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西部秘密战
字数: 3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作者: 胡杰
出版日期: 2015-09-01
商品条码: 978751551235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84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6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国西部秘密战》讲述的是:1948年底到1950年初,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及其所领导的情报人员,为了保卫党中央、保卫边区政府和人民的安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不畏艰险、牺牲,利用所掌握的多部电台潜伏于胡宗南军队内部,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情报工作,为西北野战军歼灭胡宗南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段鲜为人知的情报史实是中共隐蔽战线斗争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共西北局情报工作的一个成功范例。该书获得了公安部颁发的“金盾文学奖”。
作者简介
胡杰,1966年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鲁迅文学院第23期高研班学员。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994年起在西安市公安局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曾获得“陕西新闻奖”“西北五省党报、晚报好新闻”“全国法制好新闻”“金盾文化工程”图书奖等多个奖项。已出版《西安大案》等多部公安题材著作。
目录
序一 徐小宁
序二 徐宁
第一章 路在何方
第一节 薛浩然:想投延安的国军上尉台长
第二节 吕出:晋冀鲁豫部队派出的情报人员
第三节 高孟吉:改变命运的一封密信
第四节 韩城有个晋绥情报站
第五节 刘文蔚:《智取华山》的幕后人
第六节 薛浩然:带着任务回西安
第二章 边保的人
第一节 徐汀:从小保姆到边保干部
第二节 高步林:新郎官与新任务
第三节 药铺账房白先生
第四节 高步林:回到韩城
第三章 潜伏电台
第一节 王微与刘庆曾:胡宗南的两个心腹
第二节 电台与国共战场
第三节 定向台、侦查台与特工电台
第四章 情报力量
第一节 高孟吉:自告奋勇去“匪区”
第二节 高孟吉:解放区的天
第三节 高孟吉:受命重返西安
第四节 革命公园:情报力量集结号
第五章 棋手与棋
第一节 周兴:“中共的特务头子”
第二节 高孟吉:腊月里的最后几天
第三节 李启明:边保情报工作的操盘人
第四节 “十一号”的“第二阶段”
第五节 董钊与他的小舅子
第六节 “小学教员”与冒牌商人
第六章 交通员们
第一节 高勉斋:国共都用的情报员
第二节 张永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解放区村长
第三节 王鹤龄:被“利用”的亲戚
第四节 薛万亭:手足之情最放心
第五节 交通员们的人生轨迹
第七章 空中对话
第一节 “CQQ”接通晋绥电台
第二节 1949:炮火中的春天
第三节 边保有了情报台
第四节 西北望长安
第五节 情报力量在行动
第八章 “匪谍”如麻
第一节 杨荫东与“西安军事情报组”
第二节 郑琏、孙元昌与第四分监部
第三节 兽医官陈汝杰与他的“一匹好马”
第四节 刘奉先:把电台藏在董钊家里
第九章 收官成都
第一节 惊魂双石铺
第二节 “钳胡打马”与秦岭战役
第三节 降与不降:最后的军人
第四节 最后的坚守
第五节 解放成都,情报人员在行动
第十章 久别重逢
