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民工生活秩序与市民化困境

农民工生活秩序与市民化困境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潘华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21997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需要认真加以考虑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秩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迁。其中,以工具理性化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秩序理性化成为我国社会秩序的主要发展趋势,其同时也是农民工群体外部秩序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由于源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排斥,居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群体只能被迫将乡村社会中存在的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复制和移植到城市社会之中,进而形成具有明显的感性化特征的内部秩序。由此可见,理性化的外部秩序和感性化的内部秩序构成了农民工市民化所面临的、二元化的社会秩序,而这种“二元秩序”的存在是导致农民工市民化面临诸多困境的深刻原因。《农民工生活秩序与市民化困境》首先从农民工群体理性化的外部秩序和感性化的内部秩序的形成机理人手,分析这一群体在这种“二元秩序”下开展的艰难选择,进而对农民工市民化中面临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随迁子女教育、农民工老龄化等困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研究综述
一、社会学关于行动与秩序之间关系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农民工群体的行动与其生活秩序之间关系的研究
第二章理性选择、感性选择与二元秩序
第一节理性选择:人类行为的理想境界
一、理性概念与理性主义
二、理性选择理论的兴起与演化
三、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理性选择
四、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第二节感性选择:人类行为的现实基础
一、感性概念与感性主义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感性意识
三、感性选择理论的提出
第三节选择行为与秩序
一、理性选择与理性秩序
二、感性选择与感性秩序
第三章迈向理性化的外部秩序
第一节社会选择方式的变迁:外部秩序的前提
一、从伦理感性选择到政治理性选择
二、从政治理性选择到经济理性选择
三、从经济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
第二节城市社会秩序的理性化与外部秩序的发展趋势
一、从伦理理性化到工具理性化:城市社会秩序的理性化之路
二、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秩序的理性化
第三节外部秩序的形成与扩展
一、农民工的理性
二、生存理性选择与外部秩序的初步形成
三、经济理性选择与外部秩序的基本形成
四、社会理性选择与外部秩序的扩展
第四章回归感性化的内部秩序
第一节社会排斥与内部秩序的必然性
一、社会排斥:对城市农民工的重新概念化
二、制度排斥与内部秩序的合法性
三、市场排斥与内部秩序的边缘性
四、社会网络排斥与内部秩序的隔离性
第二节制度冲突下的感性选择:内部秩序的社会行动基础
一、社会转型中的制度冲突
二、制度冲突下的感性选择
……
第五章二元秩序下的艰难选择
第六章农民工市民化:内涵、意义与制约因素
第七章随迁子女教育:农民工市民化的融合困境
第八章城市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
附:农民工老龄化对乡村振兴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