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戏曲观的嬗变

中国古代戏曲观的嬗变

  • 字数: 3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王苏生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69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7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重心在于中国古代戏曲观研究。它以中国古代戏曲学文献为依据,以“何谓戏曲”(本质、本源论)和“戏曲何为”(功能、作用论)为焦点,在诗学与戏论两个层面上,梳理中国古代戏曲观的历史变迁,力求描绘出一幅从两汉到晚清的“古代戏曲观”图谱。全书由导论、余论和八个章节构成, 已入选后期资助,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目录
绪论 “观念史”视域下的戏曲研究

第一章 “戏”“乐”先在:元代之前的“泛戏剧”观

第一节 何谓“泛戏剧”

第二节 “散乐”“百戏”“杂剧”中的“泛戏剧”观

第三节 唐宋部分典籍中的“泛戏剧”观

第四节 “泛戏剧”观的根本

第二章 “歌”“舞”接续:元代“声色”本位的戏曲观

第一节 舞台主体的变化与市井文化的兴起

第二节 张炎、胡祗遹、燕南芝庵的“声色”论

第三节 夏庭芝的“声色”立传

第三章 “诗”“教”转向:元代明初的诗学戏曲观

第一节 戏曲的“文人化”与“尊体”

第二节 周德清、钟嗣成的“文律”论

第三节 朱权的“太和正音”

第四章 “词”“律”摇摆:明中后期的曲学戏曲观

第一节 李开先的转型与“辨体”

第二节 本色之辨

第三节 名剧之辨

第四节 意法之辨

第五节 “双美”:曲学之理想

第五章 “风”“月”回归:晚明的剧学戏曲观

第一节 “嘲风弄月”的回归与“得体”

第二节 王骥德的“剧戏”说

第三节 徐复祚等人的“寓言”说

第四节 凌潆初、孟称舜等人的“当行”论

第六章 “案”“场”并行:清初“总结”为本的综合戏曲观

第一节 “询唤”与“复古”

第二节 “尊”“辨”“得”一体论

第三节 李渔的“总结”和“综合”

第七章 “花”“雅”较量:清中叶的“民间化”戏曲观

第一节 “花雅”之争

第二节 “乱弹”之兴

第三节 “演员本位”之回归

第四节 焦循的“民间化

第八章 “戏”“曲”一体:晚清民初“会通”为尚的现代戏曲观

第一节 “西学东渐”:从器物、制度到观念

第二节 京剧变革:从舞台实践到理论研究

第三节 王国维的“集大成”意义

余论 “戏曲观念史”研究之续想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