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 全新升级版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 全新升级版

  • 字数: 22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雕爷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40509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了作者十多年来创业的方法、实践与反思。如何用极小的本钱做到资产千万?如何以千万元为起点做到身家数十亿?其间究竟要做出哪些取舍?需要修炼什么样的屠牛羊术、屠狮虎术、屠龙术?
作为一位的连续创业者,雕爷结合自己创办的阿芙精油、雕爷牛腩、河狸家等几个企业,为你剖析其中道理。
书中关于商业的洞见俯拾皆是,包括:创业项目的去芜存菁、产品的雕琢、组织的打磨、团队的赋能、融资的节奏、战略的调整、财务的腾挪、营销的原则等。
作者坦诚分享了自己在经营中的得失,书中几乎将创业者、经营者日常最关心的问题一网打尽,它既是一部入门者的创业指南,也是一部可供企业经营者参考的决策宝典。
作者简介
雕爷,前沿商业理念的布道者、实践者,连续创业者,互联网知名人士,派代商学院讲师,新锐作家,阿芙精油、河狸家、雕爷牛腩、三体空气净化、薛蟠烤串等品牌的创始人,是白手起家的实战派,亦是览书无数的理论家。
目录
前言
第1章幸存
极限创业幸存术
初次创业,你愿付多少学费
不妨从“最小业务闭环”入手
SanDisk的“零融资”创业
外部生态的“节奏感”
内部现金流的“节奏感”
“想当然”的预算
策略性成本
善护念
第2章归核
创业念头的去芜存菁
价值百万的一条建议
想做、能做、可做
1000万元是一个靠谱的目标
赚1000万元很难吗
每个“机会”都暗中标有价格
不要把所有机会都攥在手里
游击与归核
“不相关多元化”的陷阱
第3章视野
要站在月球上看地球
鸟瞰你的产业链
分析你的价值链
找出核心竞争力
雨刷器也要品牌建设吗
从产业链、价值链到核心竞争力
要跳出战役看战争
小逻辑要服从大逻辑
第4章财务
减去貌似机会的“伪机会”
高利润率对比低利润率
低周转率对比高周转率
高周转率对比低利润率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贡献利润”与“盈亏平衡点”
杠杆率
第5章蓝海
蓝海战略的精义
通过ZARA解读蓝海战略
偷梁换柱
与蓝海战略匹配的“术”
打造“核心竞争链”
消费者的消费链
“雕版”蓝海战略
“软渠道”才是胜负手
第6章迷思
品牌迷思
“穿越型”打法
慎用“品牌”这味药
“创新”只是个中性词
质量神话
第7章匠构
战略再好,也要“一把开鱼刀”
“不变、微调、乱变”之间的拿捏
纸面战略是危险的
调研、推演的局限性
MBA不教什么
战略的特质
第8章落地
尺子在手,天下我有
价值主张与价值突破
战略不是主观意愿
战略指导运营
运营指导团队
行业相关性和能力相关性
战术的自我强化
小卖部怎样赚1000万元
机会和能力,呈螺旋上升式成长
擦车也能擦出第一桶金
第9章利基
心智的格子和市场的盘子
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是谁
如何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幸存
画新格子,创造顾客
第10章组织
拆解“合伙人悖论”
同理心与无缝沟通
合伙人的持股比例问题
找个能互补的搭档
我为什么有时间发帖
集齐三张图,将产生惊人的威力
“大政委”的加持效应
运营一群人,去做一些事
牛人凭什么跟你混
什么才算是好的使命
第11章赋能
你注定会遇到奇葩
角色变了,心态也要跟着转变
如何避免面试中被人欺骗
庸人探测器
职场过水蟹
到底要不要培养人
刻意练习、微小改进
留住核心员工的核心原则
第12章格局
创业为了什么
择善固执
机缘、机遇、机锋、机巧
假如你是老板
义与利
第13章奢侈
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
奢侈品的“美学体验”
任何产品都可以是奢侈品
品牌就是讲故事
中国能诞生“江诗丹顿”吗
第14章爆品
你得准备很多用于推广的钱
硬件即软件,软件即体验
广告即内容,内容即娱乐
网络塑造品牌的“大坑”
有限改进型和无限改进型
功能驱动和品牌驱动
功能获得和情感获得
超越原教旨的“情感定位”
第15章客群
行业轴和客群轴
雕爷牛腩是窄客群产品
由宽入窄,以窄做宽
“一万死忠粉丝”理论
定位理论是如何失效的
第16章融资
创业融资要看清自己身处哪一轮
河狸家还只是想法时,已估值1.5亿元
半年时间,河狸家估值达10亿元
一年内,河狸家估值20亿元
风口的18个月魔咒
河狸家为什么走上了融资之路
第17章究极
愿景是一种远见
洞察行业本质
洞悉业务流程
定位成功,可保十年大运
河狸家的商业逻辑
摘要
    小卖部怎样赚1000万元
     开一间便利店能在几年内赚1000万元吗?这要看你采取什么战略了。战略正确,执行到位,不出意外,三五年赚1000万元不是神话。
     1. 压强原理
     我隐约记得先前讲过,你无法为所有顾客提供所有价值。
     其实这个,对创业者而言,就意味着“创业机会”。
     就零售超市而言,沃尔玛和7-Eleven已经修炼得登峰造极了吧?是不是对于创业者而言,就毫无机会可言了呢?
