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涵静学刊(第2辑)
字数: 204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百家出版社
作者: 潘德荣主编
出版日期: 2019-12-01
商品条码: 978754751623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辑主旨明而论域宽,论者大多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丰厚的积淀与深切的思考,所出专业性强又不乏现实意义,学术性与思想性兼摄,人文价值明显,寓启发性。 论文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类核心概念(观念)的提挈,或考察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之被接受的状况及影响大小之由,或探究为什么这类概念(观念)在同一时空背景下其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却不尽相同,或分析为什么同一个概念因不同的解释者而有不同的内涵,或寻取具有可比性的对应性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等等。总之,学者们通过纯学术性的方法来揭示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理路与人文特质。信而有征,读者即使对其中的提法或观点有所保留,却依然不妨能由阅读带来启发与思考。
内容简介
《涵静学刊》为华东师范大学涵静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本辑乃编者由多次主题学术会议所汇罗到的上百篇论文遴选而成,内容重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哲学底蕴及其逻辑结构,探讨在当下应如何开掘、豁显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寻求各文明间对话的共有基础,梳理学与修、解与行、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张力与对提升生命境界中的正相关意义及关联性作用。
作者简介
潘德荣,1951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Ideogramm und Auslegung(《文字与解释》)、《诠释学导论》、《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西方诠释学史》等,译有费希特《国家学说——或关于原初国家与理性王国的关系》(德译汉)、帕尔默《诠释学》(英译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百余篇,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
目录
“心”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 景海峰 必死者的养生抉择 ——杨朱思想逻辑结构及其学派归属 / 匡钊 从轴心突破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起源 ——以孔子为中心 / 黄子宁 孔子的人文世界观及其心性超越之道 / 臧要科 荀子道德治理思想的形上之思 / 刘桂荣 “元亨利贞”中的儒家性命智慧 / 余亚斐 德性实践与德性之知 ——论二程经学诠释的转向 / 徐洪兴 陈华波 牟宗三论“践仁知天”/ 孔令宜 惟德动天:《书》教的天人合一 / 黄靖雅 不可思议与真实不虚 ——试对《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解读并略论地藏信仰 / 罗颢 汉藏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象征符号研究 / 杨胜利 “德行”与诠释 / 潘德荣 当代哲学的伦理范式转型及其意义 / 何锡蓉 曼荼罗和咒语作为实在的更高形式 ——宗教学视域下的一种西方哲学进路 / [德]B.施密茨撰 王子廓译 论诠释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 高春林 跋
摘要
如果将孔子时代中国思想巨大转型看作是一场轴心突破,关于孔子在古代伦理思想起源上的特殊地位,我们可以从轴心突破的角度做一个诠释。中国轴心突破的历史背景是三代以下的礼乐传统。而中国礼乐传统经历了两个划时代的大变动,第一次变动是殷周之际,到周公制礼作乐而告一段落,显著特色是“德”的观念成为“礼”的核心。第二次的变动,起于春秋晚期,而完成在以孔子为首的儒家身上,显著特色是以“仁”释“礼”,实践时“仁礼一体”,将古代宗教与伦理思想人文化,形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 …… 从孔子开始,人文的、理性的精神高扬,人发现自己有这个人格世界,可以把自己从一般动物中不断向上提升,因而使自己的生命力做无限的延展,而成为一切行为价值的源泉,使得在客观世界的各种成就也都含有仁的价值的其中,融合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柏拉图的理型世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只是思辨、概念的产物;宗教的天堂,是信仰的构造之一,都与孔子开启的内在人格世界无关。此一人格世界无法顿悟可成,需要高度的反省自觉,并且继之以切实的内、外实践工夫,才能在个体的生命中(而非仅止于观念中)开发出来。儒家到底是不是一个宗教?我们认为儒家不具备西方定义下的宗教的形式条件,但为中国原始宗教转化而来,是追求天人合德、参赞化育、以人为本的宗教。所以我们肯定:儒学价值的最核心,必在人伦日用中实现,而非仅止于成一家之言或宗教哲学。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也是对世界文化优选的贡献。孔子将重建礼治的努力诉诸所有个体的“仁心”上,使“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成为当时的普世价值,并且揭示一个“天下归仁”的理想。他一生学道不厌,诲人不倦,普及教育,使教育不再是贵族专享,并且有教无类,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培育个人的“仁”的意识。孔子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精神领域,既返本又开新,将周文化外在规范的礼乐归入了内心的“仁”之中,使礼乐赋有内在主体源泉活水,因而扭转创建了至刚至健的礼乐人文精神,这是古代中国精神目前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一方面,它是孔子从哲学视域重新诠释礼乐实践的最终完成;另一方面,它也标志着儒家“轴心突破”的开端。 ——摘自王子宁《从轴心突破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起源——以孔子为中心》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