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婧,返于纽约和青岛。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曾获信谊图画书创作佳作奖和美国Little Brown Emerging Artist 奖。继《原来你在这儿》之后,《掉落的礼物》是其在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二部绘本。英文版绘本《我想念外公》(I Miss My Grandpa)将于2019年9月在美国首次出版。
目录
《掉落的礼物》无目录
摘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返于纽约和青岛。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曾获信谊图画书创作佳作奖和美国Little Brown Emerging Artist 奖。继《原来你在这儿》之后,《掉落的礼物》是其在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二部绘本。英文版绘本《我想念外公》(I Miss My Grandpa)将于2019年9月在美国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掉落的礼物》是我的第二本无字书,曾考虑添加文字,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无字书的形式。无字书对讲故事的人考验更多,但也因此留下更多让人主动思考的空间。这个故事需要这样的空间。
这本书是我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毕业作品。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时,我们常会陷入沮丧和困惑。故事从我记录内在情绪开始,我试图观察自己,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在探索中,故事一点点铺陈开,我发现了这股情绪背后的动机,我追随它去更高的地方,获得更大的视角。故事中,女孩在松鼠的引领下伫立山巅,眺望整片森林,收获了内心的宁静和启示。因此,我将故事命名为《掉落的礼物》。
创作这个故事就像一次没有目的地的旅行,我在旅程中与内在相连,观察、发问、思考、生长。有时候,我们要先捋清内在的世界,才能过好外在的生活。
◎权威推荐
本书专享的文字——书名《掉落的礼物》,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故事的深层含义。当内心不快、封闭自我时,你的眼中或许只有那颗“袭击自己的石子”。而当你打开心扉,才会看到,原来那是来自大自然的最宝贵的馈赠——那是一颗生命的种子。因为是无字绘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诠释和讲述。你是如何理解的呢?打算如何向小朋友讲述呢?
这本书讲述了小女孩得到小松鼠的帮助从而学会排解坏情绪的故事。小女孩一开始就有些垂头丧气,头顶又被不知从哪儿来的“石子”敲了几下,变得更生气了。很明显,小女孩的内心是紧闭的,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戒备。直到小松鼠跳下树梢,向她伸出了友谊之手,引领她爬上树梢,看到了广阔天地,小女孩的内心才随之打开。
◎序言(引言/导言/出版后记/编辑手记/跋)
“五感”并用的身体阅读
《掉落的礼物》是一部无字绘本。没有文字导航的书,究竟能从中读出什么样的“礼物”呢?封面上一只金黄色的松鼠咧嘴瞪眼、肢体紧张,松鼠目击了什么?树下发生了什么事?一开始,画家就抛出了悬念,召唤读者走入书中。
翻开封面,彩色铅笔线条勾勒的错落草丛,藏青、竹青、铜绿、嫩绿、墨绿、翡翠绿……哇,原来绿和蓝之间,有这么多变化。透亮的蝴蝶页,仿佛有风轻拂、阳光洒落。从张力十足的封面,一下子,转入神秘的疗愈之境。
书名标题下,孤零零地站着一个女孩,她穿着舞者的衣服,却没有舞者挺立的姿态。女孩没穿鞋,向着光源,背后有长长的阴影。进入故事内页,女孩垂头丧气,拖曳着步伐,背着光,即将走入野草茂密的林子里。女孩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再翻页,说时迟那时快,仿佛听见一声“咚”,一颗松球果弹落在女孩的肩上。沮丧的女孩一惊,停下脚步。下一个跨页,回望,没人。再下一个跨页,女孩双手抱胸,正感到疑惑的时候,又来一颗,女孩鼓起腮帮子,气呼呼。又一个跨页,女孩回头大吼,声嘶力竭地吼出她的愤怒,连草木都被她撼动了。《掉落的礼物》的跨页与跨页之间节奏明快,形成一种巧妙的韵律感。大读者在跟小读者共读这个故事时,可以先熟悉跨页间的玄机,在“说图”与翻页的动作之间,或停顿或快速翻阅或提出问题,增添“读图”与“说书”的乐趣。
陪着孩子读无字绘本,让孩子不止学习读线条、读颜色、读构图、读翻页连续的故事,也读抽象情绪的流动,是一种 “察言观色”的练习。而 “图像” 除了提供小读者观看的细节,也藏着声音、温度与触感、味觉与气息,希望大读者可以善用“五感”,不慌不忙,引导孩子徜徉在故事情境中。
与自然共生,礼尚往来
读完《掉落的礼物》,相信你和我一样,都会嘴角上扬,满足地深叹一口气: “真好。 ” 原来封面的松鼠,在树上看到的就是颓丧的女孩,女孩被打中的松球果,是松鼠丢掷下的!松鼠一开始掷球果是因为调皮?想找女孩玩耍?或者想安慰失落的女孩?可以跟孩子讨论看看,听听孩子怎么说。不论如何,丢掷了三颗球果之后,松鼠来到哭泣的女孩跟前,亲自送上“礼物”。
礼物的收与授,展现了松鼠与女孩彼此的善意。而小松鼠的礼物不止于此,它带着破涕为笑的女孩爬上树梢 ! 画家戏剧性地构筑了一个仰角的高耸森林,让读者的情绪高扬,阳光盈满的金黄树干,燃起读者的期待。果然,树梢上辽阔的景致,顿时打开了女孩的心,郁郁葱葱的树海,远山与和煦的阳光,也让共时观赏的大小读者,一同呼吸了新鲜的空气,感受微风轻抚脸颊。这个跨页,除了饱满的大自然美景,更美在女孩绽放的笑容,以及她和松鼠互换的眼神。那是生命与生命最纯真的邂逅,是在同理与接纳后,才能共享的喜悦。
不知道故事一开始女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随后她走入了森林。女孩,可以置换成任何一个人。每个失意的人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得到慰藉,像故事中的女孩一样。但,前提是,我们身边的大自然仍充满活力与健康的循环。故事的结尾很美,具象地展现了善意的生生不息:女孩和松鼠合力种下一颗球果,球果发芽长成小树……最后一个跨页,是一大片绿松林。人类从森林得到“礼物”,也要学着与自然共生,反馈自然,回送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