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程天民院士学术成长访谈实录

程天民院士学术成长访谈实录

  • 字数: 3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 商品条码: 9787030628589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央组织部、国家教育部、科技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1个部委,于2011年开始,共同实施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程天民院士系统详细地忆述了他的经历,成长和感悟;24位受访人士(包括原总后勤部和学校领导,多位院士、同事、学生、家乡领导和家人)热情地口述了对程天民院士多方面的了解和相应的时代历史背景。这些访谈内容翔实真切,感人至深,资料十分珍贵,其中还包括不少我军军事医学和学校建设发展的史实。
作者简介
冉新泽,河南南阳籍。陆军军医大学防原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全军复合伤研究所书记,文职级别2级。大学第1位总后勤部优秀中青年专家(银星级)。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嘉奖20次。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防治与损伤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顾问、《医学参考报》放射医学与防护频道常务编委、《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常务编委;中国天然辐射防护学会理事,《中国辐射卫生》编委;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委会委员、中国放射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委等。从事辐射损伤及其复合伤的发病机制与救治措施研究40余年,多次参加我国核试验。获科技成果奖和教学奖1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各1项,省部级二等奖7项;另获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全国放射卫生专业突出贡献奖等。发表论文300余篇,参编或主编著作教材18部(册)、国标军标4项。
目录
前言
受访谈人士名录
第一部分 对程天民院士本人的七次访谈
1 对程天民院士本人的第一次访谈
2 对程天民院士本人的第二次访谈
3 对程天民院士本人的第三次访谈
4 对程天民院士本人的第四次访谈
5 对程天民院士本人的第五次访谈
6 对程天民院士本人的第六次访谈
7 对程天民院士本人的第七次访谈
第二部分 对23位相关人士的访谈
1 对秦伯益院士的口述访谈
2 对陆增祺部长的口述访谈
3 对吴乐山副部长的口述访谈
4 对刘明璞副部长的口述访谈
5 对程美瑛处长的口述访谈
6 对王谦副部长的口述访谈
7 对程凤翔副校长的口述访谈
8 对程虎民教授的口述访谈
9 对朱九如高级教师的口述访谈
10 对吴灿校长的口述访谈
11 对顾健人院士的口述访谈
12 对沈重光编导的口述访谈
13 对孙初同学的口述访谈
14 对许云昌书记的口述访谈
15 对裴焕良书记的口述访谈
16 对巴德年院士的口述访谈
17 对罗成基副校长的口述访谈
18 对曹佳所长的口述访谈
19 对余争平主任的口述访谈
20 对王正国院士的口述访谈
21 对王云贵校长的口述访谈
22 对高占虎政委的口述访谈
23 对粟永萍所长的口述访谈
第三部分 附件
1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2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总序
3 《求索军事医学之路:程天民传》自序
4 “采集工程”编委会对程天民的评介
5 采集小组对《求索军事医学之路:程天民传》的结语
6 《求索军事医学之路:程天民传》后记
7 程天民院士的“老有所为”和“老所不为”
8 程天民院士在军事医学座谈会上的发言
9 程天民院士对新入学研究生的讲座
10 程天民院士对新入学本科生的讲座
11 程天民院士对科技与人文和治学与修身的感悟与实践
12 程天民院士在离休座谈会暨胜利功勋荣誉章颁发仪式上的发言
摘要
    1 对程天民院士本人的第一次访谈
     访谈地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全军复合伤研究所院士办公室
     访谈时间:2012年3月2日上午9:00~11:00
     访谈内容:
     一、家乡情况
     问:院士,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家乡好吗?
     程:我的老家在江苏宜兴市。宜兴的历史已经有2200多年,公元前就已经建县了,当时叫“阳羡”,后来改为宜兴。我们宜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我很热爱我的家乡,这方土地生育我、养育我、教育我。宜兴自然风光非常优美,有山有水,就在太湖边上。另外,她有几个特点:一个是“陶”,她叫陶都,大家都知道宜兴的紫砂茶壶;一个是“洞”,有名的有善卷洞、张公洞;一个是“竹”,一片片竹海非常美;还有一个是“茶”,有很多茶园。宜兴不仅自然风光好,人文氛围也很浓厚,教育很发达,所以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志士。大概自唐代以后,我们宜兴就出了340多名进士、5名状元。近代更是出了一批革命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比如潘汉年、蒋南翔、周培源等,还有我国有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吴冠中、尹瘦石等。徐悲鸿的家离我家只有10华里(1华里=500米)左右,尹瘦石和我是一个镇上的。
     宜兴的教育很发达,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从小要念好书。当时宜兴的社会贤达都主张办学。特别是抗战的时候,一批大学毕业生因为战乱找不到工作都回乡办教育。所以整体来讲,江苏和浙江相比,浙江重商,因为浙江沿海,所以商务很发达;江苏重教,尤其重文教。在江苏,如果把无锡和宜兴作比较,无锡就相对重商,而宜兴相对更重教。无锡有有名的民族资本家荣德生,他的儿子就是我们国家前副主席荣毅仁。当时他的棉纱厂、面粉厂都在那里。现在的无锡市辖梁溪、锡山、惠山、滨湖、新吴5个区和宜兴、江阴2个县级市。无锡籍的大学校长有400多名,院士近90名,将军近100名。2009年4月1日,无锡市委市政府联合在无锡召开了首届无锡籍大学校长论坛,当时我也参加了,有100多名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南京大学原校长蒋树声出席论坛并宣布论坛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致辞,很多有名大学的校领导都参加了,大家一起交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我在会上也讲了我们学校“两个取胜”的经验。
     宜兴籍的教授更多了。教授遍全国,有所谓“无宜不成校”,当然说得有点过头了,但说明很多学校都有宜兴籍的教授。现在宜兴有一个科教名人馆,一面墙上都展示着宜兴籍的院士和教授,所以宜兴的教育非常发达。就是在这样的家乡,我从小就受到很好的人文、自然环境的熏陶和教育,对家乡充满了热爱之情,我深深爱着我的家乡。
     二、小学情况
     问:您当时上小学是在家乡吗?那时学习的情况怎样呢? 程:我小学是在竺西小学念的。竺西小学因为在竺山以西而得名,就在我的老家周铁镇。周铁镇是江苏宜兴以东的一个重镇,在太湖之滨。
     隔了这么多年,到现在我还记得上小学的第一天。当时我姐姐程美琛已经念小学六年级了,她拉着我的小手带我走进学校。那天的情景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我们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姓于。
     很多小学老师我现在还记得,特别是周中才老师。他教过我们全家的孩子。我大哥家里几个孩子也都是他的学生。他对我们真的就像对自己子女一样。后来我上大学后回去看望他,他一见我就说:“天民啊,你回来啦!”一口家乡话特别亲切。
     小学的各种课程很多,我开始慢慢喜欢书法、绘画。当时小学也学毛笔字,就是用帖子描。我写的书法当时老师有个批语:“写得很好,要好好努力,一定会大有进步。”这对我是很大的鼓励,老师一表扬,我就特来劲。
     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