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 字数: 2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阎崇年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000444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9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对康熙帝的历史评价谈起,从其历史功业和个人品格方面提出康熙帝是中国皇朝目前的千年一帝,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介绍了康熙帝的历史贡献。此外,本书还着重介绍了康熙帝勤奋学习和重视子孙教育的影响,从四个阶段、四种境界和四点经验等角度介绍了康熙的读书之道。最后作者还总结了出现康熙盛世的几点原因。
目录
一、十种观点 007
二、主要贡献 020
三、千年一帝 040
四、康熙教子 053
五、盛世宝鉴 076
摘要
    一、顾恺之的生平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一位杰出的画家。他在绘画创作和理论两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并且很幸运,经过一千六百多年漫长的岁月,还能够保留下来几件作品,可以供我们欣赏研究,帮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他的艺术成就和当时绘画的特征。
     顾恺之生活的年代大约在东晋永和元年至义熙五年(约345-409年)。他活了六十四岁,是江苏无锡人。他的父亲顾悦之,先做扬州别驾,后来任尚书左丞,官职很不小。顾恺之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少年时代就有机会受到较充分的教育,具备了文学、艺术的基础修养。兴宁元年(363年),一个很有权势的人物――桓温,做了大司马兼扬州牧;他任用顾恺之做他的大司马参军。年轻的顾恺之的才华很受这一位大官僚的赏识,有时还和他在一起谈论书画。
     顾恺之在桓温部下的时候,曾跟随桓温到过长江中游的荆州一带,也可能就在这一时期到过四川和湖南,因为他写的《画云台山记》的云台山是在四川,他还写过《湘中赋》和《湘川赋》。江浙一带风景优美的地区像会稽、天台他都游览过,并且写了描绘这些地区风景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都没有保存下来,现在只能从一部分文献资料中看到一些片段。他游览这些地区的时期,虽已无法确定,但是他从亲身游历中丰富了对大自然的感受,扩大了眼界,充实了热爱祖国的情感,这对他的艺术成就具有巨大的影响,是可以肯定的。
     太元十七年(392年)以后,他又做了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参军;为殷仲堪画过肖像。这时顾恺之已经五十岁左右。但在桓温死后到任殷仲堪参军以前这一段时间,关于他的具体活动的资料很少。隆安三年(399年)殷仲堪被杀,逼杀殷仲堪的是桓温的儿子桓玄。顾恺之和桓玄也有往还,大约这时他还在荆州。元兴三年(404年)桓玄死后,他才回到扬州。大约在义熙元年(405年),被任为散骑常侍。这时他已年过六十。据文献记载,他有时还在月夜作诗,一直到天亮。由此可以想见他对文艺创作的高度热情。
     关于顾恺之生平活动的史料是相当贫乏的。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艺术活动,在后面再详细介绍。也有不少事迹或传说能够说明他的艺术修养,帮助我们了解他的思想和性格。
     注释:
     ①大多是摹本。
     ②别驾,是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的辅佐官吏。尚书左丞,是中央政权的高级行政官。
     ③大司马,是管全国军事的大臣。扬州牧,是扬州的优选行政官。
     ④参军,是参谋一类的官佐。
     ⑤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北部平原南部。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曾住在此山上。山上至今还有越王台。
     ⑥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
     ⑦散骑常侍,是一种管规谏、表诏的官,职位比较高,但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
     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