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宗庆后 有一种人生叫

宗庆后 有一种人生叫"大器晚成"

  • 字数: 1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作者: 吴玲
  • 出版日期: 2016-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68082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他是宗庆后,白手起家,打造出饮料界的航母——娃哈哈。二十几年来驰骋商场,每一场战役都精心准备,全力迎战,为辉煌而战,为荣誉而生。翻开本书,体会别样人生,看一个传奇实业家70年来的人生哲学与经营思想。
内容简介
论平凡,他在偏僻的农村生活十几年;论魄力,他年过四十才开始踏上创业的征途;论精明,他以杭州为根据地,向全国市场迈进,不失时机地兼并杭州罐头厂,完成了“小鱼吃大鱼”的企业扩张;论霸道,集团上上下下,他大事小情一人总揽;论勤勉,一年365天,他出差的时间可以达到200多天,几十年如一日,比员工来得早,走得晚;论成功,他屡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他就是宗庆后,白手起家的他凭着不服输的韧劲打造出饮料界的航母——娃哈哈。成功的路,没有捷径,一不留神就会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宗庆后也走过这样的路程。本书便是针对他一路征程的全方位解读和剖析。
作者简介
吴玲,河北沧州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视写文码字为毕生乐趣,乐于探索文字中的奥义,对码字情有独钟。在校期间担任院报编辑,以此为开端,确定了人生轨迹。目前从事文案策划工作,曾为杂志撰写多篇文章。为人可文静,可欢脱,落笔成书,诗情画意有之,嬉笑怒骂有之,笃信文字即人生,写尽悲欢离合。目前已出版《幽兰虽香不经风——董小宛传》
目录
序 / 001

