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悠然心会 报人读史札记三集

悠然心会 报人读史札记三集

  • 字数: 291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田东江
  • 出版日期: 2019-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60676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读史札记三集的修订版,旨在深入开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共计一百多篇。作者供职于新闻领域,所撰文字从耳闻目睹的身边事、新闻报道出发,对百姓的喜怒哀乐尤其是人文风情观察深入细致,善于从人们易于忽略之处或些微细小之处着眼,以史料进行评述,为新闻注入历史内涵,能够生发出立意较高的感慨。视角独到,言人之所未言。
作者简介
田东江,河北三河人。1985年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起供职广东省政协机关,1997年供职南方日报,现任该报社委兼理论评论部主任,高级编辑。
目录
序(范以锦)
馒头
假象
读书(续)
改名(之四)
贱日,贵日
选官
大树进城
厕所
文章却似呼延赞
偶像
粗口教授
《诗经》
“三不足”
万事不如杯在手?
私塾
清明节
PS照片
小人物
应声虫
笑岂必由喜发?
苍蝇
下围棋(之三)
“世袭”
蜀道难
露八分?缩脚
雅贪
防作弊
冗文
豆腐
倘做鬼,不幸福
凡人贱近而贵远
公款
物价
贪内助
字义 104-
七夕
盛装舞步?舞马
“卖哭”不输“卖笑”
解说
大耳朵
诗好官高能几人
美女指数
焚书
鹦鹉(续)

藏书
双重标准
风水
百家讲坛?柳敬亭
鸡蛋
衍圣公
醉后
盛世平庸
大锅饭
万民伞
卖肉
和谐?合鞋

诗病多于马病
假币
排行榜
喷嚏
今平没?《金瓶梅》?
祈雨
治水
迟到
悍妻
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
医患矛盾
弹发御史
黑狱
乞灵
卖友
傀儡
若比人心是安流
虱子
读书(之三)

禁令
仍要如此,何苦如此
长得丑
官场争斗
口吃
豆芽菜
官宜久任
影子

厕所(续)
天真丧尽得浮名
人苦不自知
日全食

署名
人名用字
书香

宅男
廉易,耻难
无厘头
宅第
轻议古人
本草
“钓鱼式”执法
冤而怨
拉屎
自评
酒后
泰山
曲阜孔庙
大蒜
X圣
城隍
衬字
圣诞节
后记
摘要
    馒头
     新年伊始,馒头一下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乃至引起国人大哗。按媒体挖掘出的“新闻点”,有关方面规定:今后馒头形状必须是圆的,方的不算。虽然未几规定出台者即出来辟谣说那纯属媒体对信息的重大误读,但馒头有了“国家标准”还是确凿无疑吧。比如在“感官要求”上,要求馒头要“外观形态完整,色泽正常,表面无皱缩、塌陷,无黄斑、灰斑、黑斑、白毛和粘斑等缺陷,无异物。内部质构特征均一,有弹性,呈海绵状,无粗糙的孔洞、局部硬块、干面粉痕迹及黄色碱斑等明显缺陷……”文绉绉的一堆字眼,令熟悉馒头的人着实觉得可笑。
     国人吃了几千年的馒头,突然之间有了“国标”,的确让人感到新鲜。我国有多少人吃馒头?恐怕是个没法统计的庞大数字。吃米的广东人,在餐馆点主食的时候往往也要点馒头,不过他们把“馒”字一律发音成去声,听着相当别扭。虽然还没有人脱口来个“馒头文化”,但馒头确实可以与文化为伍。而且,前两年馒头还果真在文化圈里风光了一回。陈凯歌导演投资3亿元人民币拍摄的电影《无极》,被一个叫胡戈的电脑爱好者“恶搞”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其所引发的反响较前者更甚,甚至人们因为先看了“恶搞”才转而去看看电影。
     馒头甚至可以跟死关联在一起。古语有云:“纵有千金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土馒头指代的是坟头。所以还有人借此调侃道:“城外多少土馒头,城中尽是馒头馅。”这同时也说明,以前的馒头的确是圆的,而且未必像今天这样实心儿。实心儿的和有馅儿的什么时候分道扬镳,一个仍然叫馒头,一个改叫了包子,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但馒头里有馅儿的描写,最让人惊心动魄的莫过于《水浒传》“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那一回。犯人武松与押解他的公差走到十字坡,遇到了孙二娘的酒店,“那妇人倚门迎接”,说道:“客官,歇了脚去。本家有好酒好肉。要点心时,好大馒头。”在江湖上游荡已久的武松,早就听说过一首歌谣:“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饶是有了戒心,还是吃了孙二娘果真用人肉做成的馒头。“端的有些肚饥”,还是抱着侥幸心理?不过,江湖传言也难免有夸大的一面,张青、孙二娘夫妇不是只放过不肥不瘦的人,至少人家的原则是“有三等人不可坏他”,一种是云游僧道,一种是妓女,再一种就是武松这样的流配犯人。为什么对这三种人网开一面?书中开列的理由详尽,看官可自去浏览。
     从馒头的“起源”看,它也应该有馅儿。宋朝高承《事物纪原》所听“稗官小说云”,馒头是诸葛亮的发明。他征孟获的时候,“人日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向之,为出兵也”。诸葛亮没有真的杀人祈神,而是“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祠”。弄了个假东西,结果神也上当了,“亦向焉,而为出兵”。馒头,蛮头也。剔除出兵之类的传说,馒头出自“蛮”地,倒不排除可能。馒头从前也叫馒首,清朝闽浙总督孙尔准特别能吃,每餐别的不算,“馒首可逾一百”。馒首,实际上也是“蛮头”。 《清稗类钞》云,清朝有一种假杏酪,“不用杏仁露,以化学中一种药品,日苦扁桃油者制成,香味与杏仁无别,功用亦同”。对于什么是苦扁桃油,文中加了个注,说它“有大毒,苟如法实验,不增加分量,亦不过度服用,则性能止咳,并无危险”。这一段记载,道出了国人食品造假的由来已久。不过,从前那种算是还有良心,毕竟“并无危险”,如今只要造得光鲜,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完整地看过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人,如果神经脆弱一点儿,可能会效法伯夷叔齐,终于饿死,区别在于不是“耻食周粟”,骨气方面的原因,而是不敢吃,实在害怕。因此,有朝一日,中国肯定需要一个馒头“国标”,但在当下,包括馒头在内,人们关注的基本上还是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先吃得放心,把这个最关键的前提问题解决了,才谈得上完善其他。馒头问题在不少地方都是大问题,前几年,郑州还发生了“馒头办”风波。市政府为了实施“馒头工程”,成立了市、区两级“馒头办”,不料两级“馒头办”为了争夺馒头的管辖权打得不可开交,争的目的早就清楚了,盯着的都是馒头中产出的利益,跟关心百姓健康了无干系。
     《古今笑》里面有个善谐谑的陆宅之,他常跟人说:“吾甚爱东坡。”有人问,东坡精通那么多东西,文章、辞赋、诗词、书法,甚至还有引领时尚的东坡巾,你爱哪一样呢?宅之说:“吾甚爱一味东坡肉。”闻者大笑。人们当然不是笑陆宅之,而是笑那些舍本逐末的人和事。移之于当下的馒头事件,有关方面也可以这样说:“吾甚爱馒头。”爱什么呢?“馒头标准”。当然,这样一来,不光做馒头的,就是我们这些吃馒头的,也闻之大笑不已了。
     2008年1月4日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