     如果让我来分析,我会说,抄袭沃尔玛和7-Eleven的价值链,成功机会基本上小于一辈子买一张彩票还中500万元。
     但基于“没有一个企业,能为所有客户提供所有价值”这个理论,这就意味着肯定还有机会!
     我住的小区里,有家叫“楼间风儿”的小型便利店,非常非常小,比常规的7-Eleven店面积还小一半。但针对小区住户的服务定位十分准确,特别赚钱。
     我偶尔炒个鸡蛋,发现家里没葱,打个电话,5分钟后,一根5毛钱的葱,就送上门了。没盐、没鸡蛋,也能快速送货。基本上我现在晚上想吃点水果,就拨个电话,有时候甚至问:“你那儿今天进了点什么水果啊?给我随便送点好了。”
     这就符合先前说过的理论,针对小资金创业者,你提供的“价值”越狭窄,越准确,就越容易获得成功。记得中学学过的“压强原理”吗?增大压强,除了增大压力之外,还需要缩小什么?
     这个小小的便利店,专门为小区内五六栋楼的住户提供日常商品。你可能会问:“就算一根葱卖5毛钱,每天卖几捆,也赚不到多少吧?单价和利润都太低啦!就算周转率高一些,但离赚1000万元的目标似乎有些遥不可及!”
     2.“把客户培养懒惰”策略
     我没讲完呢。
     我只说了他们靠“一根葱送上门”之类的服务来锁定我,还没说后面的招数——事实上,他们的一个战略核心,就是“把客户培养懒惰”。
     检讨一下,这半年来,我几乎没怎么去过离家不远的家乐福,那里虽大,但我懒得排队,更因为那里的商品98%都是我不需要的,而我需要的2%的商品,居然小便利店里都有了!——这样一来,我为什么不变懒?需要任何东西,一个电话,送上门,还免费送,凭什么买一捆手纸之类的东西我都要专门下一趟楼,走20分钟去家乐福买?
     小商品利润薄?有利润高的啊!例如红酒,小便利店里,整整两面墙都摆满了,几乎没有国产的,都是从二三百元到五六百元的日常餐酒。
     定位简直太准确了!这个小区外国人极多,对外国人而言,红酒就是日常必需品。而这个小便利店提供的英语服务,更大大提高了“锁定度”。
     想想,一瓶红酒的利润,是不是超过了一车大葱?
     奶酪、熟食,也各式各样。水,从大力度优惠的农夫山泉,到依云、巴黎水、SPA,有气的、带咸味的……非常多,注意,一瓶巴黎水的利润,恐怕超过一箱农夫山泉!
     恰恰这个小便利店卖巴黎水比卖农夫山泉还快!
     3. 独特的竞争优势
     准备创业的同学思考一下,我家楼下这个小便利店的战略,沃尔玛和7-Eleven能学吗?不但他们学不了,换一个其他的居民区,可能都学不了!
     “压强”原理在这个小便利店身上就体现为,“别看我力量不大、实力不强,但我服务的人群极小、极准确,压强算下来,非常之大”。
     事实上,这个小店的老板,已经开了好几家分店了,都设在北京优选档的楼盘社区内。老板十分敬业和精明,就算这几家店,货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不同楼盘不同住户扎堆——有的楼盘欧美人多,有的楼盘日本人多,还有的都快成韩国人小区了。
     针对不同住户的消费特征,她不断调整货品品类,总能狠狠抓住该小区的消费习惯,靠“一根葱送上门”的“把客户培养懒惰”的策略(理论上,只送一根葱,在成本上是赔钱的),慢慢递进式地锁定这个楼盘住户的大量日常消费。
     这么讲有点感觉没有?开个小便利店,成本没多少钱吧?(那两墙的红酒,是值好几万元,但都是红酒代理商免费铺货啊!)但综合一看,居然利润也很好,周转率还很高!