1年轻时代,苦大于甜/001

苦难磨韧性/001

人穷志不穷/004

下乡历练/008

压不垮的脊梁/011

书籍,精神食粮/015

2不甘沉浮的英雄梦/020

8年蹉跎路/020

初涉营养液/025

名称:“娃哈哈”/028

万事开头难/032

谁才是老大/035

3筑建商业王国/039

广告带来开门红/039

连战连捷/045

广东虎口夺食/050

打破套路夺人心/056

骄傲的烦恼/060

兼并杭州罐头厂/065

4在危机中崛起/071

诚信经营/071

无需忍的挑衅/076

沉默未必是金/081

好汉不吃哑巴亏/086

5神来之笔拓江河/091

与经销商荣辱与共/091

编织联销体网络/095

第一个分身/101

反击价格战/105

赢在推陈出新/108

6巅峰对决,谁与争锋/114

非常精神,非常可乐/114

快人一步,抢占商机/120

振臂高呼,号令群雄/125

强敌环伺/131

暴风雨的前奏/135

7拼上性命斗达能/141

学“法”到用“法”/141

先发制人/146

不是吓大的/151

以退为进/158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64

8理不清的是非/170

到底谁在伪造?/170

国籍之谜/175

偷税达人?/180

绿卡风波/185

人老,中国心不老/190

大爱无疆/193

9崎岖多元化之路/199

奶粉艰难路/199

路在脚下,志在前方/204

挺进童装市场/208

隔行如隔山/212

入酒业突围/218

商业地产风云/223

儿童教育,敢想敢做/227

10这个领导不太冷/232

在娃哈哈有个家/232

“吝啬”的有钱人/236

有人情味的“独裁者”/240

慈善大家/246

接班人问题/250

敢于发声/255
摘要
     年轻时代,苦大于甜 在成为家喻户晓的商业巨贾之前,宗庆后还只是个一穷二白的小伙子,蹬三轮车卖货,吃馒头咸菜,拮据着过日子,受尽冷眼和嘲笑。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这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天天熬过来的。现在回望过去,仍是记忆犹新,虽然苦大于甜,他却一直认为这是值得的。 苦难磨韧性 1945年11月16日,在漫长无止境的时间轴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对于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东大街一户普通民房里的宗家来说,却是血脉延续、香火相传的日子。这一天,宗庆后出生了,父亲为其取的名字,寄托着殷切厚重的期望,盼望他能够有一番作为,也不枉他是抗金名将宗泽的后代,更不枉他来人世间走这一遭。 20世纪50年代,中国从剧痛中挣扎着站了起来,新中国的号角响彻九州大地,祖国的大好河山重整旗鼓,百废待兴。在这个属于华夏儿女展望美好未来的新纪元,由于“出身”的问题,宗家却在承受着难言的压力。 宗庆后的祖父曾在张作霖手下出任财政部长,负责东北三省的财务和税赋,并担任过河南省的代理省长,可谓权倾一时,显赫一方。他的父亲宗启騄曾在汪伪政权下做过当地邮政局的一名职员。这样的家庭成分,在当时被定位成“旧官僚”,是群众重点抨击的对象,因此一家人虽然处在新时代,谋生却变得格外困难。 宗庆后出生时,这个家庭就已经贫困不堪,父亲始终未能找到工作,全家人靠着母亲微薄的收入维系生计。时过境迁,当宗庆后回忆起当年的窘境时,他说:“没别的印象,就是有上顿没下顿,有下顿没上顿,很苦!” 为了找工作而四处碰壁的宗启騄,承受着来自生活的压力,苦寻无果后,希望破灭。1949年,心灰意冷的宗启騄夫妇决定离开江苏宿迁市,举家搬到宗庆后祖父的安葬地——浙江杭州市。一家人辗转异地实在是无奈之举,然而,崭新的环境并没有带来崭新的希望。 父亲宗启騄毕业于中国大学化学系,接受过高等教育,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怀揣着一身学问和满心抱负的他,在来到杭州的第二天,就被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由于曾经的工作经历,当地竟然没有单位愿意接收他。 空有才学,却无用武之地,堂堂七尺男儿,却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妻儿还在等待着他的好消息,期待着他来改善恶劣的生活条件,甩开贫穷带来的阴影,只是愿望终归是美好的,他不得不垂头丧气地回了家,内心的汹涌澎湃,不知道该怎么平复。他害怕看到妻儿失望落寞的表情,这让他更加焦虑不安。 不多久,宗启騄到农村去接受改造教育。他的离开如一道惊天霹雳,击中了这个本就脆弱不堪的家庭。主心骨没了,顶梁柱没了,生活更是寸步难行。 年纪尚小的宗庆后,并不能接近理解父亲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对待,他只知道,生活一日难上一日。家中,宗庆后是第一个孩子,随后母亲又陆续生下几个儿子,父亲的劳改生活使得这个家濒临破碎,好在还有母亲,她接过了生活的全部重担。 当时,母亲正在工商联办的一所私立学校教书,薪酬微薄,勉强糊口度日,每一分都要细细盘算,尽量节俭。 她白天要在学校里工作十二个小时,处理各种事务,不敢有丝毫懈怠。待一天工作结束后,再匆匆赶回家里,还要继续操持家务,照顾几个孩子,事无大小,一律都需要她来打理。忙里忙外,屋前屋后,都是她操劳的身影,没有人可以依靠,她只能自己变坚强。 难能可贵的是,生活的困顿乏味并没有将她的热情扑灭。她也从未有过妇人们不满时的牢骚、抱怨,她没有怨天尤人,苦苦追问命运,指责上苍的不公平,相反,她平静、乐观地接受了这一切,努力过活,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学校之间,平衡着生活与工作,坦然应对命运的不友好。 母亲的淡定豁达无形之中影响着宗庆后的一生,没有什么慷慨陈词,也没有什么深奥的大道理,专享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母亲的不易,以及她的不屈服。 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母亲在极其紧迫的时间里,除了生活和工作,还要读书和学习,尽一切努力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胜任教师的岗位。 少年老成的宗庆后,不忍心看着母亲一个人硬撑,一向沉默寡言的他,默默下定决心,尽己所能,为母亲分担一些家务,让母亲轻松一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不是一句空话,这是为生活所困的孩子们,必须面对的事情。 即便年纪小,宗庆后仍以大哥的身份照顾着弟弟们,尽量让母亲少些担忧和麻烦。毕竟他还只是个年纪不大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想要父母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只是母亲已是分身乏术,连休息的时间都少得可怜,能够全身心放在他身上的精力就少之又少了。 母亲的不易全部落在宗庆后的眼中,小小男子汉握紧拳头,让自己试着去解决力所能及的小事,学会独立,学着从依靠母亲到依靠自己,再到让母亲依靠自己。 不屈不挠的品质,便是在这个时候深深埋进了宗庆后的心里,跟随他“闯荡江湖”。不得不说,在布满荆棘的人生路上,他对抗苦难、挫折的坚持和无畏,不是无端产生的,而是从小就开始了积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