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猕猴桃传奇
字数: 106千字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 李青松
出版日期: 2019-11-01
商品条码: 978755369356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5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项目为中国科学院、中国作协、中国科协三方资源共享、协同创作、精心打造的原创纪实性报告文学丛书。通过回顾新中国70年科技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中国科学界创新成就,由叶梅、徐剑、宁肯等著名作家执笔,遵循“夹叙兼议,以叙为主;引评适度,简约为要;人事相彰,以事带人;有点有面,点为核心”的创作原则,谱写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国故事”,旨在宣传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弘扬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倡导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及科学文化审美水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力、自豪感,引领社会风尚,激励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砥砺奋进逐梦新时代。本书以报告文学形式全方位向世人讲述中国猕猴桃领域的发展历程,展示其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歌颂我国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作者简介
李青松,报告文学作家,辽宁彰武人,研究生学历。现任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党委书记。198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曾任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副主任。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多年,担任过首都某报文艺部主任、理论与副刊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家生态作家委员会副主任、鲁迅文学奖评委。自初中时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出版专著多部。主要代表作品有《遥远的虎啸》、《告别伐木时代》、《一种精神》、《茶油时代》、《大兴安岭时间》等。曾获新中国六十年全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孙犁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
目录
一、初恋的感觉
二、根在哪里
三、新西兰的奇异果
四、猕猴桃的价值
五、中国:找回丢失的自己
六、谁是中国猕猴桃之父
七、黄宏文对董卿如是说
八、猕猴桃战略
九、知己知彼
十、绿黄红:孰优孰劣
十一、金桃梦,不是梦
十二、种中国的果,何以侵外国的权
十三、“金艳”和“金梅”
十四、话说中华猕猴桃
十五、雾渡河上的彩虹
十六、武汉植物园纪事
十七、金玉:带皮吃的猕猴桃
十八、草,并非多余的东西
十九、基因无价
二十、舍得之道
二十一、蒲江:藤架下的身影
二十二、十八洞的山歌美
二十三、精准扶贫的当家果
二十四、放眼世界,放眼未来
二十五、产业链链什么
二十六、祝酒歌
丛书出版后记
摘要
一、初恋的感觉
浙西塘源口,有一样东西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获得美誉。那样东西猕猴爱吃,人更爱吃。据说,峰会上的人吃到了这样东西,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可爱的笑容。闻知,虽然有些意外和惊喜,但塘源口人很淡定,就像树下的土蜂桶,沉静稳健,从容不迫。
那样东西不用我说,大家应该都猜到了――猕猴桃。
头一回吃猕猴桃,有一种初恋的感觉。初恋的感觉是什么感觉?别问我,问我我也不会说。你初恋时是什么感觉,就是什么感觉。剥开那层薄薄的皮,即露出了翡翠色的肉,黑黑的籽儿向内聚集,密密实实,纹路清晰,紧紧地抱成一团,那团里或是黄色的心,或是绿色的心,或是红色的心,不管什么颜色的心都不要紧。或许,猕猴桃的一切秘密都藏在心里了。轻轻咬一口,微酸甜润的味道,沁入心脾,继而通体清爽。
我在猕猴桃藤架下直起身来,禁不住叫了一声:“此地猕猴桃甚好耶!”