     要我说,该老板守着北京这么多高档楼盘,只要按照原有战略,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自我循环、自我强化,恐怕过几年,总资产过千万元不成问题。
     4. 竞争对手觊觎丰厚利润
     回到我家楼下,这家叫“楼间风儿”的小便利店,大家是不是觉得挺了不起的?
     启动资金少,利润率较高,周转率也较高,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创业项目呢?
     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
     把“楼间风儿”便利店的模式一分析,很多人都看懂了,关键也找到了:目标客户狭窄而准确,为锁定客户不惜某些单笔交易赔钱,服务上佳,定价稍高。(谁让目标客户对价格不敏感呢?例如,我从来不知道鸡蛋卖几元钱一斤,火龙果、猕猴桃最近的价格是涨是跌……尤其红酒,牌子、年份太多,非常难以比较价格,多标价三五十元,几乎没人能感觉到。)
     但接下来,另外两家和“楼间风儿”便利店采用相同战略的便利店也入驻我家楼下了,“楼间风儿”该怎么办?
     5. 怎么设置竞争壁垒
     战略被人看透了,竞争者来了,可“楼间风儿”的某些“壁垒”还未形成,怎么办?
     例如地理位置壁垒,“楼间风儿”就没有,小区一楼的空房间还有很多能租到;进价壁垒也未形成,因为超大规模采购才能让供应商低头,小小便利店那点销货量,还不足以拿捏供应商;品牌忠诚度壁垒就别提了,小小便利店,哪有太多品牌可言呢?
    
     “楼间风儿”便利店老板愁眉苦脸,因为隔壁新开了家“敲锣打鼓”便利店,定位和自己接近相同……
     本来,“楼间风儿”的老板,以为自己能偷偷摸摸闷声发大财,从来见人就说“生意多难做啊!每个月都赔钱”,就怕别人知道她这小便利店其实每个月利润三四万元!
     可是“敲锣打鼓”便利店整个一反面典型!不会别的,就知道靠低价竞争!我一根葱卖5毛钱,他就卖三毛九,虽说这个小区内的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但相同的东西便宜点,谁都乐于接受。确实应了那句老话:“没有5分钱买不走的忠诚度。”
     “楼间风儿”的老板该怎么办?还好,她也来听创业课了!
     6.“泰森策略”与“刘翔策略”
     “楼间风儿”老板,听完课后,明白了一个道理,门槛低,当然竞争者跟进抄袭就很容易,说白了就是,三岁小孩子捡到金元宝,谁不想抢啊?但泰森拿着金元宝,你抢一个试试?刘翔捧一个金元宝,你追一个试试?
     所以“楼间风儿”面对着“敲锣打鼓”低价竞争,要么学泰森之路,也拼价格,把对手拼死!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要么学刘翔,一晃没影了,对手不明白你跑哪儿去了。
     “楼间风儿”老板是个聪明人,她决定学习刘翔策略。
     刘翔策略是什么?就是能力增长策略。(相对而言,泰森策略,看的是资金实力),能力该往哪方面发展呢?
     7. 发掘新的价值主张
     我们需要再次审视“楼间风儿”所在的细分市场,挖掘分析其核心顾客都有哪些特征。
     通过分析,“楼间风儿”的老板最后发现,自己原有的顾客群,尤其是核心顾客群,普遍为高收入、高知识、三十岁到五十岁间的住户。
     这些人普遍十分关注健康。因此,“楼间风儿”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核心价值主张:绿色健康。
     我上次从“楼间风儿”便利店买西红柿,小伙计送上来时,特意叮嘱,说这个西红柿比前几天的贵不少,贵三倍呢!不过可是“有机蔬菜”!接近无农药、无化肥,你生吃一个,就知道味道比那些化肥催起来的,味道好太多了!
     我一试,味道确实不一样。就这样,我后来买西红柿、柿子椒、土豆,都点名要有机蔬菜了。
     其实这简直太好理解了!只不过原来“楼间风儿”没有面临竞争,没太仔细研究——例如,她店里的普通散装鸡蛋,就远远不如“咯咯哒”“德青源”等“绿色鸡蛋”卖得好。竞争对手这一逼,把她逼急了,于是开始大打绿色牌,逐渐在消费者心目中,区别于“敲锣打鼓”便利店,树立起“健康”的形象。
     不过,这才刚刚开始……领先竞争对手那点儿距离,很快就又被赶上了!
     怎么办?待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