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共和国地产印迹(2册)

共和国地产印迹(2册)

  • 字数: 762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中国房地产报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07668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84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记载的是中国房地产发展目前值得铭记的功勋人物,用初心和匠心生动讲述他们拼搏、沉着、创新的商业故事。他们中间,有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者,有为经济改革、住房创新摇旗呐喊的变革家与执笔者,有把文学哲思与商业创新推向新高度的特立独行者,有在全国城市经营与地产界挥毫泼墨的韬略实干家,有将科技智能融入住房的绿色建筑先行者,不计其数。
目录
   《共和国地产印迹.上》
序4
中国房地产业奠基人 杨慎14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推动者 刘志峰26
聂梅生:一个坚定而又理性的地产推动者36
“98”中国房改进程助力者顾云昌48
“中国房地产教父”孟晓苏60
“中国首善”的战略、格局与胸怀70
王石:大道当然以梦为马86
探索者郁亮96
优选“农民企业家”的初心与担当106
融创孙宏斌:新时代奋斗者116
望星楼上的理想与情怀128
龙湖:没有故事的好故事138
富力集团:与时代同行领跑城市更新150
最早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房企——绿地160
“行者”旭辉172
林腾蛟的“阳光”梦想182
与时代同行三十载“勇立潮头”许荣茂192
凌克:笃实的践行主义者200
……
《共和国地产印迹.下》
摘要
     中国房地产业奠基人杨慎 许倩/文 2019年7月16日,北京三里河。中国房地产报社社长栗文忠率记者一行6人前去拜访原建设部副部长杨慎同志。和很多部委机关大院里的房子一样,杨老所住的楼并不起眼。客厅里的沙发,还是20多年前让人打造的,屋内陈设还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 88岁高龄的杨老,腿脚已经不是很利索,但他还是亲自带我们参观了住宅楼的地下室。走过略显逼仄而陡峭的楼梯,2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一直是杨部长的藏书室,也是他读书、剪报、做笔记、写书的工作室。那里树立着五六个大书架,里面整齐地码放着杨部长的著作以及一沓沓厚厚的剪报,每个书架的门上都标有编码,对应着相应的钥匙。这些钥匙一直是杨老自己保存着,开关每个书架,杨老都亲自来,不假手于人。 对于自己的每一本著作,杨老都能回忆起当时所作的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它的重要意义。 杨慎被誉为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历史与政策领域权威,是中国房地产业的重要见证人。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发展问题,探求中国建筑业改革出路,参与并主持制订了建筑业的改革方案,不断著书立说。他的著作有《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建筑业与国民经济》《中国建筑业的改革》等,这些著作对推动国家住房商品化、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深受业界重视。 现在的老部长仍然非常重视房地产业发展,关心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他说,中国房地产行业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接近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脱离民生就容易走偏。 “我住的房子,对过儿是某设计院,窗子上全部装有钢管等材料的笼子,把房子弄得监狱似的。若发生安全事故,没治;发生火灾,没救。全国的房子,都把这些铁笼子去掉,换上好的门窗,解决防盗、防蚊虫、防雾霾的问题,企业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言语之间,可见这位老部长对解决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住房问题的殷切之情。 中国房改的重要推动者 1948年,由于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家急需培养大批干部。当时的杨慎,刚满17岁,高中还没有毕业,他毅然从山东老家只身来到解放区,进入华北大学学习,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人民大学。 4年后,他转入建筑行业工作,曾长期从事基层施工管理。直到1959年,被调入国家机关工作,先后在建筑工程部、国家建委任处长、副局长、局长、副部长,及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董事长等职。从此开始了这一生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思想和政策的研究、制定与实践。 1980年4月2日,是房地产界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同志发表《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谈话》重要讲话,对我国长期规划中建筑业的地位问题和住宅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这一讲话经过杨慎等人的努力,在1984年公开发表。此后,中国房地产业一步步按照所讲走了下来。 1996年10月,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及中国房协等单位联合成立了《住宅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研究》课题组(该课题被列为国家重点软科学计划),杨慎是该课题组顾问。 1998年,我国正式启动房改,是年,杨慎执笔起草的《关于住房分配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送交建设部。建议从取消实物分房、放开二级市场、调整信贷政策、完善产业主体等方面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包括实行“年功补偿、货币分配”模式下的住房改革方案、建立住房社会保障、理顺住房价格体系,等等。 当年,杨慎极力主张“年功补偿、货币分配”的住房改革方案,就是对过去工资中未包括的住房含量,按照参加工作年限和规定标准进行补偿,同时将国家用于建房的资金纳入个人工资,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新办法。 按他的测算,当初(1998年),如果采取这种办法,平均每人每年可有2464元(按当时水平)的资金来源,占平均工资的42%。而且无须财政另增支出,通过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的转换,即只需将过去国民收入中用于建房的投资二次分配,还原到初次分配中去即可。这样不仅解决了房改资金来源问题,同时也提高了个人购房、租房的能力,一举两得。 在建议中,杨慎还最早提出建设廉租房,他提出在实行“年功补偿、货币分配”的同时,对城市中少数生活困难、住房也困难的“双困户”予以特别的重视,从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社会目标出发,建议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在大中城市建立廉租住宅的供应体制。这种廉租住宅供应体制只在4个直辖市、28个省会城市及46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实现。 回头来看,如果按照他当初提出的设计方案来走,后面房地产面临的许多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重视建筑质量重视节能建材 2001年,杨慎提出未来10年中国房地产全行业发展五大战略。其一,精品名牌战略,精品、名牌住宅的涌现再也不能靠行政命令、组织评比的方式,而是要靠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竞争、消费者认同和优良的售后服务来实现;其二,多元投资战略,全行业将形成以国企为主导、民企为主体的投资体制;其三,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