塘源口,浙西江山市一个偏远的乡,人口不多,才一万多人,没有什么工厂企业,有的只是绿水青山。然而,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哪!近年,塘源口因盛产猕猴桃而闻名遐迩。
早年问,塘源口满山满岭都是野生猕猴桃。土地革命时,粟裕曾带领红军队伍打塘源口洪福村经过,村民就把家里屋檐下挂着的腊肉和采来的野生猕猴桃,装在竹篮里送给红军,犒劳这些帽子上戴着闪闪红星闹革命的人。
塘源口的山水实在美极了。用徐霞客的话形容此地,可谓“隆石拿云,飞霞削翠”。深山里,常见猕猴攀岩,黑麂越涧,野猪蹭树,白鹭翻飞。据当地朋友祝君介绍,20世纪60年代,塘源口山林中还曾有老虎出没,老虎咬畜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有村民曾捕获过小老虎,重达60斤。看来,塘源口历史上有虎是证据确凿了――因为,我在祝君提供的一本旧县志中,也惊奇地发现此地有虎的记载。县志云:“明万历九年(1581),虎乱。东近括昌界多虎,内一虎有鬣,状如马,啮人甚众。知县易仿之募人捕获,剖腹,有指甲盈升。”好家伙,腹中剖出的人指甲,装了满满一升。升是旧时一种量器。真够吓人的。是不是扯远了?老虎跟猕猴桃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我还真说不清楚。不过,老虎是生态链的很好动物。一般来说,在浙西山区有老虎出没的山林,就会有野猪、黑麂、水鹿、猕猴等食草、食野果的野生动物栖息活动。不然,老虎怎么存活呢?
老虎是猕猴的天敌。猕猴要想生存,必须能够获取足够的食物,并且要有足够的智慧和本领逃生,才能免入虎口。而猕猴桃,是猕猴最爱的食物。从生态学角度来说,遍布猕猴桃的山林里,猕猴种群一定兴旺。想想看,猕猴在啃食猕猴桃的过程中,在搬运猕猴桃给小猴吃的过程中,在怀抱猕猴桃逃避老虎追猎的过程中,或许无意间也播撒了猕猴桃的种子。
塘源口民间也把猕猴桃叫作“羊桃”“藤梨”。其实,早在唐朝之前,古人对猕猴桃就有所认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猕猴桃的描绘已很具体,他写道:“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野生猕猴桃的相貌有些粗鄙,毛茸茸,样子怪怪的,像是顽劣的猕猴的脑袋。
我在塘源口的乡间走动时,在村头,在溪口,在田边,常常看到有野生猕猴桃不受约束地生长,藤蔓肆意蔓延,野性十足。我好奇地弯下腰翻动藤蔓,未见果子。怎么光长藤蔓呀?祝君笑着说,也许是让下山的猕猴偷吃了。他说,这几年,常有村民发现猕猴出没的踪影,猕猴下山偷食猕猴桃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本来嘛,野生猕猴桃就是属于猕猴的嘛!也算不得偷食呢!祝君说,小时候野生猕猴桃到处都是,采下来就啃,不过,又硬又酸,实在不好吃。后来,妈妈就把刚刚采回来的猕猴桃埋在稻谷里。捂上四五天之后,猕猴桃软了,开始飘出一股芳香。剥皮之后,咬一口,酸甜可口,味道奇绝呀!祝君吧唧吧唧嘴巴,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当然,今天塘源口的猕猴桃都是人工种植的猕猴桃了。若干年来,专家们已经培育出品质独特、口感甚好的品种,红心的有“红阳”“东红”,黄心的有“金艳”“金桃”,绿心的有“徐香”“翠香”等品种。
塘源口人遵循“生态农作法”,不上化肥,不施农药,不用膨大剂。猕猴桃园里养柴鸡,间种山稻。鸡吃虫,山稻保湿保墒,防止水土流失。鸡粪和山稻稻草沤成肥后还田,增加了土壤肥力,猕猴桃就像吃了补药一样疯长。猕猴桃藤下的草,也任其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树、藤、草、虫自然就建立起一种稳定的生态关系。
1904年,新西兰人从中国引进了猕猴桃,还改了个名字叫奇异果。新西兰人喜欢这种有趣的水果,在适宜的土地上大量种植,精耕细作,产出的果子也确实好,除了自己吃以外,还大量出口,当然也出口到中国,赚了不少中国人的钱。于是,渐渐地,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猕猴桃原产地在新西兰。错了,错了。――猕猴桃的原产地在中国呀!中国的哪里呢?――当然,我不能一一列举出来,但是,有一个地方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浙西江山,江山的塘源口就是猕猴桃的原产地之一。
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