。 1997年下半年我被迫离开了证券业,原因在《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一书中已有叙述。此后一年多时间,似闲非闲,给香港新鸿基证券、深发展银行打了几个月短工。1999年,由于一个后面会详述的偶然因素,我有幸转战深圳,投入创业投资行业,这是国内刚起步的金融投资行业,我虽未涉足过,但对这个行业的历史有所耳闻。 国外的创业投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快速发展于80年代。8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期,与此同步,金融改革逐步推开,银行体制的改革、资金市场的改革、证券市场的起步都出现在这一时期。由一批归国学子推动,国内成立了第一家创业投资公司,即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简称中创)。我和中创的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晓彬都是“老证券”,在2019年4月联办(中国证券交易所设计联合办公室)30周年活动中再次重逢,同一批“老证券”通过座谈,回顾与展望了“改革开放”这一话题。中创是早年带“国”字头的4家投资公司之一,主要从事风险投资,但创业投资的发展必然依托强大的资本市场,彼时,国内资本市场尚处萌芽阶段,因此,中创发展步履艰难,最后转型为以证券业务为主的综合性投资公司,1990年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批会员。 此后,上海等地也有个别具有国有资产背景的创业投资公司设立。如1992年由离任的副市长刘振元牵头设立的上海科技投资公司,情况与中创类似,早年未见成功的投资案例,最终在2014年与上海创业投资公司合并为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 可以说,直至20世纪末,创业投资在国内仍是一块“处女地”,是一个鲜有人认知的行业,也是一个没有出现成功案例的行业。实际上,创业投资从诞生伊始就被视作操作难度极高的行业,那时被认为在全球真正获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只有美国、以色列与中国台湾地区。 1999年,中国证监会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创业板,为此,深圳市政府决定每年举办一届重量的高新技术交易会(高交会)。替代过去每年举办的荔枝节,高交会的功能定位是成为高新技术与创业资本相结合的平台。当年的深圳不缺高新技术企业,但却不知创业投资资本在哪里。尽管深圳当时已有几家创业投资机构,但都举步维艰,民间资本不懂也不看好这一行业。 于是,创新且富有的深圳市政府决定由财政出资创办创业投资公司。为了打消对国有投资公司亏损的担忧,深圳市主要领导要求面向全国物色这个公司的领军人物。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