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顾恺之

顾恺之

  • 字数: 1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安治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000443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杰出的画家。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顾恺之的生平,顾恺之的“三绝”——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青年时代的壁画创作,顾恺之关于人物画的理论,以及他现存的几件重要作品,如《洛神赋图》《女史箴图》,通过分析具体的作品更好地介绍其画作的重要价值。最后还介绍了顾恺之对山水画的重要贡献。
目录
一、顾恺之的生平 001
二、被称为“三绝”的艺术家 006
三、青年时代的壁画创作 019
四、顾恺之关于人物画的理论 024
五、现存的几件作品 033
六、对山水画的重要贡献 056
摘要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治今杭州)人。他读书时,最崇拜宋末元初的文天祥。在自己的座侧,悬挂文天祥画像,走到哪儿,就挂到哪儿,数十年如一日,不离左右,并作八十八字赞辞:“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再向南拜,含笑九泉。”他二十三岁考中进士,宣德初年,被任命为御史,后外出巡按江西、河南、山西等地,政绩卓著。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于谦调入北京任兵部左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一年后,发生“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有人提出把都城迁到南方去。于谦坚决反对迁都,认为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动摇国家大计就完了。于谦毅然把国家的安危视为自己的责任,他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拥立景泰皇帝,调集各路军马严守京师,升兵部尚书。保卫京师时,他亲自督战,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道必定要死战,都听命令,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刺军的进攻。瓦刺军退走后,发现留着明英宗也没有什么用处,就把他放回来了,被明景帝安置在南宫。
     于谦自从土木之变以后,发誓要和敌人共存亡。“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他经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景帝曾赐给于谦西华门的府第,他推辞说:“国家多难,臣子怎么敢自己安居?”后来明景帝病重。对景帝和于谦不满的一些大臣乘机于正月十六日夜里发动政变,十七日早朝,拥立明英宗复辟。复辟当天,在庙堂之上,文武百官,等待上朝,石亨、徐壬?(有贞)等,突然将明英宗推上皇位,宣布即皇帝位,群臣跪呼万岁。于谦、王文等在列,丝毫准备没有,竟被逮捕下狱。英宗本想抓他一个贪污的罪名,到家里一抄,什么都没有,四壁空空,只有一箱书。查办的人认为,于谦当过兵部尚书,军队的军饷、军粮都归他管,他怎么可能不贪?他有一个正房是锁着的,金银财宝肯定都锁在里面。当三道锁砸开后,一看是景泰帝赐给他的蟒袍、剑器,都在那里整整齐齐地放着,金银财宝一点都没有。抄湖北的家时,就老母亲一个人清贫地生活着,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财。于谦做地方官时“清风两袖朝天去”,清清白白;做京官,当了七年兵部尚书,依旧清清白白。
     于谦写了好多的诗,反映了他的抱负和人生境界。他把自己比作天瓢:“安得天瓢都挽取,化为甘雨润苍生。”他在山西工作,把自己比喻成煤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他又把自己比作天上的孤云:“大地苍生被甘泽,成功依旧入山林。”为老百姓带来恩泽,成功以后归山林。他又痛恨贪官,借狼虎喻贪官:“于今多少闲狼虎,无益于民尽食羊。”
     于谦同里后学孙高亮在章回体小说《于少保萃忠全传》的第五回中,说于谦第一次科举没考中,回到老家,在山里建了一个茅草房,闭门刻苦磨炼三年,观石灰窑所感,口占七绝《石灰吟》一首。《石灰吟》映现于谦生命历程有四种境界:这就是“千?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