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乔治·凯南与美国东亚政策

乔治·凯南与美国东亚政策

  • 字数: 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 作者: (美)保罗·希尔(Paul J.Heer)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55192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既是一部有关乔治·凯南的传记,也是一部讲述美国东亚政策的作品。乔治·凯南(1904-2005),“冷战之父”、“遏制政策”始创人、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很好外交战略思想家。本书审视了二战结束后到冷战结束前乔治·凯南和美国东亚政策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的关系,通过对上述东亚及东南亚几个关键国家或地区的相对力量、对美国的重要性、美国在此投入资源与注意力的限度和美国影响此处进程能力进行分析,从全新视角考察了乔治·凯南对美国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思考的起伏过程,展示了乔治·凯南在美国东亚政策中扮演的三重角色——既是美国东亚政策的制定者,也是美国东亚政策的批评者,同时还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对美国东亚政策的整体思路基于他的“遏制政策”、在以上国家或地区应用“遏制政策”的“防御圈”思想,以及面对美国拥有重大利益的国家或地区,他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相对战略重要性的判断。
目录
中文版序为什么又是乔治·凯南?
序章 一个被打断的战略视野
第一章 遭遇东亚
――继承一个战略视角
第二章 中国
――“大力度优惠限度援助”和“优选限度灵活性”
第三章 日本
――“转向政策之父”
第四章 退潮
――艾奇逊掌舵
第五章 朝鲜战争的前奏
――将“战略概念”应用于东亚边缘地区
第六章 朝鲜半岛
――“无知、错误和臆测的迷宫”
第七章 朝鲜战争之后
――东亚战略视野的终结
第八章 越南
――“我再也说不了什么了”
终章 有关东亚的遗产
致谢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摘要
    序章 一个被打断的战略视野
     1950年8月21日,在朝鲜战争爆发并引起危机的两个月后,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George F.Kennan)――时任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的高级顾问(他推迟了公休假以帮助杜鲁门当局处理危机)――给艾奇逊写了一份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对美国东亚政策的总体方向提出警告。“我们当前的行动,”凯南写道,“在我看来,是如此希望渺茫、充满危险,以至于从诚实的角度出发,我劝你不要继续为此负责。”他认为,华盛顿在朝鲜半岛的目标和战略并不清晰,有可能会引发战事升级。同时,在日本保留美军力量的决定有削弱与东京长期关系的风险。此外,华盛顿在中国大陆与台湾敌对政权之间的暧昧立场又有疏远双方及该地区其他国家之虞。最后,凯南注意到,法国在努力遏制越南争取独立的尝试,而美国对法国的支持几乎是必输无疑的。
     凯南十分沮丧。因为在过去三年来,作为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室(Policy Planning Staff,简称PPS)主任,他建构了一套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思路,从而最小化美国在东亚的投入――乃至注意力。他一直借此试图避免陷入上面所提到的困境。作为美国国务院有关苏联问题的很好专家和“遏制”(containment)苏联政策的提出者,凯南几乎把全部心思放在研究苏联对美国利益的威胁之上。凯南认为,苏联在远东的威胁并不明显,只需进行“周边防御”(perimeter defense)即可有效遏制。他的框架中心是一个复苏但却去军事化和中立的日本。他对艾奇逊的首要建议和他在政策规划室构想的立场遥相呼应:“我们政策的目标应当是尽快停止对亚洲大陆的介入,并获得最有利的条件。”凯南接着提出了一项非凡的建议:华盛顿应当提议撤出在日本和韩国的军事力量,以换取苏联同意安排朝鲜军队撤出韩国。
     他的建议被忽视了。凯南在写给艾奇逊的概述中也预料到了这一点:“我担心,这些建议将会像我的许多想法一样,与政府的主流想法差之甚远,对你而言没有什么实用性。”凯南在艾奇逊任下的国务院被边缘化了,他对此感到挫败[这一情况促使了他决定公休,前往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确实,他的许多观点变得“与政府的主流想法差之甚远”,无法在政策考量中脱颖而出。这在美国东亚政策上尤为显著。1947至1949年,凯南在中国和日本事务上扮演了具有深刻影响力的角色,在此之后,他发现美国的政策不断向介入和军事战略倾斜。他认为这是不明智的。自1950年夏天起,随着朝鲜战争加速了这一倾斜的趋势,他苦涩地见证了这一趋势是如何削弱并最终摧毁他不久前构想出的美国远东政策战略视野。
     本书讲述了这一战略视野的兴衰,以及凯南有关东亚事务的遗产。尽管他的名字很少和东亚地区联系在一起,但他的参与和影响从未局限于他有名的对苏和对欧政策。确实,历史学家威尔逊?米斯康博(Wilson Miscamble)曾观察到,凯南对东亚政策的影响“也许超过了他对美国对欧政策的影响”――由于凯南普遍被人认为在构想二战后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简称ERP,即马歇尔计划)中起主要作用,因此他在美国对欧政策上具有重大影响。纵使他对东亚的影响乍一看稍纵即逝,但意义深远。
     尽管本书着眼于凯南作为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室主任的时期(1947-1950),它也涵盖了凯南在政府之外的生涯――他在1953年从政府退休。本书探究了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凯南对东亚的观点在他漫长一生中(1904-2005)是如何演化的(有时候显然变化不大)。本书揭示了凯南之前对这一领域知之甚少,经验不足,但后来却令人惊异地广泛深入介入了这一领域。本书体现了他一整套独特、持续的思想。凯南相信他的思想为美国政策提供了合适的视野和方向,也能够为美国外交政策在今日东亚所遇到的困境提供一些参考。
     凯南广泛地参与了美国对远东的政策,那时恰逢他在冷战早期形成的遏制理念。在这一阶段,面对中国内战,他大力促成了华盛顿作出置身事外的决定――按他的“官方”传记作者约翰?刘易斯?加迪斯’的说法,凯南的角色被认为是“中枢性的”。华盛顿在日本的战后占领政策从惩罚性手段转变为经济重建,他是这一转向的主要推动者。凯南随后尝试影响美国对朝鲜半岛和东南亚的政策,不过就没有那么成功了。但是,尽管他的建议在当时被拒绝了,后来却被证实是正确的:在美国应对朝鲜战争爆发之时,他扮演了关键角色。他几乎是专享一位对军事干预三八线以北地区提出警告的人――他也是最早反对美国向印度支那地区投入资源、继承法国角色的美国官员之一。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