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孔子传(新校本)

孔子传(新校本)

  • 字数: 13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作者: 钱穆
  • 出版日期: 201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080886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圣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采集以前各书材料写成《孔子世家》,是为记载孔子生平首尾条贯之第一篇传记。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宗旨,乃在阐扬孔子教育事业之博大精深,而政治事业实乃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本书提要钩玄,折衷群言,而以《论语》为中心大本。其间取舍从违,实不专为讨论孔子之一生,乃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一部人人推荐阅读书。
目录
序言
再版序
第一章孔子的先世
一弗父何
二正考父
三孔父嘉
四孔防叔
五叔梁纥
第二章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
一孔子之母
疑辨一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二孔子生平
疑辨二孔子生平
三孔子父母卒年
疑辨三孔子少孤不知父墓
第三章孔子之早年期
一孔子之幼年
二孔子十五志学
三孔子初仕
第四章孔子之中年期
一孔子授徒设教
二孔子适齐
疑辨四孔子适齐诸节
三孔子反鲁
疑辨五孔子五十学《易》
第五章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之期
一孔子出仕之前缘
疑辨六阳货为大夫与公山弗扰以费叛
二孔子为中都宰至为司空、司寇
疑辨七孔子为大司寇及诛少正卯
三孔子相夹谷
疑辨八《穀梁》与《史记》夹谷之会
四孔子墮三都
第六章孔子去鲁周游
一孔子去魯
疑辨九孔子为师己之歌
二孔子适卫
三孔子过匡过蒲
疑辨十孔子围于匡与过宋遭司马魋之难
疑辨十一孔子将渡河西见赵简子
四孔子反卫出仕
疑辨十二孔子在卫主蘧伯玉家
疑辨十三子见南子
五孔子去卫
疑辨十四孟子言孔子未尝终三年淹
六孔子过宋
七孔子至陈
疑辨十五孔子两至陈
疑辨十六陈蔡大夫谋围孔子
疑辨十七楚昭王迎孔子
八孔子至蔡
九孔子自蔡反陈
一〇孔子自陈反卫
疑辨十八卫孝公与陈愍公
一一孔子自卫反鲁
疑辨十九季桓子临死嘱康子召孔子
疑辨二十季康子以欲召孔子问冉有
第七章孔子晚年居鲁
一有关预闻政事部分
二有关继续从事教育部
疑辨二十一宰我列言语科
疑辨二十二有若状似孔子
三有关晚年著述部分
疑辨二十三孔子删《诗》
疑辨二十四孔子序《书》作《易传》
第八章孔子之卒
一孔子之卒与葬
疑辨二十五孔子泰山梁木之歌
二孔子之后世
三孔门七十子儒学之流衍
孔子年表
附录一读胡仔《孔子编年》
附录二读崔述《洙泗考信录》
附录三读江永《乡党图考》
附录四旧作《孔子传略》
附录五旧作《论语新编》

摘要
    一、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自言,十有五而志于学,即是有志学此道。三十而立,即能立身此道。又言四十而不惑,即是于此道不复有所惑。世事之是非得失,吾身之出处进退,声名愈闻,则交涉愈广,情况愈复杂,而关系亦愈大;在孔子则是见道愈明,而守道愈笃,故不汲汲于求出仕也。二、荷蓧丈人今丈人只认勤四体、分五谷为人生正道,尚知当有父子,而不知同时仍当有君臣。此丈人或亦抱亡国之痛,有难言之隐,故孔子谓之曰隐者。孔子尝欲居九夷,又曰“乘桴浮于海”,是孔子非不同情隐者。然世事终须有人担当,不得人人皆隐。三、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女徵在从父命为婚,梁纥老而徵在少,时人谓之野合。四、孔子少孤不知父墓孔子父叔梁纥葬于防,其时孔子年幼,纵或携之送葬,宜乎不知葬处。又古人不墓祭,岁时仅在家祭神主,不特赴墓地。又古人坟墓不封、不树,不堆土、不种树,无可辨认。孔氏乃士族,家微,更应如此。故孔子当仅知父墓在防,而不知其确切所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