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风舞霓裳 旧时天气旧时衣

风舞霓裳 旧时天气旧时衣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5154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民国趣读·闲情偶拾”书系中的一种。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衣着是心灵的外衣,也能体现出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本书精选了鲁迅、许地山、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等名家关于服饰的散文,内容涉及衣着的传统、习俗、种类,服饰发展的历史以及衣着之美。
目录
更衣记
女子的服饰
女人与装饰
女子装饰的心理
衣裳

论西装

洋服的没落
辛亥革命时代的青年服饰
中国女子服饰的演变
六十年来妆服志(下篇)
衣着的款式
服装的故事
讲穿
论女子的衣领
一件长衫
穿
短旗袍
大上海的美人
一日数变的小家碧玉
上海人的时髦
服装趣语
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牛仔裤和长头发
秋外套
蓝布褂儿
衣履篇
林妹妹的裙子
一袭旧衣
名人与旗袍
白海记旗袍
西装琐言
人生四要
说“衣”——古典文学札记二则
衣魂
第二件红毛衣
衣锦夜行
蓦然回首,牛仔复牛仔
而当风起的时候
蓝印花布
纯棉花布
服饰四题
服装和友
服饰与个性
帽子哲学
帽史
丝巾:夏天的宠爱
手帕
袜史
领带

摘要
    更衣记
     张爱玲
     如果当初世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罢。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宫室里发掘出的甬道。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
     从前的人吃力地过了一辈子,所作所为,渐渐蒙上了灰尘;子孙晾衣裳的时候又把灰尘给抖了下来,在黄色的太阳里飞舞着。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迁缓,安静,齐整――在清朝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开国的时候,因为“男降女不降”,女子的服装还保留着显著的明代遗风。从十七世纪中叶直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着靠前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领圈很低,有等于无。穿在外面的“大袄”,在并非正式的场合,宽了衣,便露出“中袄”。“中袄”里面有紧窄合身的“小袄”,上床也不脱去,多半是娇媚的,桃红或水红。三件袄子之上又加着“云肩背心”,黑缎宽镶,盘着大云头。
     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中国人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历史上记载的耸人听闻的美德――譬如说,一只胳膊被陌生男子拉了一把,便将它砍掉――虽然博得普通的赞叹,知识阶级对之总隐隐地觉得有点遗憾,因为一个女人不该吸引过度的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女人要想出众一点,连这样堂而皇之的途径都有人反对,何况奇装异服,那自然更是伤风败俗了。
     出门时裤子上罩的裙子,其规律化更为。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度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可是丈夫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细褶是女人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晚至一九二○年左右,比较潇洒自由的宽褶裙入时了,这一类的裙子方才接近废除。
     穿皮子,更是禁不起一些出入,便被目为暴发户。皮衣有一定的季节,分门别类,至为详尽。十月里若是冷得出奇,穿三层皮是可以的,至于穿什么皮,那却要顾到季节而不能顾到天气了。初冬穿“小毛”,如青种羊,紫羔,珠羔;然后穿“中毛”,如银鼠,灰鼠,灰脊,狐腿,甘肩,倭刀;隆冬穿“大毛”――白狐,青狐,西狐,玄狐,紫貂。“有功名”的人方能穿貂。中下等阶级的人以前比现在富裕得多,大都有一件金银嵌或羊皮袍子。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