第一节 寻着暗号找老友
第二节 和毛主席握过手
第三节 白首西安话沧桑
附录
附录一 大事记
附录二 解放战争后期南线情报工作组织机构图
附录三 人物表
附录四 外勤力量及交通员的代号化名表
附录五 电台常用韵目代日及地支代月代时表
附录六 我的查档经历(作者:高涛)
附录七 “龙潭后三杰”与王石坚情报系统
附录八 王超北与西安情报处
附录九 苏联间谍与他的“西安通讯组”
附录十 推介词(一)(作者:成曾樾)
推介词(二)(作者:李岩希)
摘要
第一章 路在何方
第一节 薛浩然:想投延安的国军上尉台长
1948年11月中旬,古城西安。
早上出门在街道上喝了一碗胡辣汤,国军上尉军官、西安绥署二处特工潜伏电台台长薛浩然在放下碗的那个瞬间做出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投奔共产党,说走就走。
说来可笑,这碗胡辣汤差不多花光了他身上的所有现金。钱已经毛了,越来越不值钱了。自从内战开打,物价就翻着跟斗在往上涨。8月19日,国民政府出台《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改法币为金圆券。23日,西安市开始发行金圆券,收兑法币。一元金圆券,兑换300万法币。1935年,法币诞生之初,一元法币可是与一块银元等值的;这会儿,300万法币却只能抵半块银元了。在出台这项法令的同时,国民政府要求各地以8月19日的物价、工资水准冻结物价。蒋总统的大公子蒋经国为此还在上海“打老虎”,收拾了不少不听话的资本家,连杜月笙的儿子都给抓了。政府还禁止私人持有黄金、白银和外汇,9月30日之前不交出,政府就将没收。可到了11月11日,行政院又修改了金圆券的发行办法,取消了金圆券的发行限额,又允许私人持有外币了。只不过,最初1美元能兑换金圆券4块钱;这会儿,1美元就要兑换20块钱了。从外币牌价上,金圆券已经贬值了5倍。原先金圆券优选面值不过100元,这会儿已经有了50万、100万的面值了。报上说,11月12日,西安1块银元就要兑换金圆券5000块了。
《西京日报》11月10日登出一篇文章《军人担负剿匪重任待遇应予切实调整――一位负伤战士如此建议》,文章的作者是在蓝田244医院住院的一名伤兵,名叫何诚,信写于11月4日。他说,在医院里,他们每天两顿饭,每餐只有一碗白水青菜,没有一点油水。“昨天发下金圆六圆的全月饷钱,到街上买肉没有,买油没有,我气极了,便到菜铺炒了一盘肉丝,价钱为1200万元。所剩几何?请自算吧。”
11月3日的《西北文化日报》上,刊登过这样一则新闻:政府某机关一位科长的太太分娩,因没钱开销医药费用,夫妻俩相对而泣。他们的亲友多系公教人员,同病相怜,想借钱都没地方去借。西安的大中小学教员的生活,此时已经陷入绝境,他们每月所得不能购得两袋半面粉,普遍已经没有能力养家糊口了。
进入这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西安的局势也越来越紧张。2月份,西安市开始征收“戡乱建国费”,老百姓骂声一片。钱收来干什么了呢?挖了战壕了。说是解放军要攻西安城,3月份,西安城四周挖起了壕沟,西安飞机场也在挖壕沟。壕沟挖了两个月,彭德怀不来攻西安,却一度攻占了西府的宝鸡。再说,这壕沟就是挖得再深,能挡得住人家进攻吗?这难道是冷兵器时代吗?私下里,薛浩然和他的一些哥们儿没少骂过。
民国三十七年里,有一个人曾经让薛浩然感到震撼。
薛浩然时年22岁,陕西韩城大南沟村人。家里兄弟姊妹9个,活下来6个,薛浩然是最小的一个。他大哥比他要大25岁呢。薛浩然的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又都十分疼爱这个最小的儿子。包括哥哥、姐姐们,也都宠着他。大南沟村是个离县城有50里地的小山村,薛浩然一家就凭种地为生,有时还会遭到土匪的袭扰,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尽管如此,家里供他上了完小,又送他上了一年初中。这时,赶上胡宗南黄埔一期同学、喜欢学佛的第一军军长丁德龙在韩城招童子军,薛浩然被编入战时工作干部第四团。半年后,胡宗南当小学教师时的同事、日后给他当过多年机要室主任的王微到童子军中给自己选学生,薛浩然和同县的高孟吉等人被选中,成为黄埔军校七分校通讯军官训练班学员,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
