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穗子物语

穗子物语

  • 字数: 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美)严歌苓(Yan Geling)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115502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9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严歌苓以女孩“穗子”为写作线索的中短篇小说集,包括《老人鱼》《柳腊姐》《角儿朱依锦》《黑影》《梨花疫》《拖鞋大队》《小顾艳传》《灰舞鞋》《奇才》《耗子》《士兵与狗》。这11个故事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贯穿,连缀起一个少女完整的成长历程,萧穗子始终在场并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者坦言“这部小说是最接近我个人经历的小说。”通过对穗子成长记忆的追忆和回溯,严歌苓还原了无序荒诞年代中小人物跌宕流离的命运和遭际,勾连出人性和历史之间隐秘的连带关系。
目录
老人鱼
柳腊姐
角儿朱依锦
黑影
梨花疫
拖鞋大队
小顾艳传
灰舞鞋
奇才
耗子
士兵与狗
摘要
     老人鱼 穗子在成年之后对自己曾挨过的那两脚记得很清。踢她的那只脚穿棕色高跟鞋,肉色丝袜。 穗子果真在母亲盛破烂的柳条筐里见到了这些物证。从此穗子就相信自己在半周岁时就有记忆了。她当时被搁在一个藤条摇篮里,外婆叫它“摇窝”。她半周岁时比别的婴儿稍微小一点,也不如人家硬扎。这是外婆坚持把她紧紧捆在襁褓中的原因。穗子那时是个讨厌的婴儿,怎么也不吃哄,张开嘴直着嗓门哭喊,母亲一眼看得见她两块嫩红的扁桃体。母亲哄不好穗子就不能脱身,她哄得自己也哭起来了。就在这个时候,二十二岁的母亲委屈地“咚”的一脚向摇窝踢去,摇窝成了个不倒翁,几次摇得要倾翻。踢痛了脚的母亲简直委屈冲天,外婆拉也拉不住,但脚头气力毕竟被消耗了不少,因此母亲抡出去的第二只脚只把摇窝踢远了,“砰”地撞在墙根。束手待毙的穗子浑身捆在襁褓内,自然感到一种毁灭性危险。她一下子收住哭声,开始她人生第一次的见风使舵。以后的日子,穗子就有了几分寒心,自己的母亲怎么做出了这样失体统的举动?给她的老辈和小辈都落下了话柄。穗子长大以后对母亲表面总是带点巴结,内心却充满怜悯。怜悯可不是什么好的感情,被怜悯的人必须接受怜悯中略带嫌弃的敷衍。 外婆为此跟自己女儿不共戴天。她觉得穗子母亲太低能、太失败了。她踢穗子的那两脚就是对自己不配为人母的招供。外婆只要活一天,穗子就该得到一天的安全。穗子妈和穗子爸一旦暗示要接穗子走,外婆就说:“不要脸,小穗子这是第二条命。” 穗子的外公也说:“穗子不会跟他们的,穗子多识数啊。” 外公是个老兵,有残废津贴和特殊食品供应,而且不必排队就能买到肉和粮食。外公的残疾非常古怪,据说是头颈神经坏了,他的头不时会转动;假如你在他左前方跟他说话,他就向右后方拧下巴颏,因此外公总是在反对谁,绝不苟同于任何人。不熟悉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很倔、很不友好的老头。 穗子妈见了外公只稍微点一下头,跟外婆提到外公时说:“老头儿没偷偷给穗子买零嘴吧?老头儿没出去跟人打架吧?” 在穗子印象里,外公从来不跟人家打架。外公那么蛮横一个老人,用得着跟谁打架呢?他那双眉毛出奇地浓,并且是雪白的,眉毛往下一压,谁都得老实。何况外公有一大堆功勋章,他跟谁过不去时,就把它们全别在外衣上。据说外公在打仗时冻掉了三个足趾,因此他走路是深深浅浅的。一别了满胸的勋章,外公走得急或来势汹汹时身上就发出细微的金属声。 外公说:“你晓得我是谁吗?” 这就够了,对方也不敢晓得他是谁了。碰到愚钝的大胆之徒,外公就添一句:“你问问去,当年我腿上挂花的时候,省上哪个首长给我递过夜壶。” 外婆跟外公并不恩爱,他们只有通过宠爱穗子才能恩爱。外公耳朵不好,跟人说到他曾经给某位首长当副官时,外婆就小声揭露一句:“什么副官?就是马弁。”穗子大起来才发现,外公对历史的是非接近糊涂,远不如当时还是儿童的穗子。穗子看电影时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而外公却不知道自己在战争中做的是好人还是坏人。直到有人仔细来看他那些军功章时,才发现了这个重大疑问。 这样我们就有了外公的大致形象:一个个子不高但身材精干的六十岁老头,迈着微瘸的雄赳赳步伐,头不断地摇,信不过你或干脆否定你。他背上背着两岁半的穗子,胸口上别了十多枚功勋章。穗子的上衣兜里装满了炒米花,她骑着外公边走边吃。托儿所的阿姨们看到这样的一对祖孙走进来,都愣了一刹那。然后便窃窃私语起来:“这是哪儿来的老怪物和小怪物?”等穗子报上名之后,阿姨们就改变了对外公的最初印象,她们崇拜起这位战功赫赫的老英雄来了,所有军功章把老头儿的衣服坠垮了,两片前襟左面比右面稍长些。那些军功章大多色泽乌晦,难以辨识,阿姨们读懂的有:“淮海战役”“渡江胜利”“抗美援朝”,等等。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