黄埔军校1924年6月创办于广州,1927年迁至南京,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抗战开始后,军校于1937年11月迁至成都,并于全国设立了九所分校,七分校即属其一,也是其中规模优选的一所。抗日军兴,胡宗南的第17军团血战淞沪,死伤极为惨烈。1937年8月奉调关中整补,沿途热血青年踊跃投军,至陕西已有千数之多。1938年1月,胡宗南奉命筹办七分校,即将此部和在湖南招收的知识青年编为第15期1、2总队,3月29日于凤翔县成立。4月,接收王曲西北训练班与江苏抗日青年团学生,编为4、5两总队,并于兰州成立第3总队,学校初具雏形。这年5月,七分校从凤翔迁至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校本部设在城隍庙。胡宗南以校务主任名义实际主持,校长例为蒋介石。热门的时候,小小的王曲,遍地是军人。由筹办到结束,七分校存在了9年零9个月。期间共招收学员23个总队另3个大队,毕业学生7期(15~21期),计25015名。含黄埔时期和抗战时期的各分校在内,中央军校共办了23期,毕业学员41386人。七分校占了全部毕业学员的60%。此外,还有军官、军士、政工、军需、补训、教导团等培训学员10927名。
不过,虽然同为七分校,通讯军官训练班没在王曲,而是在西安城里的北校场公字3号。1942年底,薛浩然学习一年后毕业,下部队任见习军官,转正后当了胡宗南第八战区副长官部通讯营的少尉见习报务员。1944年秋天,薛浩然随部队参加过豫西抗战。抗战胜利后,他配属到37集团军总部电台。37集团军的长官,就是人称“独眼将军”的刘戡。
刘戡,字麟书,号三寿,湖南省桃源县桃花源镇膏田村人。幼时父母双亡,赖伯父姑母抚养成人。刘戡曾就读于桃源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和湖南省立第二中学。这个长得相貌堂堂的“湖南骡子”,也是胡宗南黄埔一期的同学,29岁就是中将。薛浩然在刘戡的三原司令部待了大半年,经常见到刘戡。说实话,他对这个抗日名将相当佩服。2月底,关中咽喉宜川被解放军重兵围困,刘戡奉胡宗南之命率整编29军前去救援,行至瓦子街时被包围。在全军覆没、解放军已经冲到离自己100米远的时候,刘戡捡了个手榴弹引爆自杀。消息传来,薛浩然十分震惊,也很悲伤。4月份,胡宗南在端履门20军办事处为在宜瓦战役中阵亡的刘戡及90师师长严明举办追悼会,又在青龙寺请和尚超度这两位的亡灵。薛浩然敬佩刘戡是条汉子,却也觉得他生不逢时。 在刘戡三原的整编军部待了大半年,胡宗南的第一战区长官部成立了一共有10部电台的直属无线电队,1946年入秋,薛浩然又被调到了西安。西安比不得上海的繁华,但比起三原之类的地方那可就繁华得多了,吃喝玩乐什么都有。粉巷、五味什字、马坊门、正学街、广济街、竹笆市集中了全城所有的老字号,单说吃的,西安最有名的杏仁油茶、粉蒸肉、甑糕、枣沫糊、炒荞面,也都在这一带;还有老樊家的腊汁肉、老韩家的挂粉汤圆、老何家的“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王记粉汤羊血等都在涝巷外的正街上。当年的西安饭庄是个私人的饭馆,就在竹笆市口。西安的河南人多,南新街的“正大豫”饭馆就专门做河南菜。那个时候,南院门一带是西安最繁华的地方,有顺口溜说:“南院门修得宽,世界五洲站两边”。这里说的“世界”与“五洲”,是两家大药房。读书人要买书,南院门有世界书局、商务印书馆、古旧书店以及开明书店等;此外,国货商店、宝华布庄、象记帽庄、“健本长”鞋店等商铺,也都在南院门这块儿。和在北校场通讯班学发报时不同,薛浩然他们这会儿是军官,可以有时间、有自由,也有薪水可花。那会儿,除了有机会上街打打牙祭,跟着别的军官,薛浩然还学会了打麻将赌钱。那年头,连胡适这样的青年导师都会出入妓院,薛浩然这样的下级军官,能不随波逐流的有几个呢?
P1-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